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健美 《科技信息》2012,(32):188-188
文化审议会的国语分科会提出了“敬语的指针”。到现在为止,一般认为敬语分为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三种。不过,此次的方针,谦让语和郑重语各自被细分,被分为尊敬语、谦让语Ⅰ、谦让语Ⅱ、礼貌语、美化语五种。其中,谦让语Ⅰ是抬高动作的对象的说法。谦让语Ⅱ是通过贬低自己的动作来抬高对方的说法,也可以用来抬高谈话对象。本文通过“参らます”和“伺ぃます”这两个分别属于谦让语Ⅰ、谦让语Ⅱ的两个词来说明谦让语Ⅰ、谦让语Ⅱ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别和各自的用法。  相似文献   

2.
文化审议会的国语分科会提出了"敬语的指针"。到现在为止,一般认为敬语分为尊敬语、谦让语、郑重语三种。不过,此次的方针,谦让语和郑重语各自被细分,被分为尊敬语、谦让语Ⅰ、谦让语Ⅱ、礼貌语、美化语五种。其中,谦让语Ⅰ是抬高动作的对象的说法。谦让语Ⅱ是通过贬低自己的动作来抬高对方的说法,也可以用来抬高谈话对象。本文通过"参ります"和"伺います"这两个分别属于谦让语Ⅰ、谦让语Ⅱ的两个词来说明谦让语Ⅰ、谦让语Ⅱ在实际使用中的区别和各自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语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对它的起源,定义、特点、语类结构潜势理论、语类与语域、语境和语篇的关系,语类理论在多种语篇分析中的应用的做了总结和概括。使读者对语类有一个总体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语际语语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八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语用学分支,即语际语语用学。作者首先阐述了语际语语用学的形成和发展。根据语际语语用学研究的性质,作者认为语际语语用学可分为静态语际语语用学和动态语际语语用学,并对它们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作了归纳。最后作者根据我国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提出了若干值得研究的语际语语用学课题。  相似文献   

5.
指示语可分为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语篇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隐喻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人们常常把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投射到抽象的概念域上,以便认知抽象概念域中的一切,其中包括指示语。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语音声学参数统一平台》的方法,用实验语音学、音系学的理论对保安语短元音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并引用土族语短元音声学参数量化比较了保安语、土族语短元音声学特征.经过比较保安语、土族语第一音节短元音的声学参数、声学元音图、三个顶点元音([i]([l])、[]([u])、[])的舌位位置等方面的比较得知,保安语[l]的舌位比土族语的[i]略高些;保安语[]的舌位比土族语的[u]略前些;保安语[]的舌位比土族语的较高些.也就是说保安语[]的舌位比土族语的略后些.我们通过比较保安语、土族语、蒙古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短元音声学元音图得知,在第一音节(或词首音节)短元音声学层面上,保安语、土族语、东乡语短元音区域最近.其原因有可能与早期,保安族、土族、东乡族有过一定历史阶段的长期居住,从而影响了语音系统.该结论还需要进一步反复论证.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不同的言语表达方式实现不同的语类.全文拟用系统功能语法有关语类理论,从语域三变项语场、语式、语旨以及交际目的四方面对一具体语篇进行语类分析,阐明系统功能语法语类理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言语交际中的模糊限制语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言语交际中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是一个合格的语言使用者必备的语言能力之一。模糊限制语可以分为质量模糊限制语、数量模糊限制语、程度模糊限制语、范围模糊限制语、方式准则模糊限制语五种类型。恰当运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语言表达更含蓄、委婉、有礼貌;能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提高语言的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9.
储修月 《科技信息》2007,(35):204-204,222
公共标示语是指给公众在公众场合看的文字语言,又称公示语。与公示语意义相近的语汇包括"标志语"、"标识语"、"标示公示语"、"标语"等。近年来,我国逐渐掀起研究公示语的热潮。众多专家、学者发表多篇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公示语翻译的特点、问题及解决方法。本文拟从翻译原则角度谈谈公示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语言的社会属性及文化属性反映到称呼语中表现出语用习惯的不同和文化价值的差异性。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称呼语的文化差异,使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对比研究英汉称呼语,分别从交际称呼语、职衔称呼语、恭敬称呼语、亲昵称呼语等角度对比研究其异同,并讨论汉语中特有的拟亲属称呼语。  相似文献   

11.
赵强 《枣庄师专学报》2008,25(3):102-104
与传统的语言学派不同的是,篇章语言学的翻译理论,注重源语与目的语之间语言层次之上的、各种语境因素的对等。本文借助韩礼德的语域理论以及格雷戈里和卡罗尔语场、语旨、语式的概念,从交际功能的角度,讨论了翻译过程中语域对等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就过渡语僵化现象的产生、分类的原因以及导致过渡语僵化产生的心理认知进行分析,认为僵化作为过渡语最明显的特征,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核心话题。过渡语在向目的语过渡的任何阶段都会产生僵化现象。过渡语僵化严重阻碍其向目的语过渡的进程,影响了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13.
邢丽莉 《科技信息》2009,(21):202-202,189
语域的基本功能是预测语篇结构,语域三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限定了语篇的话题、语体等要素,在语篇构建过程中它们缺一不可。语域知识不仅对英语写作教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对英语写作测试同样如此。笔者认为,大学英语四级写作测试命题应加强语域意识.从而给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积极的反拔作用,促进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14.
建筑工程英文标书的语域由语场、语式和语旨构成。其语场专业技术性强,译者必须如实译出原文的概念意义;其语式为正式程度较高的书面语,译者须从词汇和句式等方面再现原文的语篇意义;其语旨体现了招投标双方平等的法律关系,译者需选用适当的语气结构、情态系统再现原文的人际意义。准确把握上述三个变量,有助于实现建筑工程英文标书翻译的语域对等。  相似文献   

15.
黄姁 《科技信息》2011,(36):181-182
语域理论是功能学派的重要理论,包括语场、语旨、语式三个变量。而语域三变量又分别与概念、人际、语篇意义相对应,它们的变化会影响到及物系统、语气、主位的选择。本文从文学翻译入手,先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语域偏离以及与词义偏离、词汇偏离的辨析;再从功能学角度把语域偏离应用到文学翻译中。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韩礼德三大纯理功能之一的语篇功能作为理论基础,从语篇层面上分析英语被动语态的语篇功能。英语被动语态是个非常重要的语法范畴。通过一系列分析表明,被动语态具有七个方面的语篇功能:突出主题功能、引入主题功能、转换主题功能、凸显焦点功能、平衡焦点功能、对比焦点功能以及语篇衔接与连贯功能。被动语态的种种语篇功能共同作用于语篇的重组,使语篇成为一个结构上衔接、语义上连贯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7.
语域理论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科技英语是现代英语中的一个概括性的功能变体名称。本文从语域的角度——语场、语旨、语式三个方面探讨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三语习得和二语习得密切相关,但三语习得的内涵比二语习得更丰富、更复杂。由于三语习得者所面对的是三种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对三语习得的影响较二语习得也更为严重。因此,三语习得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应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汉语与英语的主语表示法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动词作主语、形容词作主语、述宾短语作主语、主谓短语作主语、述补短语作主语、偏正短语作主语、“的”字短语作主语、同位短语作主语、介词短语作主语等方面。只有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特点,才能准确互译。  相似文献   

20.
指示语可分为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语篇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隐喻是人们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力的认知工具。人们常常把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投射到抽象的概念域上,以便认知抽象概念域中的一切,其中包括指示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