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坝滑坡位于四川地震灾区,为大型深层崩塌堆积体滑坡."5.12"地震后滑体上出现多条地表裂缝,前缘出现坍滑现象.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坝滑坡形成机制,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STCW78/10公约强调船员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道德规范成为重中之重,但是面对全球社会道德生活中出现的"道德失范"、"道德滑坡"等现象,笔者认为,必须加强航海类学生个体德性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忠"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将"忠"当成"教之本"与"行之先",体现了良好品格与工作态度。孔子"忠"的内涵甚广,包含道德教化、理智德性、个人品德、伦理实践。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孔子"忠"德能引领我们遵守社会公德,坚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陶冶个人品德,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高飞 《科技信息》2010,(8):59-59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关系及非市场关系的扩张,由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对传统道德是非观念的冲击,人们的道德信仰受到了巨大冲击,相应的也导致了公民某种程度上的道德人格滑坡甚至危机,这种道德人格危机主要表现为道德人格的"三失",即传统道德人格的"失效"、现实道德人格的"失范"、理想道德人格的"失落"。  相似文献   

5.
《洛阳大学学报》1996,11(1):22-25
这篇调查报告对洛阳关林市场由1987年排名全国"十强市场"第7位降至1993年"全国百强市场"第65位严重滑坡问题的结症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管理体制不顺、工贸脱节是当前制约关林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关林市场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是帮助青少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中心任务。近年来,在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如学习趋于分化、人际关系紧张、思想道德滑坡、挫折难于适应,等等。原因有:学校教育中的德育低效、家庭教育中的重心偏误、社会文化市场上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交流"、变"强迫式"为"自主式"。  相似文献   

7.
钟惠庄 《科技信息》2009,(31):I0390-I0390,I0340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个热点被广泛关注。早些时候,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曾在全国做过一次人际关系调查,结论是:我国社会人际关系正在走向整体"滑坡",情况堪忧。众所周知,如果没有良好的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就会失度失衡,道德就会滑坡跌落,经济就会迟滞僵化。  相似文献   

8.
桂阳县是湖南省地质灾害比较严重的县份之一,以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投资环境都构成了威胁。在现状地质灾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易发程度指数法"将全县划分为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3个级别共8个亚区,并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为防灾减灾和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监测报警以及防治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师刚强  李豪 《科技资讯》2012,(18):52-53
贤令山滑坡为粤北山区典型的土质堆积层滑坡,总结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对于粤北山区同类滑坡具有借鉴意义[9]。本文从滑坡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变形特征、滑坡成因机制分析等多个方面揭示了贤令山滑坡的基本特征,采用剩余推力传递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自重条件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自重和暴雨条件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宁市湟水河南岸张家湾特大型滑坡,通过现场调查、试验,卫星遥感、综合勘探等技术手段对滑坡的时空特征、结构特征、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滑坡是以黄土-泥岩二元体滑坡为主,集滑坡、崩塌、危岩落石、黄土湿陷等多种不良地质为一体的特大型不良地质综合体;张家湾特大型滑坡分为两区四期,各分区分期滑坡具有明显不同的时空分布、结构特征、变形特征及灾害特征.东区为老滑坡陡立后壁的崩塌落石,西区在老滑坡基础之上新生、次生多期滑坡.张家湾一期老滑坡的形成是由于湟水河下切及侧向侵蚀造成的牵引式岩土复合型滑坡.二期滑坡在一期滑坡基础上形成,后缘黄土崩塌加载、前缘重力临空牵引,属于后推前拉式岩土复合型滑坡.三期滑坡次生于二期滑坡体下滑段,属浅层牵引式土质滑坡.四期形成于二期西侧滑坡后壁之上,属典型的黄土崩塌.该研究对于规模巨大、成因复杂、治理困难的特大型滑坡形成机理分析及工程整治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尤向治  张根生 《科技信息》2013,(11):473-474
安塞黄土塬是陕北发生滑坡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该区黄土滑坡主要发育于黄土塬—沟谷过渡地带。笔者将该区黄土滑坡首次划分为单面滑坡及双面滑坡两种基本类型,并对滑坡灾害的破坏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黄土单面滑坡一般较双面滑坡规模大,但双面滑坡则更为普遍。黄土滑坡主要分布于坳沟、冲沟下游,且规模较大;分布于切沟、冲沟上游的黄土滑坡,数量少、规模小,显示出黄土滑坡与区域水文网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卧沙溪滑坡是三峡库区变形严重的典型滑坡之一.基于近年来该滑坡GPS位移监测成果、库区降雨和库区水位变化等相关资料,通过分析滑坡位移、变形速率和宏观裂缝监测数据,研究滑坡变形特征及滑坡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滑坡近几年累积位移时间曲线于每年的4~6月期间呈周期性、阶跃性特征;库水位下降和库水位浸泡是引起卧沙溪滑坡位移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降雨加剧滑坡变形;按照滑坡机理分类,该滑坡属于动水压力型与浸泡软化型的复合型滑坡.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公路滑坡运动的机理,减轻公路建设中滑坡灾害的影响,以陕西铜川-王石凹公路2#滑坡侵蚀为实例,论述了公路滑坡侵蚀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变形特征。认为2#滑坡为牵引式滑坡,是古滑坡的复活,2#滑坡的滑移方式和方向与老滑坡不同,2#滑坡处于非稳定状态。建立了地质模型和计算模型,采用离散元法对滑坡侵蚀运动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该滑坡滑动后可能造成的灾害程度及侵蚀量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2#滑坡的运动过程可分为:启动破坏阶段、剧动加速阶段、高速运动阶段、碰撞减速阶段和停滞缓动阶段5个阶段;2#滑坡滑动后,潜在滑坡侵蚀量将达到1409×104m3,因此该段公路必须进行滑坡治理或改道。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详细野外工程地质勘探,通过对长沙仪器厂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特征、产生原因和滑坡稳定性分析,最终得出该类型潜蚀滑坡的滑坡特征、成因和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开展该类潜蚀滑坡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切割作用下牵引式古滑坡复活机理,通过现场调研及地质勘测获得了国道S206某古滑坡的地层结构特征、变形特征等,得到了古滑坡存在的有力证据,并对滑坡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地质背景、勘察结果表明该古滑坡属牵引式古滑坡;区域结构破碎的岩体、软弱夹层为古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前缘深切沟槽提供了空间条件;降雨促使了古滑坡的复活,前缘切割作用是古滑坡复活的直接诱因;不平衡推力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降雨情况下属不稳定状态,监测结果显示古滑坡复活后处于蠕滑状态,雨季时进入变形滑动阶段。可见地质背景是牵引式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前缘切割是牵引式古滑坡复活的外因。  相似文献   

16.
殷石勇  陈练武 《科技信息》2009,(6):58-58,56
中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滑坡灾害十分发育,按滑体岩土组成和滑面发育位置,黄土地区的滑坡可划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接触面滑坡、黄土-泥岩顺层滑坡、黄土-泥岩切层滑坡四种基本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四类黄土滑坡的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滑移-拉裂型、滑移-压致-拉裂型、滑移—拉裂-剪断型三类,归纳总结了不同黄土滑坡对应的变形破坏机制。这些基本规律对黄土滑坡研究和防治、滑坡灾害预测有-定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汉源新县城有色金属厂滑坡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查明滑坡的区域地质环境及滑坡的基本特征,分析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滑坡形成原因及变形破坏机制,利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分析滑坡的稳定性,为滑坡灾害的防治与治理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滑坡环境因素处理的一些重点问题,对滑坡编目典型空间数据集进行了分析.在滑坡编目空间数据集分析基础上,利用GRASS GIS软件对汶川5.12地震映秀极震区地震滑坡作了编目,获得了编目区内的滑坡类型、分布、几何特征信息及滑坡概率密度与滑坡面积之间的关系.该滑坡编目实例表明利用各类空间数据集和3S技术可快速进行区域性滑坡编目.  相似文献   

19.
以铁路沿线滑坡的发育及分布规律为依据,采用积分加权评估方法将铁路运输廊道坡体分为稳定坡段、潜在滑坡点、活动滑坡点和消亡滑坡点;进而针对潜在滑坡和活动滑坡提出致灾的离散元评估方法.对铁路沿线滑坡的防治将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岭镇垮山滑坡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受"4·20"芦山地震的影响,该滑坡发生变形。由滑坡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推测该滑坡可能为老滑坡,为查明滑坡目前发育的多处变形破坏是否为该老滑坡局部复活形成,通过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详细调查,查明了滑坡变形均为浅表变形,未见深层滑动的迹象,因此判断其不是老滑坡,研究结果为类似老滑坡灾害的判定以及工程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