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温超导体中的电子配对机制是高温超导机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经过近30年的研究,人们已经逐步取得了磁性关联是导致高温超导体电子d-波配对驱动力的共识.但是如何从这一共识出发理解高温超导体的复杂物理性质,尤其是与欠掺杂区域的赝能隙现象相关联的一系列反常物理性质,仍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强关联效应导致的高温超导体电子的巡游-局域二元性.  相似文献   

2.
崔长庚 《科学通报》1992,37(8):693-693
高温超导体薄膜无论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是在高温超导体的应用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临界电流密度是应用的关键参数,而且影响临界电流密度的磁通钉扎机制还不清楚,因此制备高质量的薄膜,研究其临界电流密度特点,对超导薄膜的应用和对磁通钉扎机制的理解是  相似文献   

3.
李威 《世界科学》2023,(8):11-13
<正>克服成本问题就能让高温超导体普及。超导体导电时的电阻基本为零,因而能规避如今电力传输、转换、使用过程中的大量损耗。到目前为止,超导体的主要应用场景是强电磁场,大范围商业应用仅限于由低温超导体Nb47Ti构成的磁共振成像电磁铁。阻碍低温超导体得到更大规模应用的因素是:这种材料在使用时必须用液氦将其冷却到4.2K以下。能够在液氮温度范围(65~80K)内工作的高温超导体有望摆脱低温超导体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高温超导体的现在和未来PaulC.W.Chu著朱 雄译高温超导体可以毫无电阻地传导电流.比常规的超导体传导电流更为经济,它们目前正在缓慢地开拓出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的道路。自然界喜欢沿着最小阻力的途径发展,例如热量传递.河水流动和汽车行驶似乎都是如此。如...  相似文献   

5.
人们开始发现在实际生活中高温超导体的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6.
何海丰 《科学》2002,54(2):64-64
据美国Science,2002,295:1045报道,来自德国、法国和俄罗斯的科学家利用中子散射技术,在高温超导体的一个成员单铜氧层Tl2Ba2CuO6+δ中观察到了所谓的磁共振模式,进一步证实了这种模式在高温超导体中存在的一般性.该发现有助于对铜氧化物超导体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虽然高温超导体的商用可能性很多,但它们一般携载的电流还不足以满足许多应用,如磁体和发电机应用的要求。来自美国加里福尼亚W.J由纳利斯领导的劳伦斯利弗摩尔国家实验室的报告指出:用冲击波冲击氧化物高温超导体可以根本上增加材料携载电流的容量。  相似文献   

8.
郑立文 《科学通报》1990,35(7):505-505
本文报道对高温超导体YBa_2Cu_3O_(7-δ)中~(63)Cu的核四极共振研究。在高温超导体YBa_2Cu_3O_(7-δ)中,铜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NQR能提供每一个铜位周围电子构态方面的微观信息,因此,该方法已成为揭示高温超导电性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无铜超导性     
在4月,贝尔实验室宣布了一种具有惊人特征的高温超导体的制作:该超导体不含铜。自从两年半前发现氧化铜材料在高达30K的记录下有超导性以来,发现的任何高温超导体都含有一套铜一氧层,而且研究人员想知道铜是否是必须的。由罗伯持·凯文和伯特伦·巴特洛哥领导的贝尔实验室的一个研究组已经证明铜不是必须的。这种新材料是钡、钾、铋和氧以Ba_0.6、K_O.4、BiO_3  相似文献   

10.
温树林 《科学通报》1991,36(22):1748-1748
一、前言 从高温超导体的应用前景看,目前尚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之一是晶粒内传输临界电流密度太低.而晶粒间的传输临界电流密度更低,前者是由于这些材料晶粒内钉扎作用较弱;而后者则是由于在晶粒间界处存在结构无序和超导相干长度太短,由此,烧结工艺制得超  相似文献   

11.
蔡盟 《科学通报》1994,39(11):990-990
实验结果表明,在YBa_2Cu_3O_(7-δ)系,人为地使化学成分偏离理想配比,将引入新的小尺度缺陷并成为有效钉扎中心,使临界电流密度明显提高,且导致J_c(H)的非单调关系(即对应于磁化曲线的“鱼尾效应”).有关高温超导体中的“鱼尾效应”的起源,迄今虽有几种解释模型,但仍缺乏统一的认识,其重要原因是由于高温超导体中有效钉扎势很小而运行温度又较高,  相似文献   

12.
许世发 《科学通报》1995,40(8):705-705
自从YBa_2Cu_3O_7(YBCO)高温超导体发现以来,其微波表面电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之一.人们发现:尽管C取向YBCO薄膜的微波表面电阻比金属Cu低一个数量级以上,但仍远大于BCS理论的预测值,而且表面电阻与温度的依赖关系与理论预测也偏差较大.这些不一致性到底是高温超导材料的内禀性质,还是材料本身不完整性的体现,目前还难以定论.一般认为,表面电阻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材料的本征损耗引起的,另一部分则由材料的非本征损耗引起的.由于高温超导体的本征损耗还无法确定,所以,为了了解其本征损耗,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首先来确定所有的非本征损耗.我们认为,YBCO高温超导薄膜的  相似文献   

13.
曾文生 《科学通报》1992,37(18):1661-1661
一、引言 红外光谱、Raman光谱是研究晶格振动的有力工具。高温超导体出现后,它们很快地被用于此新型氧化物超导体的研究,并已取得一些关键性结果,在决定超导机制方面提供了一  相似文献   

14.
对FeSe基多元超导化合物的制备、晶体结构、相分离和超导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首先,利用碱金属插层的方法,制备出了三元K_xFe_(2–y)Se_2超导体,其超导转变温度为31 K,是当时FeSe基超导体的新纪录.同时,利用高温自助溶剂方法,制备出了K_xFe_(2–y)Se_2的晶体样品,并对其晶体结构、相分离和电子结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其特殊的费米面构型,可以看出K_xFe_(2–y)Se_2是区别于FeAs基超导体的新型高温超导体系.其次,通过低温液相法的制备手段,获得了多种碱金属插层FeSe的高温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为30~46 K,大幅提高了FeSe基超导体的转变温度记录.在低温和中温区制备的FeSe基超导体中,存在极少量的Fe空位,可以精确标定超导相成分和电子结构,为研究FeSe基超导体甚至Fe基高温超导体的微观机理提供重要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5.
梁俊文 《科学通报》1990,35(15):1146-1146
高温超导体的连接,是这种新材料的许多未来应用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对超导磁体,电力传输等用途更是如此。这种连接要求接点处应具有与母材一致或相近的超导电性。现有的陶瓷连接方法如机械连接、钎焊、粘接都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要满足这种连接的要求,首先连接处应具有和母材一样的成分与结构。固相反应法虽然也是一种选择,但此法工艺复杂。而  相似文献   

16.
正在美国阿肯色大学就学的我国留学生朱若浩和叶学敏,希望我们把下面这篇文章推荐给读者,尤其是年青的读者和大学生。费米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从文章中我们可看到他一生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对教育事业的一丝不苟,及对青年科学工作者的充满热情的培养。原文选自杨振宁教授回忆费米的片段,发表在费米论文集第2卷,第673页。  相似文献   

17.
陶云 《科学通报》1966,11(4):150-150
一引言具有吸引相互作用的二体问题已为不少作者所研究,在二体问题中束缚态和下列Born级数的行为已有所了解。 T(E)=_I+_I 1/(E-_0)_I++_I 1/(E-_0)_I 1/(E-_0_I+… (1)这里_0是哈密顿的自由部分,_I是相互作用部分,E是能量参量。然而,迄今在多体问题中微扰级数的收敛性问题还没有详细的研究。Cooper和Fukuda研究过这个问题,但他们的方法只能适用于一特殊的强偶合体系,那里哈密顿的自由部分被忽略掉。在多体问题中,我们总碰到下列哈密顿 =_0+_I==-sum from i=1 to N ~2/2m _i~2+1/2 sum i≠j V_(ij) (2)这里N是粒子数。令ρ(=N/Ω)是常数,N和体积Ω可以很大。本文仅讨论一纯吸引的  相似文献   

18.
恩里科·费米是20世纪杰出的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后一位19世纪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学全才”。他在1927~1938年领导一个学派所进行的一系列重要工作轰动了国际物理学界,为意大利物理学恢复了世界名誉,带来了意大利物理学的复兴。本文从学派产生的特有背景出发,探讨其成功原因,以期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费米-狄拉克统计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是统计物理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命名中可以看出,它是由费米(E.Fermi)和狄拉克(P.A.M.Dirac)两人建立的.他们两人是怎样建立的呢?是合作的,还是各自独立提出的?或者是象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的建立那样,是一个受另一个启发,后者把前者的方法加以推广才建立起完整的理论形式的?对此大多数读者可能并不清楚.另外,费米-狄拉克统计究竟是怎样诞生的?它和玻色-爱因斯坦统计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它的诞生对物理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这些正是本文要加以阐释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邓雪梅 《世界科学》2011,(11):26-27
2009年,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粒子物理学实验室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投入使用;而在此前的26年,芝加哥附近巴达维亚的费米实验室的正负质子对撞机(Tevatron)一直统治着粒子物理学领域。Tevatron也是费米实验室的骄傲和希望,它曾是第一台用高达1万亿电子伏轰击粒子的机器,捕获了许多新奇亚原子粒子,其中包括顶夸克的发现(顶夸克属于上夸克的近亲,但其质量要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