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一些作家发表了代表农民声音的"知青小说",呈现了与以往知青小说极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风格特点。这种农民代言人的知青小说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儿童视角的书写策略,不仅展示了较为独特的表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以此为手段,完全颠覆了新时期主流知青小说所树立起来的价值系统和知青形象,有利于展示历史与文学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量文学和社会的知识透视了新时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青文学”,并以该文学现象的创作源泉、群体意识、情感倾诉、社会心理、文学内部规律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知青文学”兴盛的原因,并进一步以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和作家群两方面探讨了“知青文学”衰落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韩少功的长篇小说《日夜书》显现了一代知青在社会转型期的情感纠葛、命运浮沉与精神蜕变,是"后知青叙事"的代表作品。《日夜书》在叙事动作、叙述时间、形象谱系、人文关怀等方面既承续了韩少功创作的独特风格,又拓展出了新的思想境界,呈现出知青作家对知青题材审美创造的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最年幼知青的一员,王安忆与知青文学有着注定的不解之缘。王安忆本人是崛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知青作家群中重要的一员;直接反映知青生活的作品在其早期创作中占相当的比例;近期创作中,作者又将笔触投注在知青时代的乡村生活上,以对乡村生活不同的观照角度写了一系列短篇,促进了知青文学在商业时代的发展。此外,在她其他题材的创作中,或者以插队的农村为背景,或者小说人物曾经是知青,也都脱不掉与知青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路遥小说中的知青形象,揭示了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艰难的生活历程与作家对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独特评价。  相似文献   

6.
从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变化轨迹的视角,通过对1978年以来知青作家部分知青文学“经典文本”的重新审视及“老三届”文化热价值导向的研究,提出“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关系在“知青文学”价值追求中的意义;分析了知青历史参与者不同政治、文化、经济背景对历史本质认识的差异;考察了在80~90年代社会经济结构重大变化背景下,知青文学价值尊崇的不同倾向,价值标尺的转移与确立;探讨了文学、价值取向与历史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与张平都是立足底层民众的优秀作家。尽管不同的时代境遇赋予了二者不同的时代风貌,但两位作家在为人民的立场、求真求实的创作观以及艺术手法中的传统文化因素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类同之处,对二者共同点的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两位作家小说创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文化大革命中上山下乡的知青及其文化现象,特别是“老三届”的原生态文化中日记和书信类文化载体,进行了归类和多方面的分析,以帮助我们深入认识文革和知青运动。  相似文献   

9.
"知青文学"是新时期"伤痕文学"中独特的一帜,对那一场荒谬的"知青运动"作了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描绘与反思,再现了一代知青的激动、迷惘、苦痛、沉沦与觉醒.按照"知青岁月"、"返城前后"、"蓦然回首"的线索进行跟踪分析,更能理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梁晓声是一位来自知青,一往情深地执著于知青小说创作,对知青一代人的命运进行大跨度整体性跟踪扫描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上山下乡经历使知青文学表现出独特的乡土记忆:既眷恋那片曾经哺育过他们的热土和地上的父老乡亲,又理性地审视和批判着乡土的苦难与落后。留恋与拒绝交织在一起,苦涩中充满温馨,激情如炽却不失清醒,构成了知青文学复杂而痛苦的乡村记忆与乡土情感。  相似文献   

12.
近十几年来,徐坤是站在知识分子立场进行创作的,她价值立场的确立具有自身的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同时,在当代文坛,徐坤对当下社会文化生活的观察与文学表达具有自身的特色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知青文学”是新时期“伤痕文学”中独特的一帜,对那一场荒谬的“知青运动”作了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描绘与反思,再现了一代知青的激动、迷惘、苦痛、沉沦与觉醒。按照“知青岁月”、“返城前后”、“蓦然回首”的线索进行跟踪分析,更能理解一代人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后残雪从创作立场、荒诞风格到二元对立意识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创作立场从非理性的叛逆立场转向了理性的自我探索;荒诞风格由贝格特式转向了卡夫卡式;二元对立意识由绝对对立转向了辩证对立。  相似文献   

15.
冯灵 《奇闻怪事》2007,(3):34-39
诞生于明代万历年间的讲史演义小说《续英烈传》和娠运传》,都取材于明初靖难一段历史,但二者的内容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和作者的创作立场、创作态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知青群体是研究中国当代历史不能回避的主题之一,其中从1964年至1966年支边到新疆兵团的武汉市知识青年是个特殊人群,他们知识层次高,对新疆兵团建设发挥的作用大,但目前关注不多。本文在收集整理武汉知青访谈实录的基础上,分析武汉知识青年支边的过程,探讨武汉知识青年支边的多元动机,展开对国家政策及动员与个人际遇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分析,并对这个群体到新疆兵团后所做的特殊历史贡献进行分析。这一研究丰富了兵团历史和文化,同时补充了知青研究的新疆个案。  相似文献   

17.
《胭脂》是男性作家畀愚的新作,讲述了一个中国式"乱世佳人"的故事,塑造了一位独具特色、性格饱满、经历传奇的女性形象,显示出作者的女性立场倾向。但由于男作家先天的性别因素,小说的女性立场又是不彻底的,为读者留下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18.
新历史小说创作存在着明显的古典艺术回潮迹象。这既与创作的历史转向有关,也是叙述形式探索及创作的解构性所导致的。然而思想内蕴与艺术形式的背反显示作者意图不在重温古典旧梦,而是“仿古说今”。不过,这种艺术倾向丰富了新历史小说创作的审美探索和思想意蕴,形成其解构与建构相交织的复杂文化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9.
知青史料,就是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作为历史记录留存下来的信息载体。对知青史料的采集与整理,不仅使知青史这一历史学专题更加充实和完善,而且对于进一步研究知青史,弘扬知青精神,都将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田焱 《枣庄师专学报》2011,28(1):119-122
闵凡利笔下的善州是一个充满善意的礼仪之邦,这里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有青春活泼的民间精神,更有着无处不在的大善与大爱。而在对善州世界的书写中,他体现出了作家对民间立场的坚守和对民间文化价值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