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张雪巍 《科技信息》2008,(16):184-184
对画家们而言创作是一个不断否定自己和肯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画家们的情感、自我意识都在左右着其绘画创作。本文以自身的视角来分析绘画创作中,作为创作主体的画家们的自我意识、情感对其创作的影响,同时分析当代绘画创作的大体规律和走向。  相似文献   

2.
墨白不是那种一鸣惊人的作家,他依靠自己扎实的写作不断地进步,从情感的零度叙述,到复仇———迷失———死亡的坚硬母题的揭示,从人性和生存本真的皈依到叙述观念的变化和叙事技巧的运用,墨白的早期创作一步步走向了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墨白的这种创作姿态,使企图给墨白在文学排行榜上定位的努力都将变得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3.
"情"亦称"情感移人",在艺术创作中赋予无生命的对象以主体的情感使事物和艺术形式具有人类的情感性质。主客体通过移情作用得到统一,自我与对象融为一体。在中国画创作实践中,运用于线描、赋色等创作过程中,从"应目","会心"至"畅神",创作主体与创作客体完全的融合,达到"物我合一",创作主体进入物我相忘的"物化"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境是由移情产生的。"移情说"在中国画的创作中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墨白不是那种一鸣惊人的作家,他依靠自己扎实的写作不断地进步,从情感的零度叙述,到复仇-迷失-死亡的坚硬母题的揭示,从人性和生存本真的皈依到叙述观念的变化和叙事技巧的运用,墨白的早期创作一步步走向了自我,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墨白的这种创作姿态,使企图给墨白在文学排行榜上定位的努力都将变得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5.
围绕电视纪录片创作与市场化生存存在的不适应的问题,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探索纪录片创作怎样适应纪录片市场化的问题。提出了电视纪录片要可信、可感,以真实为底线;要选择有思想性的、适于画面表现的、能有画面表现力的题材;要向观众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要让观众在情感的经历中,感受艺术的美。高潮点是作品情感的总爆发,是使观众审美经验与情感体验现实化的关键点,要设计好作品的情感高潮点。  相似文献   

6.
绘画创作是通过真实、准确的形象塑造来传达艺术家的思想与情感。绘画创作的过程是复杂而艰辛的,艺术家要想创作出真正优秀感人的绘画作品,就应当在生活中、学习中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和培养自己的创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虫草》作为一部由本土草根从主位视点创作的,以自己家庭和社区为表现对象的村民纪录片,展现了不同于传统涉藏题材媒体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内部视角的自我呈现、原生态纪实的视听语言、生活化的叙事结构和个人化的情感表达。村民纪录片在创作视角和题材上,形成了对媒体涉藏纪录片的有益补充,开拓了我国涉藏影像对外传播的新思路,应作为一种新的纪录影像形态得到正名和关注;同时,应加强藏区民间纪录片的培育和打造,实现涉藏信息的真实、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8.
姜慧 《科技信息》2007,(24):179-179,183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看当代我国版画家的作品,都能窥探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在创作中使用的符号,不是为形式而形式,也不是某种情感的标签,而是从生活和传统艺术中筛选、概括出那些能唤起特定情感系统的因素,经过编排、组接,以可视的形状,在  相似文献   

9.
试论情感诉求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讲述情感述求广告如何产生、发展、以及在现代广告中的地位,了解情感述求广告的创作表现及其原则。同时,试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情感诉求如何对广告受众产生影响及如何去吸引消费者,并探讨情感诉求广告在广告创作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学音乐教学方式有多种,但是最主要的是应该让学生理解音乐的语言后再进行创作教学,这样才能让学生进行自己创作.音乐语言--即音乐表现手法,它以其特殊的方法,极富情感的音乐形象,为学生提供了情感情验的意境,要让学生怎样用心灵去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语言.  相似文献   

11.
郭超 《科技资讯》2008,(4):224-225
歌唱既是情感艺术又是营造优美听觉的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效果来体现,因为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歌词和音乐旋律不经过歌唱,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度创作,只有歌唱者把这些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将声乐作品经过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歌唱才能使听众得到充分的情感享受。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那么在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必经的环节呢?本文从内涵的理解、风格的掌握、意境的想象、歌曲的处理、韵味的体现、忘我的演唱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对大家在歌唱的艺术处理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创作角度来看,小说人物是作情感的完满结晶,但从读的角度来看,作品一旦生成,小说人物在本语境中往往具有自己的生命节奏。在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中,为了在道德、欲望和爱三个层面上实现自我认同,女主人公陈清扬就以悖论式行径打破本的完满性,并在本的罅隙间呈现了自身的而非作的生命本色。  相似文献   

13.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门类,是人类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声乐艺术中起主导和统帅作用的是情感,演唱者通过悦耳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歌曲从创作、演唱到欣赏都离不开感情,声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是词曲作者动心、演唱者唱心和观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作为演唱者如何在歌唱艺术中实现"二度创作"的功能,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其前提是准确体验声乐作品的情感,关键是正确运用各种演唱技巧,而歌唱表演则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4.
薛砚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6):175-176,165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格雷戈尔正是卡夫卡内心情感的外化形式,本论述仅以几个贯穿卡夫卡人生的情感线索来解读《变形记》,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他的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15.
从20年代到50年代,周作人以草木虫鱼为题材创作了一系列小品文,以搭建自己的文学园地。从其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三个不同时期的草木虫鱼创作中窥探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实,可从中反观周作人不同时期创作心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论述了杜甫创作活动中感伤的情感主调与创作的关系.通过不同的时期阐述,分析这种感伤的变化以及对杜诗的创作主题和内容的影响.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这位伟大的诗人在创作中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亨利·菲尔丁(1707——1754)于一七三○年以剧作家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先后写了二十五部戏剧。其后由于当权者的迫害,他不得不中断自己的戏剧创作,从一七四二年起,转入了小说创作。他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创作视角为切入点,揭示台湾著名乡土作家洪醒夫小说创作的精神特质和批判力量.洪醒夫正是从表现台湾社会转型期中的乡土眷恋和城市批判里,找到自己创作切入社会的支点,拥抱他所关爱的土地和人民.  相似文献   

19.
音乐与情感     
音乐是一种借助乐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人们称它为听觉艺术,它是人心理活动的产物。无论是创作作品,演奏乐曲或是欣赏乐曲,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服从于心理活动.作曲家根据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心理感受创作出感人的乐曲。经过演奏家的再创造,听众便能够对这种有规律的乐音和节奏产生情绪反应,使情感发生激荡,从而使审美体验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了华兹华斯诗歌中,诗人以自我情感为主线的创作风格。诗人通过"自我"的表现方式,使读者产生共鸣,最终达到自我情感与普遍情感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