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索沃惊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尔维亚族人说,科索沃是我们历史与文化的摇篮。阿尔巴尼亚族人坚持,科索沃最古老的居民是阿族人的祖先伊利里亚人。算不清的历史账据说,公元6世纪~7世纪斯拉夫人在民族大迁徙中来到巴尔干半岛以前,伊利里亚人就居住在科索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与斯拉夫人和睦相处。9世纪,这里诞生了历史上塞族的第一个国家。14世纪初,塞尔维亚王国进入鼎盛时期,以科索沃为中心的王国势力一直扩展到马其顿和希腊,成为巴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科索沃局势再起波澜。6月24日,科索沃当局领导人哈希姆·萨奇被指控犯有反人类及战争罪等多项罪名。控诉萨奇的是设立在荷兰海牙、名为"特别检察官办公室"的机构。该机构向同位于海牙的科索沃专家分庭提交了一份十项罪名的控诉书供其审查。控诉书称,萨奇等应对1998年至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针对塞尔维亚族、阿尔巴尼亚族以及罗姆族的数起谋杀承担刑事责任。萨奇原定于6月27日同塞尔维亚领导人在美国白宫举行有关双方"关系正常化"的谈判。6月26日,本已抵达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启程前往美国的萨奇临时取消了行程。法新社称,这项指控迫使其取消行程。随后,萨奇于7月13日前  相似文献   

3.
(1)科索沃爆发危机进入2月份,一直动荡不安的南联盟科索沃地区的空气骤然紧张。28日,阿尔巴尼亚族分立武装分子向当地警方发动多起袭击,南联盟派军队进入该省进行镇压,造成多起流血冲突,大批难民外逃。6月15日,北约在南联盟周围地区举行代号为“猎鹰”的联合空中军事演习,并扬言要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科索沃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4.
甄鹏 《世界知识》2010,(16):32-33
<正>国际法院认为"(科索沃)通过(独立)宣言没有违反任何现行的国际法准则。"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两年后,今年7月22日,国际法院公布了对科索沃宣布独立问题的咨询意见结果:10人赞成、4人反对、1人缺席,认为"(科  相似文献   

5.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4,(15):70-71
<正>国旗是独立主权国家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的象征。通常,国旗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该国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既然独立成"国",科索沃也必定有自己的"国旗"。根据它的"宪法",科索沃的"国旗"以蓝色为背景,中间下方是金色的科索沃地图形状,上方是六颗白色的星星,代表的是境内的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波什尼亚克(即前南时期的"穆斯林族")、戈兰尼、罗姆和土耳其等六个民族。在如今的科索沃,200多万人口中92%是阿尔巴尼亚族,5.3%是塞尔维亚族,其他民族合计占2.7%。科索沃"国旗"与欧盟旗帜都是蓝的底色,都有星星。不  相似文献   

6.
<正>7月19日,在收到科索沃专家分庭和特别检察官办公室的传唤之后,拉穆什·哈拉迪纳伊宣布辞去科索沃"总理"职务。在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进程陷入僵局之际,哈拉迪纳伊的辞职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加上此系哈拉迪纳伊第三次被法庭传唤并且是二度辞职,个中缘由饱受猜疑,对科索沃政坛可能产生的影响也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正>10月6日,科索沃举行自2008年单方面宣布独立以来的第四次"议会"选举。选举委员会公布的结果显示,阿尔宾·库尔蒂领导的自决党以微弱优势战胜科索沃民主联盟成为"议会"第一大党获得组阁权,两个政党分获25.49%和24.82%的选票。上届执政联盟的各党或政党联盟均承认败选,反对派上台已成定局。在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关系正常化"谈判陷入僵局以及美国积极介入的背景下,选  相似文献   

8.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4,(21):64-65
<正>在普里什蒂纳,我住在阿尔贝利亚区半山腰上的匹诺曹旅馆。站在房间的阳台上,白天可以俯瞰老城区全景,一座座带着尖尖宣礼塔的清真寺尽收眼底;深夜或凌晨则听着扬声器里穆斯林的祷告声回荡在寂静的空中。走在科索沃各地,只要是阿族人聚居区,必定林立着大大小小的清真寺。但是,科索沃塞族人信奉的是东正教,在它们的聚居区矗立的是"高大威猛"的东正教堂。科索沃塞族人没有阿族人多,东正教堂不像清真寺那样到处  相似文献   

9.
孔寒冰 《世界知识》2014,(14):70-71
<正>普通人关心天下,往往盯住正在发生发展的热门大事,兴奋一阵子也就扔到脑后了。1999年的科索沃就曾是这样一个热点,由它而起的北约轰炸南联盟事件一度让人关注,中国驻南使馆被炸更是激起了巨大的反美浪潮。15年过去了,而今的科索沃怎样了,少见有人提及。怀着种种疑问,今年5月,笔者遍走科索沃的东西南北,广泛地接触了政治家、学者、阿尔巴尼  相似文献   

10.
徐刚 《世界知识》2023,(2):50-51
2022年12月以来,科索沃局势陷入高度紧张,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称自己面临“任总统以来最棘手的事情”。塞总理布尔纳比奇表示,由于科索沃当局的行动和欧盟的不作为,塞科处于开战边缘。12月26日,塞宣布特种部队人数将从1500人扩充到5000人,武装力量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科索沃当局也同时下令提升战备状态。在科索沃战争结束23年后、欧亚地缘政治态势加速变动的背景下,科索沃局势走向牵动着外界神经。  相似文献   

11.
7月2日,科索沃与塞尔维亚达成协议,互相承认汽车牌照、身份证及学位,两国公民享受180天免签待遇,巴尔干半岛开启了和平之窗。2008年,以阿尔巴尼亚人为主的科索沃宣布独立,塞尔维亚则宣称对其永不予以承认。鉴于此,此次双方关系回暖意义重大。如今,科索沃人持本国身份证可自由出入塞尔维亚,  相似文献   

12.
从科索沃平原之战后,这片土地就没有安宁过。无论是塞尔维亚人,还是阿尔巴尼亚人,他们都失却了做主人的自由和权利。于是,土地年复一年地荒芜,人民与日俱增地贫穷。入侵者在这里横行无阻,干涉者在这里肆无忌惮。先是土耳其人,后是奥地利人,还有俄国人,都因为争夺巴尔干地区和瓜分这里的势力范围,在塞尔维亚的心脏地区——科索沃频繁地进行拉锯式的战争。这些人侵者和干涉者,除了残忍地烧杀掠夺外,还寡廉鲜耻地利用这里的各个民族来为自己的战争利益服务。在科索沃地区,他们利用的是科索沃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矛盾和争斗。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8日清晨,科索沃警方以打击贪污腐败和有组织犯罪为名,在塞尔维亚族聚居地北米特罗维察展开"执法行动",逮捕并扣押塞族、波黑公民及俄罗斯公民等20余人,造成多名警察、记者和联合国官员受伤。该事件引发塞尔维亚的强烈反应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命令武装力量和内务部队进入完全战备状态。"执法行动"事件后,塞尔维亚  相似文献   

14.
北约部队占领科索沃已逾一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244号决议,他们应在尊重南联盟领土主权完整的前提下,解决那里塞族与阿族的冲突。然而,在美国新干涉主义的指挥捧下,北约纵容科索沃解放军进行种族清洗,在科索沃制造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塞族与阿族民族矛盾加剧,北约部队也面临卷入塞族与阿族冲突的危险。今年初,北约驻科索沃部队最高司令德国将军克劳斯·赖因哈特说,北约干着“危险的蠢事”。一位美国将军对北约司令克拉克说:“科索沃有可能成为西方的奠边府。”  相似文献   

15.
时事点评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道主义旗号干涉南联盟内政,悍然发动科索沃战争已近周年,科索沃局势向着更危险的方向滑动,人们担心那里的形势还会爆炸。在普京出任俄罗斯代总统后,西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和接触,终觉斯人可交,普京亦频频抛出橄榄枝,俄罗斯与西方关系出现春意。美国与欧盟、德国在 IMF新总裁人选上争执不下,德国人算是看清了美国人的  相似文献   

16.
“科索沃效应”散射四方,“科索沃余震”难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西方自讨苦吃,马其顿又招谁惹谁了? 今年初以来,巴尔干小国马其顿一夜之间出了名,由于阿尔巴尼亚族叛乱分子与科索沃武装分子内外勾结,在马其顿与南联盟科索沃边界地区和马政府武装发生冲突,许多人担心由此引爆巴尔干这个“欧洲火药桶”,从而危及整个地区乃至欧洲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2月下旬,南斯拉夫科索沃自治省再次发生大规模工潮,使该省局势一度异常紧张。这次工潮的导火线是塞尔维亚共和国准备在2月23日通过宪法修正案和南共联盟中央解除了科索沃省共盟前省委主席弗拉西的南共联盟中央委员职务,引起阿尔巴尼亚族民族主义者的不满。2月20日,科索沃“特雷普查”铅锌矿的1300名阿族矿工在井下举行静坐罢工,提出反对修正1974年塞尔维亚共和国宪法(此宪法加强了科索沃自治省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与南斯拉夫联邦的权力和地位);要求现任科索沃省委主席莫里纳辞职;恢复原省委领导人弗拉西的职务等多项政治要求。紧接着,该省十多个城市的工人、学生起而响应,纷纷罢工、罢课和举行集会游行  相似文献   

18.
1944年11月末,科索沃获得解放。从此,科索沃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而这片土地上的民族问题,塞尔维亚人和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矛盾和纷争也就具有了新的性质。一时间,科索沃成了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苏联之间争夺的要地,同时,苏联、英国和美国间外交政策和活动中也出现重要分歧。铁托和霍查:两个共产党人,两个“强人”在巴尔干地区,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相比是个大国。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成立得到铁托的全力支持。二战期间,铁托在霍查的最高指挥部里派有自己的代表,参与各种军事决策。所以,实际上,铁托是把阿尔巴尼亚看成是自己的具有被保护性质的盟国。霍查虽然  相似文献   

19.
科索沃独立:推倒一切再重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不能让科索沃脱胎换骨,输血仍是它维持运转的惟一选择。 不能改变的是科索沃,可能发生变化的,是它的周边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时事概览     
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国际社会反应不一科索沃议会2月17日举行特别会议,通过了独立宣言,宣布科索沃脱离塞尔维亚共和国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