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系辞》是《周易》的传文之一。作为经传,《系辞》推崇《周易》过甚,夸大其辞,神化其说,这是它的不足之处。但是,《系辞》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周易》的许多好的思想并加以发展,还反映了它所创作的那个时代的特征以及一种进步的社会历史观,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析之:一、“变通”的思想“变通”思想,是《系辞》的一大特色。《系辞》的“变通”思想,一是继承发展了《周易》的主“变”的思想,二是受它创作时的那个时代的影响。一般认为《周易》成书于西周初期,而《系辞》则成书于战国时期。《系辞下》说:  相似文献   

2.
陆跃升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2):47-48,62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辩证思想。它的"君臣同乐"、"家庭和谐"、"合理节制"等思想,对于我们当今构建社会主义理想社会仍具有较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
"九三"解读     
《周易》是一部奇书,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本文通过对许多卦中的九三爻辞的解读,管中窥豹,揭示其中蕴含的辩证思想和人格精神。《周易》辩证法最突出的是对立统一规律,“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互补、刚柔并济,物极必反,相反相成。《周易》的人格理论具有居安思危,临危不惧,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这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周易》中的教育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教育思想的渊源,它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及方法是我国教育科学中的宝贵财富,本文从教育管理的八个原则进行了探讨,全面诠释了《周易》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兴盛除了综合国力强大的以外,更重要则是对其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我国当今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影响与深刻的指导意义。从古至今,人们常把《周易》看做带有强烈封建和迷信的色彩,时代的发展和演变,使人们的视觉也产生了改变,对于古典文化的思考和开发,越来越多。其中《周易》集中了各种领域的思想为一体,不论是对于思想政治和文化、还是对于科学技术和艺术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古典哲学思想在《周易》中表现的最为直接,所以这种哲学思维对于当今我国的各种艺术行业和设计领域都产生了很多影响,成为一种指引着艺术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理念。这其中,比如《周易》思想和理念引导下的的美学研究和艺术美感。所以,我国现代的艺术发展之路中需要《周易》中的艺术理念作为向导和启发,对于艺术设计更宽广领域的探索提出方向。21世纪的艺术设计面临由"工业设计"向"信息设计"转型的深刻变革,从《周易》中汲取营养则是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帛书《周易》及其数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帛书《周易》是研究秦汉思想的重要典籍之一.自出土以来,海内外学者竞相研习,取得了不少成果.为了弥补帛书《周易》研究局限于纸本研究的不足,促进其研究的深入开展,现在急需要做的是:建立帛书《周易》数据库,使其数字化.  相似文献   

7.
《周易》一书涉及的内容相当广博,其与古代科学的关系相当复杂,与现代科学关系之密切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周易》中的管理思想入手,寻求《周易》与现代管理的融通之处。并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保合太和”的管理思维,“德博而化”的管理道德以及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的发展意识。只有从哲学层面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理智地摄《周易》之思想于...  相似文献   

8.
<正>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这段话的原意是:所以《周易》,是讲卦象的。而卦象,是象征万物的。易:《周易》。象:卦象。像;像形。《系辞传》认为,《周易》一书,讲的都是"象",其本质特征就是"卦象"。象,是周易的精髓所在。"象"与"像",在古时有些地方是通用的,但就其内涵而言,却有着显著差异。"像"是实质的,代表实体的形象,指称某一具体之物,可见可闻可触,非  相似文献   

9.
《周易》中的“诚信”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道之源 ,对为什么要讲诚信以及如何践履诚信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闪光思想。然而 ,《周易》中的“诚信”思想却又呈现出浓厚的神秘色彩。  相似文献   

10.
张贝 《孝感学院学报》2009,(Z1):106-107
天人合一,是自然本身的运动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规律,就是人类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律,人不仅从自然界得到物质供养时要遵循自然规律,且道德修养与一切活动都要同自然达到最高的统一,天人合一是《周易》的价值理念,八卦孕育的思维模式、卦爻辞的思想内涵、"三才"的和谐共济都凸显着这一思维。  相似文献   

11.
论人地关系论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地关系论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人地关系论的新认识为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地关系论在旅游产业中发展的必然,是和谐论和可持续发展人地观的一种实践形式,它的发展必将为人地关系论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现阶段,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认识并处理好和谐与稳定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辩证统一关系,即和谐是稳定的前提,稳定是和谐的保障,而和谐又是稳定的更高阶段。同时,和谐与稳定统一的基础是发展,关键是协调。目标就是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1989年进行的“实习心理调适与强化”的课题研究基础上,以实际调查数据为根据,运用心理学理论,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了如何从心理调适着手,强化实习效果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用一个传感器协调数控送料装置送料和冲压机运动的原理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在改革开放以前,在中央集权的控制下,基本上是和谐的,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的利益开始出现恶性膨胀,进而影响到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这种不和谐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对目前地方政府间关系不和谐的成因、表现做了论证,并对实现地方政府间关系和谐化的途径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协调度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国内生态城市建设理论,基于协调度理论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从自然、经济和社会3方面入手,选取能够较好反映自然、经济、社会3者协调度的指标,作为生态型城市指标体系选择的重要标准和基本途径.结合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基于自然、经济与社会协调性的二级型上海生态型城市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3个,即自然与社会协调度、自然与经济协调度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度,以及组成一级指标的22个二级指标.并且根据国内外生态城市城市建设经验,初步提出了上海2005年和2010年生态型城市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法家与墨家由于立足的哲理基础不同,反映在赏罚的理论与实践上,也表现为各有特色的不同侧面。就赏罚的理论基础、赏罚的原则、赏罚的效用而言,法家重人性,墨家重神秘;法家的逻辑较为周密,墨家则显得粗疏。法家与墨家因为所需阐释的不同价值取向所然,表现出了各具特色自成一家的理路设计。  相似文献   

18.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潜能;办学理念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统帅;办学特色必须彰显学校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学校品牌则是社会群体对学校的整体性情感和物质的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19.
明代七子派“复古而陷伪”是一个历史命题.这一命题经过历时性的层层累加.达到了对七子派复古的丑化和妖魔化效果。这一命题有很大局限性,其弊端主要有三其一、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全面理解,侧重于从文学层面进行过度化概括;其二、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多层面阐发,将七子派视为一个整体,无视主流与末流之别;其三、失之于对七子派复古的动态考察,未从变化的角度把握七子派成员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想,刻意制造七子派与其他文派之争,无视各文学流派之间的交融与传承。王世贞晚年提出“有真我然后有真诗”,有矫正七子派末流之弊的用意。  相似文献   

20.
性灵派和肌理派代表着乾嘉诗坛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倾向,深刻影响清诗的发展走向。论者多将二者并论,且多将二者的关系定性为相抗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归纳可以看出,“肌理派与性灵派抗衡说”是一种事实根据不足、逻辑不严密的一种观点,故仍需寻绎充分必要的材料对其予以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