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极谱法连续测定痕量铅和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Pb2+和Cd2+与KCI-酒石酸钠-三乙醇胺-明胶体系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在pH=4.5的HAc-NaAc介质中,Pb2+和Cd2+分别于-0.46V和-0.64V电位处产生一良好的极谱波.峰电流与Pb2+和Cd2+的浓度分别在1×10-5~3×10-1 g·L-1和5×10-5~6×10-3 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Pb2+和Cd2+的检出限分别为1×10-7 g·L-1和5×10-7 g·L-1.本法准确、简便、快速、选择性高.已直接用于饮料中铅和镉的连续测定,同时也对酒及面粉样品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分别为99.9%~100.1%和97.0%~104.8%.  相似文献   

2.
番茄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比较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及其不同浓度组合对番茄愈伤组织的增殖、不定芽分化及其生根的效果.结果表明:MS+NAA0.02~0.10mg·L-1+6-BA3.0mg·L-1+蔗糖30g·L-1(pH=5.8)均可诱导愈伤组织的增殖,但以MS+6-BA3.0mg·L-1+NAA0.05mg·L-1+蔗糖30g·L-1最佳;MS+IAA0.1mg·L-1+6-BA2.0mg·L-1+蔗糖30g·L-1培养基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效果最佳;MS+IAA0.1mg·L-1+蔗糖20g·L-1培养基对生根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铅(Pb)、镉(Cd)单一与复合胁迫对铜锈环棱螺的生理耐受机制,采用胁迫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 Pb(0、0.05、0.1、0.2和0.4 mg/L)、Cd(0、0.005、0.01、0.02和0.04 mg/L)和Pb-Cd混合溶液(0+0、0.05+0.005、0.1+0.01、0.2+0.02和0.4+0.004 mg/L)在不同时期(0、2、4、6、8 d)对铜锈环棱螺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时间(≤6 d)、低浓度Pb、Cd单一胁迫时,铜锈环棱螺CAT(catalase)与SOD(superoxide dismutase)活性显著升高,但长时间(>6 d)、高浓度的Pb(0.4 mg/L)、Cd(0.04 mg/L)单一胁迫导致其CAT与SOD活性显著降低。在第8 天时,在Pb、Cd的单一胁迫浓度分别达到0.20 mg/L和0.020 mg/L水平时,CAT与SOD活性达到最大值,但高浓度处理组的酶活性下降。CAT和SOD活性的升高,可以缓解Pb、Cd胁迫对铜锈环棱螺的生物毒性,但其作用范围有一定限度。Pb、Cd复合胁迫下,铜锈环棱螺SOD与CAT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两种酶的活性变化贡献顺序为Cd单一胁迫>Pb-Cd复合胁迫>Pb单一胁迫,说明Cd毒害作用可能更强,Pb、Cd复合胁迫属于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汞、镉、铅胁迫对油菜的毒害效应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研究了不同浓度(200mg·L-1-500mg·L-1)Hg2+、Cd2+、Pb2+处理对油菜种子萌发、根伸长、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g2+、Cd2+胁迫下,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处理时间的延长,油菜种子的萌发率、根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持续下降.而低浓度(50mg·L-1-200mg·L-1)的Pb2+对油菜叶绿素合成则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在相同浓度条件下,重金属对根伸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种子萌发的抑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化学复合镀 Ni—P—SiC 合金镀液组成、工艺和镀层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镀液中 SiC 微粒含量为10~15g·l~(-1)时,可得到性能较好、具有很高硬度的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培养基中蔗糖浓度、6—苄氨基嘌吟浓度、卡拉胶浓度对不同香蕉品种的芽分化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筛选出香蕉试管苗长势良好、分芽率高、芽粗壮的培养基配方:MS+35g·L~(-1)蔗糖+3g·L~(-1)卡拉胶+1mg·L~(-1)6—BA.香蕉不同品种的分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分芽率与芽生长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三种重金属离子对甲烷氧化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Pb2+、Cd2+、Hg2+等3种重金属离子及其组合对嗜有机甲基杆菌ME25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3种金属离子对ME25生长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水平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Pb2+、Cd2+和Hg2+3种金属离子对ME25生长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34.1mg.L-1、0.071 8mg.L-1、0.039 5mg.L-1.抑制作用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g2+>Cd2+>Pb2+,ME25对Pb2+有很强的抗性,而对Cd2+和Hg2+相对敏感.同时Pb2+-Cd2+和Pb2+-Hg2+之间呈现显著的拮抗效应,Cd2+-Hg2+和Pb2+-Cd2+-Hg2+之间呈现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8.
采用沉积物生物毒性测试,分别研究了不同含量Cd和BDE-47污染沉积物对铜锈环棱螺(Bellam ya aeruginosa)肝胰脏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水平的变化,以揭示Cd和BDE-47胁迫与HSP70表达响应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探讨HSP70作为持久性有毒物质对铜锈环棱螺早期伤害生物标志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受到不同含量Cd和BDE-47加标沉积物胁迫后,铜锈环棱螺肝胰脏HSP70表达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在Cd短期(0~10d)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随Cd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在Cd长期(10~21d)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随Cd含量的升高表现为先升后降,低Cd含量(5μg·g-1)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上升(p<0.05);中、高Cd含量(25、100μg·g-1)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随时间的延长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不同含量BDE-47暴露下HSP70应激水平时间的延长大体上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低、中含量BDE-47(160、640ng·g-1)短期暴露对HSP70应激水平没有影响,而长期(10~21d)暴露后,HSP70应激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比较而言,HSP70对Cd低含量(5μg·g-1)短期(低于10d)暴露显示出较好的敏感性,而对BDE-47低含量(160ng·g-1)短期暴露表现不敏感;低含量Cd和BDE-47长时间(10~21d)暴露下,HSP70均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降低何首乌愈伤组织褐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何首乌为材料, 叶片愈伤组织为外植体, 采用L9 (34)正交设计, 研究不同因素对降低愈伤组织褐化的作用. 3因素为基本培养基(A)、培养基中活性炭(B)和硝酸银(C)浓度, 每因素设3个水平, A分别为MS, 1/2 MS和1/4 MS无机盐浓度, B分别为0 g·L-1, 5 g·L-1和10 g·L-1, C分别为5 mg·L-1, 0 mg·L-1和10 mg·L-1.外植体接种在不同的MS基本培养基中(含2,4 D 1 mg·L-1、琼脂8 g·L-1、蔗糖25 g·L-1, pH=5 8), 于(25±1) ℃、2 000 lx光照培养, 30 d后统计愈伤组织的褐化率. 试验结果表明: 降低愈伤组织褐化的最优水平组合为A2B3C1, B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 05). 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 并于1/2 MS+活性炭10 g·L-1+AgNO3 5 mg·L-1培养基(附含2,4 D 1 mg·L-1)中培养, 褐化率可降至13 9%.  相似文献   

10.
以黄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 cv.)为材料,研究基本培养基中不同浓度6-BA和NAA对黄金香柳试管苗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25±1)℃、光照时间12 h·d-1、光照强度2000 LX的培养条件下,在13种培养基处理中,适宜黄金香柳试管苗快速增殖的培养基是MS+6-BA 0.1 mg·L-1+NAA 0.05 mg·L-1+琼脂6.2 g·L-1+蔗糖30 g·L-1,该培养基配比的每瓶试管苗平均增殖倍数可达16.17倍。丛生芽在1/2MS+琼脂6.2 g·L-1+蔗糖30 g·L-1的培养基上易生根,可以获得健壮完整的小苗。  相似文献   

11.
以几种具有不同结构的含氮有机分子作为添加剂,研究了它们在锡电沉积中的电化学特性.把含氮有机分子样品根据结构划分成3类,在铜旋转圆盘电极(Cu-RDE)上分别进行了极化曲线(LS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的测试,以了解添加剂分子结构的影响,为建立电沉积添加剂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On the role of boric acid in the copper-tin alloy ba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ole of boric acid in the copper-tin alloy bath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cathodic polarization curves, cyclic voltammograms, rate of alloy electrodeposition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deposi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boric acid in weak acidic solution for electrodeposition of Cu−Sn alloy raises the overvoltage of hydrogen discharge and lowers the overvoltage of Cu, Sn and Cu−Sn alloy deposition on the Pt, and accelerates the rate of depostion. Boric acid was adsorbed on the surface of cathode and inhibited reduction of hydrogen, then the adsorbed boric acid promoted electrodeposition of metals as a catalyzator. However,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boric acid is more than 0.50 mol/L, the above effect was weakened due to the complexation reaction between the excessive boric acid and metallic ions.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Hubei province Biography: ZUO Zheng-zhong (1950-), 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reserching for electrodeposition.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酒石酸铵为络合剂,碱性溶液作为电解液沉积体系,利用电化学共沉积法在铜基底上制备得到了Co-Pt合金薄膜,并对制备得到的合金薄膜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退火热处理。电化学极化曲线研究表明,酒石酸铵络合剂的加入有效地使两种金属离子沉积电位接近。原子吸收光谱研究表明,合金薄膜中金属成分比率易受电解液中金属离子比率和沉积电流密度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电沉积制备得到的不同组分Co-Pt合金薄膜均为无序排列面心立方(fcc)结构,经过450?℃退火热处理后部分转变为L10型超晶格结构。磁性研究表明,经过450?℃退火热处理后的合金薄膜具有较好的磁晶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5.
添加剂对Zn—Ni异常共沉积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极化曲线、微分电容曲线、微分脉冲极谱、阳极溶出伏安曲线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组合添加剂XZN-2对Zn-Ni异常共沉积的作用,结果表明,XZN-2使Zn-Ni共沉积表现更加异常,且改变Zn-Ni合金镀层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实验还发现XZN-2在汞电极上于-0.18~-1.83V的电位内表现较强的吸附性,吸附膜对Zn~(2+)和Ni~(2+)离子放电的阳化作用有明显差异,讨论了XZN-2的阳化作用机理及导致Zn-N共沉积表现更加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硫脲作为硫源,在改进的瓦特镀液体系中用电沉积方法获得N i-S合金镀层,系统地研究了硫脲浓度、电流密度、电沉积时间、镀液温度、pH值、有机添加剂等实验条件对N i-S合金电极析氢活性的影响.用重量分析法测定电沉积层中硫的含量,X-射线衍射技术表征镀层的晶形结构,稳态恒流极化法研究N i-S合金层的电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沉积得到的析氢活性较好的镍硫合金为非晶态结构和弱晶结构,硫含量为11.59%(重量比)时,N i-S合金电极具有优良的电催化性能,且在长期电解条件下电极仍有良好的析氢活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铝合金电极(No.2)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恒电位极化曲线和负差效应曲线的测定,研究了电解液浓度、溶液pH以及缓蚀剂对体系阳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宜的电解液浓度、pH调节在2—3之间、缓蚀剂使用(NH_4)_2CrO_4时,铝合金电极(No.2)在MgCl_2电解液体系中,负差效应较小,电极效率可达到91%,具有较好的阳极特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硫酸盐溶液的研究来解决铁-锰合金沉积问题,研究了有机添加剂对阴极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合理的溶液成分,反应后可得到细密白色的合金沉淀,实验还确定了适当的电流密度,在此条件下可得到优质白色镀层。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镍-稀土储氢合金(Ni—AB5)复合电极,利用稳态极化曲线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该电极在28%KOH溶液中的析氢电催化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测了电极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与电沉积纯Ni电极相比,Ni—AB5复合电极具有较低的析氢过电位和电化学反应阻抗以及较大的交变电流密度和比表面积,在纯Ni及Ni—AB5电极上析氢反应的标准活化自由焓分别为74.2kJ/mol和39.8kJ/mol,即Ni—AB5复合电极表现出较高的析氢电催化活性.复合电极在碱性溶液中的析氢反应符合Volmer—Heyrovsky历程,电化学脱附为反应速度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0.
在由NaOH、H3BO3、Na2B4O10组成的电解液中,研究了不同添加剂Na2SiO3和NaAlO2对AZ31B镁合金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通过电压-时间曲线、Cass盐雾试验、SEM和动电位极化曲线等方法检测和观察阳极氧化膜性能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两种阳极氧化膜表面均为多孔结构,电解液中添加Na2SiO3获得的氧化膜表面微孔分布均匀,孔径更小;与AZ31镁合金基体相比,其耐蚀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Na2SiO3添加后膜层的耐蚀性优于NaAlO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