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明律》中规定的“盗”罪包括有盗窃、抢夺、抢劫、敲诈勒索、诈骗等,这些规定既继承了《唐律》的有关规定,也有细微的变化。通过分析这些规定,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古代法典中对这些犯罪的立法规定,同时也可以将其与今天的刑法做一些比较,得出有关刑法的立法技术及模式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尔雅》中“法”与“律”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法”的内涵远远大于“律”,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所指,而“律”则侧重的是刑法。它们不仅单用,也经常连用,因此逐渐凝固为“法律”一词。但是直到1815年它才正式出现在工具书中,可见现代的法律观念是在明清之后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3.
《尔雅》中“法”与“律”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法”的内涵远远大于“律”,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所指,而“律”则侧重的是刑法.它们不仅单用,也经常连用,因此逐渐凝固为“法律”一词.但是直到1815年它才正式出现在工具书中,可见现代的法律观念是在明清之后逐渐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汉代援礼入法开始法律儒家化 ,其体现为《春秋决狱》和引经注律 ,这种儒家化一方面改造了汉律的苛酷性 ,但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与深入 ,引经注律克服了《春秋决狱》的缺陷 ,使法律儒家化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5.
汉代援礼入法开始法律儒家化,其体现为《春秋决狱》和引经注律,这种儒家化一方面改造了汉律的苛酷性,但本身也需要不断完善与深入,引经注律克服了《春秋决狱》的缺陷,使法律儒家化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6.
文中论述了随机变量的筛分与混和现象;由Kolmogorov-Smirnov检验表明,筛分与混和对随机变量分布的影响是强烈的;基于顺序统计量理论和Lebesque分解定理,导出了筛分律与混和律的表达式,并通过计算举例证明了这些表达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道德经》中蕴含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就是“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和谐发展。”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出,老子是通过运用“自然类推”与“逆向求索”这两个方法论获得这一“可持续和谐发展观”的。他在《道德经》中主张,要使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持续发展就要注意遵循三大定律-守静律,守中律和处柔律。  相似文献   

8.
从句法结构、逻辑律和音韵律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汉英语复合词的成词条件,探讨了汉英语成词的异同点,认为汉英复合词本质上是概念整合的结果,而概念整合需要一定的语法结构来体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是,两种语言之间并不存在概念完全对应的关系,因而句法关系也不具有对应关系,造成句法凝固方式也不同;此外,汉语复合词还受逻辑律和音韵律协调作用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文章学不仅要研究文章的内部规律,而且应当研究文章的外部规律;对文章系统本身的内部联系的研究,形成了文章的内部规律,主要有层次律、衔接律、统一律、合体律;对文章与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外部联系的研究,形成了文章的外部规律,主要有称物律、达意律、适读律、致用律。  相似文献   

10.
结合汉及以前的数值记数法,对《史记·律书》中记载的数据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另一种解读方法,认为它可能是将无单位量纲的(以81为黄钟律数生律所得的)十二律律数转化为以寸、分表示的有单位量纲的律长而得到的.对其中的7个非整数律长取到寸、分及分的约数,约数的分数部分统一以3为分母,舍去分子上的非整数部分.这样所得各律律长数据与原文数值吻合得较好,相互之间的联系痕迹也很明显.《史记·律书》"律数"节记载的律长数值与同节所记的五音律数是一致的,皆为三分损益法生律.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中学数学改革做到“少而精”和“深入浅出”,本文试拟了“第一章”前三节的一个提纲。该章标题为《量与数》,其中利用“量之比”定义实数并证明其算律。此章不但是代数而且是几何之基本。此外,也为极限及微积分做一良好准备。  相似文献   

12.
1911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民律草案》,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民法典,它揭开了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序幕。本文主要对晚清民法改革的背景、《大清民律草案》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等问题进行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13.
求异思维有“背逆性、风险性、新颖性、反设性、逻辑与非逻辑性的统一”五个特点,体现出“意识反常律、路线奇曲律、理性制动律、创新趋向律”四条基本规则。在论辩中运用求异思维,有助于巧妙立论,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论据,能提高论辨者的应变能力,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了原有科技文献“半衰期”概念中不妥之处,定义了单一科技文献的α衰期;讨论了三种不同的老化律并对它们作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15.
晋代“引礼入律”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泰始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较为典型儒家化法典,“引礼入律”是晋代法律发展的重要特点,它在《晋律》中有突出表现:刑罚实用上“准五服制罪”原则的确立;保护士族、官司僚政治、经济特权的政治经济立法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等。其产生根源有:从文化根源看,是因为礼有区分贵贱等级、定分止争的功能;从政治学方面看,司马氏所建立的是门阀士族统治,所以任用儒家制订、解释法律;从经济方面看,民本思想是礼的重要内容,“引礼入律”有助于恢复经济、安定民心。  相似文献   

16.
万树《词律》是清代乃至整个词学史上最重要的词学书籍之一。《词律》体现了万树深刻的词律思想,他摒弃了前人制作词谱空疏的弊病,主张严守唐宋词作的四声情况,力主"词无衬字",坚持把诗、曲二体从词中剔除出来,分析中肯深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词学价值与词学地位颇高。  相似文献   

17.
从统计物理学出发,给出了作者前文工作(即热力学第三定律的一种表述)的统计表述,这种表述是与前文工作相吻合的;用Fowler的统计力学方法推出了绝对熵的表达式,并给出了前文工作的统计验证和统计解释。  相似文献   

18.
清朝末年创制的《公司律》揭纛私法自治和私权保护,打破了传统法律中关于明确“士农工商”等级身份的羁绊,刺穿了传统中国法律中关于模糊权利的遮蔽,开始昭示了权利本位和私权优先的理念,确立了股东平等的观念,构建了公司治理的架构,实现了制度需求的转化;尽管存在政府立法中浓厚的权力色彩,但毕竟开创了近代企业法律制度的先河,商人阶层通过合法的管道追逐自己利益,而政府在此过程中应遵守制度设计的初衷和权力的行使边界。  相似文献   

19.
对于未经管口校正的律管,朱栽埔和康熙对黄钟正律与哪个半律相距一个八度音程,持不同观点。以现代声学理论为依据,通过对朱栽墒律管和“康熙十四律”律管的理论计算和分析而严格证明,得出朱栽靖的观点是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结合《汉书》纪、传及其它汉代文献对《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常”条进行考察,其中“奉常,秦官……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的记载可确信无疑;“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为祠祀”的记载与诸多史实不合,当存疑;“武帝太初元年……初置太卜”中的“初”字当为“增”字之误。因此,我们在使用《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的材料时须详加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