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推导出四个全同玻色子的亲态比系数的显示式。这种分式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用玻色子有效相互作用计算核谱时很有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推导出四个全同玻色子的亲态比系数的显示式,这种公式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用玻色子有效相互作用计算核谱时很有用  相似文献   

3.
d-玻色子体系物理基的研究有几种办法,其中一种方法使用了无迹玻色子算符和SU(2)*SU(2)中间表象,本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主体系亲态比系数的明显表达式,很便于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对于一个中子-质子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体系,存在两种对称态近似,它们与中子玻色子和质子玻色子算符的定义有关,借助于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我们把对称态能谱与中子-质子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精确结果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6.
作者曾经用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中的玻色子有效相互作用研究核谱,本文用玻色子组态混合波函数计算三个四玻色子核的E2跃迁几率,由能量矩阵的对角化得出组成混合波函数,理论计算的结果和实验的符合程序是令人满意,表明这种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造玻色子耦合张量算子,本文给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某些子群的Casimir算子表达式.  相似文献   

8.
对仲玻色子相干态的叠加态振幅压缩特性的研究,给出了压缩系数与叠加系数之间的关系,奇偶相干态、相干态的叠架态和仲玻色子奇偶相干态的有关结果均作为特例包含在本文的一般结论之中。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研究sdg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微观基础的理论方案.它是以壳模型组态及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为出发点,以玻色子展开和MJS代换为基础的SdIBM微观研究方案的推广.运用该方案计算了~(72)Ge核的能谱,计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10.
通过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囚禁在光格子中偶极玻色子的能谱,从能带结构的激发谱可以看出偶极玻色子的超流莫特绝缘体相变条件取决于原子之间的排斥相互作用、偶极玻色子相互作用和耦合隧穿常数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运用波戈留夫变换方法得到了超流相.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的微观方案,探讨了从自由价核子到构建出Arima哈密顿量的两次结构突变:核子配对成理想玻色子(玻色化)和理想玻色子集体化(有序化),据此将原子核相变划分为基准态重组型和玻色子破对型两类.最后,讨论了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研究原子核相变的特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在IBM2 中引入同类玻色子间的四极相互作用,利用对称性分析和OAI方法讨论了引入这种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这种相互作用改善Staggering 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用sdgIBM1的组态混合波函数和玻色子表面δ相互作用研究三玻色子核的能谱,理论计算结果令人满意,能拟合比sdgIBM1多得多的能级,误差还更小,说明g玻色子起着重要的作用,进一步证明这种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同类玻色子四极相互作用与Staggering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BMS中引入同类玻色子间的四极相互作用,利用对称性分析和OAI方法讨论了引入这种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并分析了这处相互作用改善Staggering现象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电弱规范玻色子之间的反常相互作用对于进一步检验标准模型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信号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详细推导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电弱规范玻色子自相互作用的显示形式,然后在介绍探索新物理的有效拉氏量方法基础上,用有效拉氏量方法给出了电弱规范玻色子间反常相互作用的具体形式.根据洛仑兹结构的不同,这些反常相互作用被分成3类:(1)只含Higgs场协变微商的项;(2)同时含Higgs场协变微商和规范场强张量的项;(3)只含规范场强张量的项.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含时谐振子系统时间演化量子态和时间演化算符,计算该系统压缩态的玻色子发布函数。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连续变量表示中的带间耦合,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从而使连续变量应用于实际计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带有单个电荷和双电荷的希格斯玻色子(H±和H±±)是希格斯三重态模型中的特征粒子.主要研究在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带电的希格斯玻色子与W玻色子的联合产生过程:e+e-→W+H+H--.计算了该过程的产生截面、末态粒子的横动量和快度的分布,并分析了标准模型的背景.结果表明,产生截面在一定的参数空间内可以达到几个飞靶的量级.只要带电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不是很大,在未来的高能直线对撞机上实验中可以通过该过程探测到这些带电希格斯玻色子的信号.  相似文献   

19.
由A.Arima和F.Ichello提出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IBM)在研究原子核集体运动低激发态性质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在这个模型里,认为原子核集体运动由具有角动量L=0和L=2的玻色子s,d的相互作用产生,其Hamiltonian可用su(6)的生成元构成,系统具有su(6)的动力学对称性。近年来,具有角动量L=4的g玻色子在IBM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在原来的IBM中再考虑g玻色子,那么系统就具有su(15)的动力学对称性。同原来的su(6)相比,它的结构要复杂得多,自然它所包含的物理内容也要丰富得多。A.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近年来核结构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成功的唯象理论——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论述了模型的基本假定,唯象哈密顿量的群结构,以及具有动力学对称性的极限情况。最后介绍了该模型的部分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