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柯尔律治的优秀作品《古舟子咏》,讲述了一位老水手在一次航海中奇异的遭遇。诗中所运用的丰富想象力,给全诗涂上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试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结合后现代主义基本特征对长诗的主要情节进行解析,从而得出长诗所咏述的老水手的奇特遭遇与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反主体观、多元性的基本特征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汇集了多种文化、哲学、艺术流派的庞杂思潮。既是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反思,又是对后工业社会的回应,体现了哲学的时代性。后现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也不同于现代主义文化,是对它的扬弃也是对它的反叛。反理性、肤浅性、非中心性和商品性就是这种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中国已经遭遇了后现代主义,透析这股思潮的文化观,把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我们抵御西方不良文化观念的影响,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思潮,其兴起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其基本特征是:反对中心性而崇尚多元价值性;批判理性主义而崇尚非理性思想;反对统一性、整体性而倡导差异性;反对孤立而强调对话。这股思潮对教育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具体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审视;课程理论的质疑;师生关系的考量;教学方式的反思;教育管理的颠覆;教育研究方法的解构。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给教育带来的这些冲击和影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做科学的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继现代主义后崛起的一种文化倾向,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背景及文化、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现象、后现代主义的设计观三方面简述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念内涵及对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吴光军 《科技信息》2012,(10):152-153
本文由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论争这一现实出发,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及理论特征、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艺术特征四个方面对后现代主义进行陈述,试图证明后现代主义的合理性及失误之处,并指出对待后现代主义的正确态度:即辩证地看待后现代主义的否定性向度与后现代主义中的积极、肯定的建设性内涵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化记忆和文化经验和九十年代汉语诗歌中的呈现,特别是以解读大陆青年诗人、翻译家马永波的长诗《电影院》为契机,分析了目前大陆先锋诗歌所遭遇的批评、误读、失语状态,从而阐释了汉诗面对已经过去的九十年代存在的独立美学意义、文本价值、艺术倾向和必须面对的文化与审美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道关怀的艺术主张。  相似文献   

7.
一、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 在当代语境中,一方面因为后现代主义本身内容和基本精神的复杂性、后现代主义同现代性和传统文化的复杂关系,以及后现代自由创造精神的不稳定性,对后现代主义进行分析和说明具有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正是优于这种复杂性,后现代主义形成了一个富有创造性、批判性和多元性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8.
白族长诗《鸿雁传书》是大理白族民间“思妇”诗。用功能主义的观点解读,长诗因是那个时代白族人民艰难处境的现实写照而流传至今;长诗中的“思妇”因承载了白族人民的孝道思想、美好心灵而为白族人民世代传唱,并被赋予夫妻团圆的幸福结局;长诗因是白族人民古往今来的情感需求、情感宣泄而历久弥新。长诗说的是民风、民俗,唱的是民心、民魂。  相似文献   

9.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在建筑学、文学批判、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已形成了系统的论述。知识观也已经从现代转型至了后现代,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与传统知识观相比,后现代知识观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分析了后现代知识观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后现代知识观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离骚》是一首不朽的抒情长诗,但它更是一种崇高的艺术——悲剧。《离骚》这首抒情长诗充分地展示了悲剧人物屈原突出的人格与当时恶劣社会环境的剧烈冲突,表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的崇高的美。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思潮,深刻影响了当代西方作家的文学创作。加拿大短篇小说家艾丽丝·门罗,尽管被很多研究者认为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但其小说中常常出现的含混、不确定显然来自后现代语境。《荒野小站》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篇小说在叙事手法上出现的文类混杂、碎片化和多重不可靠叙述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女人的疯狂所做的思考,都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后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碎片化是后现代主义作家常用的写作手法,由碎片化导致的文本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作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保姆》不长的篇幅却被多重切分,从而实现了场景的随意转换,达到了碎片化的间离效果,碎片化拼贴杂糅的创作方法又彰显了不确定性这一后现代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彝文《红白杜鹃花》是流传在云贵彝族地区的一部爱情叙事长诗。长诗真实地反映了彝族青年男女为追求自、幸福同封建传统婚姻制度的斗争精神。作品爱憎分明,悲壮深沉。语言朴实、自然、简洁。在艺术上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金笛》是一部流行于中国川、黔、滇苗族聚居区和越南、老挝、泰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苗族地区的叙事长诗。目前,没有一部叙事长诗像《金笛》那样,通过民间的传播方式在世界上广泛流传的叙事长诗。它的流传,与苗族的不断迁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研究分析,《金笛》不论其文学价值、艺术价值,还是美学价值,无疑是苗族的一部历史文化百科全书,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英国剧作家迈克·弗雷恩的《哥本哈根》曾获普利策奖和托尼奖,在欧美掀起过"哥本哈根"热潮。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入手,着重从主题的不确定、人物的不确定、情节的不确定和语言的不确定等方面来分析文本,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哥本哈根》的后现代性及其文本建构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6.
《离骚》是一首不朽的抒情长诗,但它更是一种崇高的艺术——悲剧.《离骚》这首抒情长诗充分地展示了悲剧人物屈原突出的人格与当时恶劣社会环境的剧烈冲突,表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的崇高的美.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不少西方后现代主义历史著作已在台湾地区翻译出版,引起一些史学家高度关注。杜维运系统批判后现代主义,晚年流露出强烈的担忧乃至憎恶。汪荣祖、古伟瀛、黄进兴、孙隆基等,也论述过后现代主义史学。后现代主义影响了台湾地区史学实践,20世纪末台湾地区学者历史著作就有后现代主义倾向,到了21世纪,更多的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著作面世了,其一些历史认识确系新见。无论学界怎样评价,后现代主义治学精神、根本理念与传统学术并无二致,乘势而用,将会对台湾地区史学界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诗美学价值广西民间长诗有没有美学价值?它们包含哪几方面和哪些因素的美学?通过接触作品的思想、人物、艺术、语言等方面,我认为广西民间长诗是存在美学价值的,它们所包含的美学的各个方面和因素是相当丰富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传统旅游规划所遭遇的现实困境,探讨了旅游概念规划的引入以及其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结合文献评述,综合讨论了旅游概念规划的研究性、服务性和柔弹性等基本特征;重点研究探讨了旅游概念规划与传统旅游规划的体系整合和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20.
赵松 《科技资讯》2014,12(25):206-206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一种新型文学类型,其对欧美文学创作研究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后现代主义文学具备后现代主义的固有特征,这就使得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修辞手法与传统修辞手法不同。对此本文在分析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的基础上对后现代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并说明该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