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见到乔珍,是她从火车站送儿子回来.儿子考上了成都一所大学,欢天喜地地上学去了.3年没见,她老多了,才43岁,两鬓就有了白发,额上、脸上也牵上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为了让孩子走进大学的殿堂,她陪着儿子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县城里度过了3年,陪读生活似乎绞干了她生命的活力,在我们相处的五六个小时里,我竟没见她笑.过去,她可是一个爱说爱笑爱闹的女人呀.  相似文献   

2.
见到乔珍,是她从火车站送儿子回来。儿子考上了成都一所大学,欢天喜地地上学去了。3年没见,她老多了,才43岁,两鬓就有了白发,额上、脸上也牵上了细细密密的皱纹。为了让孩子走进大学的殿堂,她陪着儿子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小县城里度过了3年,陪读生活似乎绞干了她生命的活力,在我们相处的五六个小时里,我竟没见她笑。过去,她可是一个爱说爱笑爱闹的女人呀。 乔珍说,儿子走了,她的心也一下子空了,这些年来,全部的喜怒哀乐都在儿子身上。现在,这一切似乎都被儿子带走了。乔珍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自己,也不知道该怎样去面对自己已经千疮百孔的婚姻。她的讲述听来让人百感交集……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的一堂生命教育课上,我让学生举例说说父母平时关爱自己的事,孩子们说的无非是“生病了,妈妈把我送进医院并照顾我。”“冒雨到学校来接我。”等极为平常的生活小事,多数孩子甚至不能发表自己的感想。难道父母平时为之付出的一切,诸如送孩子上特长班、省吃俭用为孩子买昂贵的乐器、高薪聘请家教、把最可口的东西留给孩子吃、把孩子饮食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这一切,孩子们却视而不见?也难怪现在的父母们喊冤叫屈,抱怨自己的孩子难管,不懂得体贴父母,回报父母。  相似文献   

4.
女儿经常问我要钱,去买她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我根本不想带她去商场,因为她总想得到她想要的东西。一旦得不到满足,她就非常失望,甚至当场大哭起来。她都12岁了。"买给孩子也没关系,就是怕他养成无限索取的习惯。"这是很多家里有七八岁儿皇的父母普遍遇到的一个问题。孩子的欲望总是远远超过他们的需要。欲望是想要而朱必需要的,若是不加以分辨,只是一味地去满足孩予的欲望,做父母的就算有再多的金  相似文献   

5.
我5岁那年,祖母邀请了一些亲戚朋友到布朗克斯的公寓里聚会。在客人中有个做生意发了财的大款,他的妻子神气地向大家炫耀他们家的社会地位。他们有个娇气的小女儿,年纪跟我差不多,脾气很蛮横。祖母殷勤地伺候着那个大款和他的家人,她把他们看作是她的社交圈里最重要的人物,因此她不遗余力地逢迎他们。晚会进行中,我走进了洗手间并随手把门关上。大概一两分钟后,我当时还坐在马桶上,那个小女孩推开洗手间的门,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难道你不知道当一个男孩在使用洗手间的时候女孩子是不可以进来的吗!?”我生气地嚷着说。听到我生气的吼声,她…  相似文献   

6.
萌是我班聪明漂亮的女孩子。毕业考试前,陆续有学生来我面前反映,说萌“谈恋爱”了,说她和别的班级的男生私下传递纸条。我不太相信,屁大的孩子懂什么“谈恋爱”,肯定是谣传。  相似文献   

7.
严格的教育 Nancy ho出生于南京,并在那里度过了她的童年."那时候,一般人家都认为,女孩子不像男孩,读不读书并不重要.但是她的家庭却不一样,我父母不仅非常支持孩子们念书,而且对我们的教育非常严格."她说.  相似文献   

8.
泪眼的秘密     
上个双休日,我去学生家家访,第一站我选择了张小语家。张小语是我班的一名男生,学习成绩不错,属于那种性格内向,学习比较用功的孩子。平时在学校里不惹事,言行比较规范。在学校里.这样的孩子可不太引人注意。张小语引起我的注意也是在期末考试结束开家长会时。那天开家长会,所有的孩子都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笑着,领家长到教室就坐。只有张小语一个人站在教室门口四处张望,我过去问她家长怎么还不来.她什么也没说,哭着跑走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查阅了她最近的学习成绩,我发现成绩下降了,想起那她双泪眼,我下意识地感觉到张小语家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9.
知道我不完美,也不优秀,那我也不愿意听妈妈整天说我这也不如小丽,那也不如小燕,好像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点,而我却一无是处,这让我很不舒服。有时我真的想不通,为什么我的妈妈像是别人的妈妈,几乎没有说过自己的孩子好?Q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做父母的都特别关心自己的孩子今后的发展,是否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有自己的立足之地,独立地面对生活。谁的父母都不能陪子女一辈子,他们希望孩子在每一A个成长阶段都能很优秀。可是父母的这份苦心往往得不到孩子的认同,主要原因是他们的方式方法出现了问题,或是对子女的要求不切实际,从而…  相似文献   

10.
正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常常以"我怕"两个字开始:我怕自己完成不好这件事情;我怕孩子没出息;我怕老公出轨;我怕父母身体不好……此时,请给我们的心智按下一个暂停键。"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我们再熟悉不过,于是自然而然地会把担忧与母爱建立了联系,甚至,我们认为担忧就是爱的表达。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这些事我不会告诉爸妈,怕他们为我操心。"又或者,"我工作上的事情一般都不会跟我老婆说,怕她担心。"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小天使,一个生活在天庭快乐无忧的小天使。我今年8岁,是天王最最宠爱的孩子。我经常在天王的怀里撒娇并问天王他为什么爱我?天王总是回答,说我是最漂亮最可爱最聪明最懂事的孩子。在我的脸上有着最最天真灿烂的笑容。有一次我问天王:“你是如此地爱我,是不是我很像你。”可天王却说:“不,孩子,你像你的父母。”我很迷惑,我不知道父母是什么。天王说:“孩子,父母就是生你的人,他们在人间,你是他们的孩子,你从人间而来,才来到天王这里。”我又问:“那我为什么不在人间,为什么不能与父母在一起?”天王说:“人间会有很多的无奈。你的父…  相似文献   

12.
李彬 《世界博览》2013,(16):24-25
一次代孕挣到12年收入印度在2002年使商业代孕合法化,在为一些贫苦女性带来大笔收入的同时,这个行业也引来了恶名和伦理争论。今年六月,24岁的印度女子科玛尔·卡普尔把她刚刚生产的双胞胎交给了一对来访的美国夫妇。交出孩子的时候,科玛尔说她感受到了些许悲伤,但这种情绪仅仅持续了几分钟。"我的脑子一直告诉我,这不是我的孩子,这不是我的孩子。"居住在新德里贫民窟的这位代孕母亲回忆说。在交给美国夫妇两个她自称非常漂亮、白色皮肤、  相似文献   

13.
Q我的父母整天为一点小事吵架,从我记事起几乎就没有间断过,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他们每次吵架我都尽力劝他们不要再吵了,可是他们根本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别人家的父母怎么不这样,我很痛苦。A生长在父母整天吵架的家庭里真是很痛苦的。不过,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家庭都有不愉快的事情,父母之间有矛盾也是正常的,但天天吵就不应该了。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互相伤害,以致影响了正在成长的孩子的心理健康。你无法选择父母,他们生了你,又让你在他们的吵架声中度过自己的童年,可以说他们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你如今已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江意 《世界博览》2016,(5):62-63
正食物和爱总是息息相关,放下餐桌,爱就开始上场了,但是怎样让孩子吃得更健康是每一位家长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吃更多的蔬菜,好消息来了,美食作家比·威尔逊带来了福音,她说,父母们比他们自己想象的,更有能力改变孩子的口味。第一口非常重要在她的新书《第一口》中威尔逊描述了遗传学,文化,记忆和早期喂养方式如何影响了孩子的饮食偏好。她说,孩子的味觉在他们出生前就形成了。这一结论对于那些想让自己的孩子吃得更健康的父母非常有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家庭教育现在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宪玉 《科技信息》2012,(10):315-315
"现在我为了儿女是日夜奔波,辛苦操劳,可是到头来,却换来的是孩子不爱学习,花钱大手大脚,当父母稍有怠慢时,就大吵大闹,还会哭闹不止。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尊重别人。"我在放学送队时听到了几个家长在互相倒苦水。现在许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是怎么了,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其实我想告诉家长们的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有问题了,家庭  相似文献   

16.
在妈妈的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不懂事的孩子,我永远只会调皮、打闹,不知道父母的苦!我总是打妹妹与弟弟,父母知道就批评我。可是他们打我,父母就不说他们,父母还总是叫我让着弟弟妹妹,我真的非常生气。其实每次与弟妹们发生冲突,父母并不知道事情经过,总是瞎说。我打妹妹是有原因的,她都快十二岁了,决不帮我做事情,我像她那么大已经什么家务都会做了。自从来到武汉,家里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都是我做的,不论是蒸饭,还是炒菜、洗衣服。蒸饭用电饭煲,连这妹妹也不做,到武汉后我几乎没有吃过妈妈炒的菜了,都是我自己炒菜。我最讨厌洗衣服,冬天…  相似文献   

17.
目送     
正我家离我上的小学很近,距离仅两百多米。我小时候,妈妈都是送我去学校。懂事后,我说服妈妈让我独自上学。可是妈妈不放心,选择在阳台上目送我上学。起初,我对妈妈的这一举动感到新奇,每次上学时都频频回头。有一天,几个同学发现了我妈妈站在阳台上目送我上学,便开玩笑道:"你都这么大了,你妈妈还不放心你啊!难道你的走路水平很低?"爱面子的我只能忍着怒火,岔开话题。回家后,我和妈妈大吵了一架,极力要求她别再目送我上学。从那以后,  相似文献   

18.
朱肖怡 《世界博览》2008,(21):65-68
我们对书籍、电影、音乐和艺术的品位确定了"我们是谁"这个中心。麦凯拉(Michaela)是一个坚强、自信的女孩子,她喜欢现代主流的流行音乐。她的男朋友是一个电子舞曲迷。在一起几个月后,他们决定驾车去费城旅游,这样还可以顺便见见麦凯拉的父母。问题是,麦凯拉的男朋友一边驾驶一边调节着收音机。"我讨厌他的音乐品位,"她回忆说:"旋律古怪,扰乱了我的神经。"同时,麦凯拉的男朋友对她喜欢的音乐也不感兴趣。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在艺术上的选择更正确,而且双方都坚信自己的观  相似文献   

19.
<正>看过这么一则趣闻。法基姆一次到澡堂洗澡,服务员请他猜个谜语:"请你告诉我,这个人是谁:他既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姐妹,但他却是我父母的孩子。"法基姆想啊想,最后他说:"我不知道。"澡堂服务员笑道:"就是我呀!"法基姆很喜欢这个谜语。他回到家里,便对老婆说:"莎娜,告诉我这个人是谁:他既不是我的兄弟,也不是我的姐妹但他是我父母的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儿童时期,有着不少离奇的故事,这些事情可以说影响了我的一生。早熟的孩子我妈妈大我15岁,也就是说她14岁左右就嫁给了我爸爸。在30年前的孟加拉,女孩子十几岁就结婚生子并不是稀奇的事情。甚至到了现在,政府提倡晚婚晚育,可还是有一些地方,女孩子在十几岁就嫁了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