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和英迪拉·甘地,父与女,是印度政坛的两代风云人物。从1947年8月15日,印度脱离英国宣告独立后,尼赫鲁连续担任了4届印度总理,直到1964年5月27日他75岁逝世为止,长达17年。 1966年初,英·甘地继任总理;1967年、1971年、1980年三次当选,前后任4届总理至今,达14年。从印度独立至今的36年间,尼赫鲁和英·甘地父女俩,在印度执政共计达31年之久,这在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历史上是罕见的。尼赫鲁与英·甘地在印度人民中享有较高的声望,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当的影响。据尼赫鲁纪念馆的资料,有80个国家出版了950部书籍,记述尼赫鲁的事迹。他自己的著作有十多部,演讲与写作集有14卷。英·甘地著作不多,但有关介绍英·甘地的著作和材料却是大量的。今年8月15日是印度独立36周年。印度报刊最近连续发表了不少有关尼赫鲁和英·甘地的文章和材料。本文以印度和西方书刊的材料为依据,就尼赫鲁的家世、尼赫鲁与英·甘地父女俩的轶事,他们的共同处与各自的特点,随意而谈,虽然不是历史,也非传记,但对中国读者了解尼赫鲁父女俩和了解印度的情况,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英迪拉·甘地夫人在今年一月举行的印度第七届人民院大选中,以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击败其对手,再次出任总理。甘地夫人这样轻取对手,使印度国内外许多政治观察家感到惊异。她自一九七七年初第六届人民院大选败北、辞职下台到这次重掌政权,在野的时间还不到三年。在这以前,从一九六六年起她曾连任总理十一年,是尼赫鲁之后统治印度时间最长的一位总理(尼赫鲁共任总理十七年)。这次大选证明英·甘地仍是印度最有影响的政治人物。人民党的惨败固有其主客观原因,但是甘地夫人得以迅速东山再起是与她精于政治谋略密切有关的。立志做“英雄人物”英·甘地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于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是印度第一任总理贾瓦哈拉  相似文献   

3.
1983年新年伊始,似乎给印度执政党带来了流年不利、步履维艰的征兆。1月上旬印度三个邦议会选举,一向被认为是对英。甘地威望的测验。这次国大党全部败北,特别是原由该党执政的安得拉和卡纳塔卡两邦的丢失,在印度政界、舆论界引起满城风雨,到处议论纷纷。反对党趁机要求英·甘地辞职。  相似文献   

4.
谢卡尔靠国大党(英)的支持上台,然而他的种种做法却不令国大党(英)满意,导致谢卡尔政府命运短暂。目前印度处于三家角逐天下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一年半之中印度出现连续第三个少数派内阁,政坛诸强争雄,国大党(英)虽重新上台执政,但新旧矛盾的制约将使拉奥政府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6.
印度独立34年来,尼赫鲁和英·甘地父女俩先后执政近30年。岁月流逝,英·甘地又近暮年。谁来接她的班呢?她有两个儿子。次子桑贾伊从成人后就对政治抱有雄心,协助其母处理一些政务颇具魄力。英·甘地深庆后继有人。可惜去年6月,桑贾伊就任国大党(英·甘地派,下同)总书记才10天,因驾驶飞机失事,猝然身亡。英·甘地悲痛地对长子拉吉夫说:“现在我所有的一切就剩下你了。”拉吉夫一向酷爱航空,对政治不感兴趣。由于多方力量的敦促,特别是英·甘地的一再动员,他才改变初衷。今年6月,到其弟桑贾伊的原选区——北方邦阿梅提竞选。结果一鸣惊人,他比桑贾伊当年所得选票还多三分之一,以84%选票的压倒优势,击败另外13名竞选人,当选为中央议会人民院议员。于是,拉吉夫一步登上印度政治舞台。西方评论认为,他同桑贾伊生前一样,“已成为印度政坛第二号重要人物。”“勉为其难的新郎”印度政界人士把政坛新星拉吉夫雅称为“勉为其难的新郎”。原来自桑贾伊去世后,劝拉吉夫从政的人很多,但均被他婉拒。谁知他越  相似文献   

7.
印度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货币单位是卢比(Rupee),一个卢比等于十六个安那(Anna),一个安那等于四个派士(Pice),一个派士等于三个派(Pie)。英国统治者使卢比的价值完全依附于英镑,以便于英幣与印幣的折算。这种幣制对于殖民者的掠夺和剥削是有利的,但是对于广大人民的日常经济生活造成极大的麻烦和不便。印度各界人士长期以来要求以简易的十进位制来代替。但是,处在奴役压迫下的印度,任何与殖民者利益抵触的合理改革是很难得到实现的。直到独立以后,1949年,印度度量衡特别委员会的一个报告中建议政府应尽早实行幣制改革,主张新鑄幣必须采用公制。1955年9月17日,印度国会通过了“1955年印度  相似文献   

8.
英帝国主义对我国领土西藏的侵略阴谋,由来已久。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最近西藏叛乱事件的一些历史背景,并揭穿帝国主义者包藏祸心的毒辣手段,世界知识出版社即将出版“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一书。“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的显著特点是:全书根据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集中地揭露了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西藏所进行的侵略活动,有力地论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仅举书中的一个例子就够了:1774年,英国侵略西藏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Warren Hastings)派东印度公司秘书波格尔(George Bogle)企图经不丹进入西藏时,六世班禅曾写信拒绝其入境,信中指  相似文献   

9.
殖民主义的遗毒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印度人民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人民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了。在第二次大战中,印度成了同盟国(首先是英国)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工业品和军需的供应中心。英帝国主义者用滥发纸币的办法在印度榨取了大批物资,而殖民当局、印度的大资本家和大地主又从事各种商品的投机买卖,这就造成印度的物价高涨和日用品、粮食的严重缺乏。从1940到1945年,印度的货币供应量从五十二亿卢比增至二百二十五亿卢比,即增三倍多;官方的批发物价指数(1939年=100,其中很多商品采用管制价格)从115上升至248。由于工资很少增加,物价飞涨使工人的实际收入迅速下降。根据官方发表的数字,这五年中印度工人的实际工资减少了30%。①在此期间,印度还发生了严  相似文献   

10.
外刊人物     
《世界知识》2014,(17):11-11
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英]《经济学人》 2014年8月2日~8日 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出生于1957年4月19日.目前是印度信诚工业集团董事和总经理.个人资产达到196亿美元,连续六年蝉联印度首富。企业业务涵盖能源、化学、零售、电信和媒体.对本国投资超过任何印度私企。信诚工业集团的企业战略几乎就是印度发展的同义词。企业最大的油气开采项目选择在印度东海岸的沼泽和深海.其电信公司也希望让印度大众迎来电子商务的革命。  相似文献   

11.
新德里10月31日的枪声震惊了世界.印度杰出的政治家英迪拉·甘地总理不幸遇害逝世.在悲哀笼罩印度大地的时候世界的注意力转向了这个南亚大国.同一天.英·甘地的长子-也是她仅存的儿子拉吉夫·甘地受命继任总理.11月2日,他又被推选为国大党(英·甘地派)议会党团领袖:12日,他当选为党主席.严峻的局势把这位从政4年的40岁年轻政  相似文献   

12.
1月初,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议会选举结果,电影明星拉姆·拉奥为首的“泰鲁固之乡”党击败了英·甘地总理的执政党,以三分之二以上的议席获胜,由拉奥出任首席部长,结束了英·甘地国大党在该邦的长期统治。这次选举是今年初印度政局中的一件大事。印度报纸就此纷纷指  相似文献   

13.
印度总理英·甘地1980年初重新执政后不久,印度新闻界和新德里外交界就盛传,英·甘地打算修改宪法,扩大总统权力,自任总统.随着今年7月总统雷迪任期届满,最近印报和外电又传出这一消息. 印度现行宪法规定,总理拥有实权,总统根据总理建议行事,无否决权,实际上是荣誉职位.英·甘地身为握有实权的总理,为什么又要改制呢? 综合各方报道,其原因有:一、印度总统有职无权,总统和总理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现任总统雷迪  相似文献   

14.
1920年印度穆斯林迁徙运动是在一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背景下,印度穆斯林反殖民斗争哈里发运动和阿富汗对英外交策略双重作用的结果。该运动给印度穆斯林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它作为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一部分,并未给印度社会带来大的动乱,且促进了印度和阿富汗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此外,该运动使印度穆斯林的文化认同和地域认同之间产生直接的思想联系,为之后巴基斯坦的建国运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印度总理英·甘地7月27日—8月4日的美国之行,是她1971年以来第一次访问美国。多年来同美国较疏远而同苏联保持着“亲密关系”的印度,决定去美国举行首脑级会晤,这不能不引起世界舆论的注意。访问结束时,英·甘地本人表示,她此行取得了美国“更好的谅解”,是“一次成功的访问”。美国官员  相似文献   

16.
印度国大党政府当政十几年,由于执行了反动的內外政策,把印度弄得民穷財尽。国內粮荒严重,物价飞涨,广大人民的生活日益貧困。国际收支逆差越来越大,外債高积如山,黄金外汇儲备大幅度下降。連續爆发的外汇危机表明:印度在对外經济关系方面正面临着破产的深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英国在印度搜刮的大量物資是只記帳而不付錢的。因此,战后印度独立时,拥有不少的“英鎊結余”。在一九四八年八月印度交給巴基斯坦一部分“英鎊結余”后,印度的黄金外汇儲备还有一百二十亿卢比左右。可是,到今年第一季度,印度的黄金外汇儲备只剩下二十一亿卢比左右,其中二十亿卢比是法定紙币准备金,因此可以自由动用的实际上仅約一亿卢比。印度政府在二月中旬已經不能不公开宣布:印度又一次陷入外汇危机。一些印度官員还承认,这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外汇危机。几个月  相似文献   

17.
二次大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蓬动高涨。在印度也掀起了反帝斗争的高潮。1946年2月,印度爆发了孟买水兵起义。面对印度的革命形势,英帝国主义感到不能再照老样子统治下去了。为了保存在印度的既得利益,1947年6月,英国宣布实施蒙巴顿方案。同年8月,印度按宗教原则被分割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独立的自治领。对于造成印巴分治的原因,国外史学界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而我国史学里还较少专文论述。本文试就造成印、巴分治的原因作初步分析,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8.
国大党本想出奇制胜,怎奈错选时机;联合阵线虽受震动,却最终得到一支强心剂。印度国大党(英)不久前决定加入以古杰拉尔为首的新政府,最终为印度持续近一个月的政治危机画上了较为圆满的句号。在去年举行的印度议会选举结束后,印度政坛呈现三足鼎立  相似文献   

19.
印度第11届人民院选举(共543席)在谁也无法独领风骚的格局下偃旗息鼓。根据印度全国选举委员会的统计,现已确认结果的535席中,印度人民党(BJP)揽走160席,国大党(英)获得136席,人民党(JD)夺得44席,印共(马克思主义)赢得33席,其余162席分别被十几个地方性政党及独立人士占据。  相似文献   

20.
印度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260美元(1984年),属低收入国家;工业化程度也不高,只能算半工业化国家。但是,它在核能、航天、计算机等高技术领域,却取得了较大进展。自1956年以来,印度建成6座研究试验反应堆。自1969年至今,已拥有6座核电站,且是继美、苏、英、法、联邦德国和日本之后第7个运用快中子增殖技术的国家,从而可充分利用其储量居世界首位的钍资源。按印度15年核能计划,到2000年将另建22座核电站,届时核电将占总发电量10%。 1975年,印度首次发射人造卫星;1980年,首次用国产火箭将国产卫星射入轨道,成为世界第6个把卫星送入轨道的国家。迄今,印度成功地发射了7颗科学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其中4颗是自行发射的。在卫星转播电视教育、气象观测等方面,印度甚至走在我国的前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