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不可逆转的一种世界发展趋势.它是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动力,以跨国公司的全球运作为载体而进行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铁道科技名词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铁道科技名词是我国铁道事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之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 1 996年公布了《铁道科技名词》 ,这无疑对铁道事业的发展正日益明显地起着推动作用。它不仅促进了大陆铁道行业用词的规范化 ,而且为海峡两岸用词统一架起了桥梁。例如我们铁路系统下了很大决心把老铁路职工依依不舍的“鞲鞴”(piston)一词废弃 ,而本着副科服从主科的原则改用机械行业通用的“活塞” ,这就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我们认识到统一是最为重要的。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等诸多标准化、规范化的举措 ,对加强秦朝的统一和中国经济文…  相似文献   

3.
科技名词,作为一种符号表征,在承载知识的同时,也衍射出社会万象。因为一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总会在这个社会使用的语言中留下痕迹。2003年是我国科技、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一年,但是,也可以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多事之年。编辑部对2003年诸多事件进行了梳理,从中提取了出现频率较高的名词,并结合事件进行介绍,从科技名词的角度来对已经过去的2003年作以回顾。  相似文献   

4.
科技名词规范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科技名词使用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中以汽车类科技期刊为例,分析了科技名词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指出了促进科技名词规范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回首二○○四,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大事不断。但也就是在这一年里,中国科技乃至世界科技均取得了突破,在许多领域都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人们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出现了许许多多新科技词语,这些科技词语成为了人们日常谈论的焦点,同时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科技术语研究》杂志社和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等部门联合发布了2004年十大科技焦点名词:  相似文献   

6.
全国科技名词委联合百度百科推广规范的科技名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 日前,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书百度百科签署授权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推广规范的科技名词。6月21日,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中的8万余条加注定义的科技名词内容率先被导入百科平台。  相似文献   

7.
统一规范资源科技名词迫在眉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在走进 2 0世纪之后得到了蓬勃发展 ,尤其是 2 0世纪中叶以来 ,跨学科综合研究广泛兴起 ,资源科学就是在这种学科的综合与交叉的潮流推动下 ,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发下发展起来的一个横向科学领域。资源是财富的源泉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业革命之后发现 ,这个强大的物质文明的社会基础———自然资源 ,供应出现了危机 !由于人类忽视了对资源理论的研究 ,资源紧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资源问题愈演愈烈 ,正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当前 ,我国正处…  相似文献   

8.
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我国科技名词的应用水平,编辑应提升自己的科技名词素养:(1)学习有关政策、规定、规范科技名词和术语学知识;(2)掌握常见的科技名词错误类型,熟悉非规范科技名词;(3)发挥规范科技名词与作者之间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需要规范化,同样,在科技领域,科学技术名词的使用也需要规范化。科技名词规范化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在科技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必然要求。更重要的是,科技名词是表达科技活动过程及其成果、传播科技思想、开展科技交流的基本元素,如果科技名词不规范、不统一,科技工作者各说各话,  相似文献   

11.
在 2 0世纪的最后 1 5年中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 )组织数千名专家学者经过艰苦的努力 ,审定公布了 50多种名词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初步建立起了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 ,翻开了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新的篇章。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 ,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 ,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长期性任务 ,是实现科技现代化的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审定和统一科技名词 ,就是将科技领域的每一个科学概念起一个科学的恰当的名字 ,并给以正确的定义 ;就是将已混乱的和不一致的名词进行规范和…  相似文献   

12.
读了编辑部转来的林元章先生《对“等离子体”名称的质疑》一文 ,我们早有同感。此名词英文是 plasma ,其他拼音文字都采用类似的拼法或音译。中文是方块字 ,科学名词尽量采用意译是我们的传统。意译有“望文生义”的好处 ,但要有分寸 ,过之则将留下后患。近年来我们的新实践经验表明 ,意译要掌握几条原则。1 新名词应该尽量照字面直译 ,企图在译名中包含概念解说的作法不一定可取“等离子体”译名的缺点有二 ,一是太长(一般以二三字为宜 ) ,二是随着科学的发展 ,它已不能概括此词现代的含义。这些缺点都源于当初订名时企图把概念的…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中多音字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不同的读音其含义也不尽相同。文章简述了科技名词中的多音字的研究概况,举例分析了科技名词多音字的几个成因和特点,阐明了读音规范是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要内容。明确科技名词中多音字的读音,有助于厘清含有多音字的科技名词的概念,高效准确地交流,促进规范名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当前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新知识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给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它对人类知识传播、技术交流和经济贸易等各种活动所依赖的语言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新的科学技术名词和术语、多样化的语言交流表达形式层出不穷,新学科和新理论的建立与  相似文献   

15.
摘要 我国科技名词使用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文中以汽车类科技期刊为例,分析了科技名词使用不规范的原因,指出了促进科技名词规范化的措施。
为体现科学技术的科学性、缜密性,用来表达科学技术的科技名词应该科学、严谨、准确、规范、统一,同一科技概念不应有多种不同用词。科技期刊是科技信息的载体,担负着保存、传播科技成果的任务,如果其中科技名词不规范,将给科技信息交流、传播带来不便。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与国际间的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科研和产品开发合作也越来越多,科技名词的规范变得越来越重要,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将促进这种交流与合作,相反,不规范、不统一的科技名词将会使人无所适从,甚至造成误解,防碍正常交流与合作。而我国目前出版的书刊、文献、产品说明书等资料中经常出现同一概念用词不统一的现象。下面以汽车类科技期刊为例,就科技名词规范化作粗浅探讨。一、科技名词使用现状笔者翻阅了35种公开发行的汽车类科技期刊,发现其中有的汽车科技名词不一致,使用了2~3种称谓。如:“挡(档)位”,《汽车技术》等11种期刊使用“挡位”,《汽车电器》等18种期刊使用“档位”,《世界汽车》则2个名词并用;“起(启)动发动机”中的“起(启)动”,《汽车电器》等12种期刊使用“起动”,《城市车辆》等16种期刊使用“启动”,还有《车用发动机》等4种期刊两者并用;“积碳(炭)”,《汽车技术》等8种期刊使用“积碳”,《汽车电器》等7种期刊使用“积炭”,《车用发动机》等3种期刊两者并用;“气(汽)缸”,《汽车技术》等23种期刊使用“气缸”,《驾驶园》等3种期刊使用“汽缸”,《大众汽车》等4种期刊两者并用……可见,汽车类科技期刊在科技名词的使用上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二、科技名词使用不规范的原因1.参考书本身用词不一科技期刊编辑常以工具书、教科书及同类期刊作参考,加上自己的理解来选用科技名词。这些参考书中使用的部分科技名词本身并不统一,不同科技期刊选用的参考书不同,编辑的理解不同,选用的科技名词也就不同。以“挡(档)位”为例,“挡位”源自《现代汉语词典》,该词典对“挡(dǎng)”的第4种解释为“排挡的简称”,“排挡”即“汽车、拖拉机等用来改变牵引力的装置,用于倒车或改变行车速度”;而“档”下无类似的解释。另外,从发音上看,“档”只有“dàng”这个发音,无“dǎng”的发音,“汽车挡(档)位”中“挡(档)”的正确发音是“dǎng”,因此很多期刊选用“挡位”来表达汽车的这个概念。而汽车类教科书中均使用“档位”。由于教科书是专门用于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且都为该学科的专家、学者所编写,其内容科学、严谨,具有权威性,因此许多科技期刊以它作参考,选用“档位”。据笔者所知,有一种期刊曾使用“挡位”,后来考虑到教科书上均用“档位”,于是也改用“档位”。2.工具书对科技名词的收录不全面工具书特别是汉语词典是期刊编辑的基本工具,遇到生字和模棱两可的字、词,总会借助于词典。编辑们常用的词典是综合性的,这类词典对有些学科的专业知识概括不全面,有的科技名词没有被收录进来。例如“起(启)动发动机”中的“起(启)动”,《现代汉语词典》“起”款下没有“起动”一词,但根据它对“起”的第二种解释“离开原来的位置”,从汽车工作原理来看,起(启)动发动机将带动汽车,造成汽车位置上的变化,因此,汽车类教科书和一部分汽车类期刊均使用“起动”来表示发动机的这一工作状态。但也有人认为,该词典在“起”款下列举了很多词组,却惟独没有“起动”这个词,相反,在“启”款下列有“启动”,意指“(机器、仪表、电气设备等)开始工作”,该解释概括了发动机的这一工作状态,因此应使用“启动”。3.沿用习惯用词大多数人在选择科技名词时,总会考虑大家的使用习惯,有时即便有不同看法,也会因大家都这么用,所以自己也这么用,认为这样既能不“出轨”,又能保持同一名词的统一。例如“气(汽)缸”,《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气缸”一词,却有“汽缸”一词,并且根据其解释,就是指汽车上的那个装置。然而实际使用中,只有少数几种期刊使用“汽缸”,所有汽车类教科书和绝大部分汽车类期刊均使用“气缸”。4.编辑的理解不同不同编辑对事物的理解不同,反映到用词的取舍上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积碳(炭)”,《现代汉语词典》中既无“积碳”也无“积炭”,按照它对“碳”和“炭”的解释,一部分人从该物质的形成及构成方面考虑,认为其基本元素是碳,因此应使用“积碳”来表示;另一部分人则从其外形考虑,认为它看起来黑黑的,很像煤,故应使用“积炭”。5.编校失误除上述4种情况之外,有的期刊大部分地方都使用同一个科技名词,只是在个别地方使用了不同的名词,这可能是由于编辑编校失误造成的。三、促进科技名词规范化的措施1.公布统一、规范的科技名词对由国家科技术语权威机构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应赋予与国家标准相应的约束力,敦促全国各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单位使用。由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经常会出现一些新的科技名词,科技名词机构应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不断更新、审定、公布新的科技名词。2.各单位使用已公布的规范的科技名词各教学、科研、生产、编辑出版单位在书刊、文献、资料中,应使用由国家权威机构公布的科技名词,特别是编写工具书和教科书时,更应把使用已公布的规范名词作为对读者负责的头等大事来抓。在书刊审读和评奖中,应将此作为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条件,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促进规范名词的推广、使用。3.加强交流各单位特别是编辑出版单位应加强联系与交流,对于那些还未经权威机构审定、规范的科技名词及新名词,使用中应相互沟通、协调,尽量选用统一的名词。四、结束语本文旨在通过指出汽车类科技期刊中存在的科技名词不统一、不规范的现象,引起有关部门对科技名词规范化的重视并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从而形成严谨、准确、规范、统一的科技名词系统,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传播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名词工作随忆——写在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之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原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已走过了20个春秋,许多往事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感动着我们。这个时期经过一二代科学家数千人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本文仅对某些往事作点滴追忆,以纪念那些为此立下过功劳的人们,并纪念名词委20周年华诞。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2007年3月22日,环境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王玉庆理事长,金鉴明、郝吉明、汤鸿霄、蔡道基、魏复盛等5位院士和全国知名专家近4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任官平秘书长主持。会上,王玉庆理事长首先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环境科技名词是环境科学发展的基础,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国内、国际的交流,环境技术的推广,环境科学的普及和教育,环境产业的发展,国家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有重要影响。环境科技名词审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科学性极强而又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依靠我国环境保护界的院士、专家坚持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参与和努力,才能完成好。为此,希望专家们齐心协力,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积极奉献,完成环境科技名词的审定工作,为环境科学学科建设留下重要和宝贵财富。随后,全国科技名词委刘青副主任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工作情况;潘书祥原副主任宣布了环境科技名词委组成名单并颁发聘书;审定室邬江主任介绍了名词审定工作原则与方法;郝吉明院士对《环境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方案作了说明,并提请委员会讨论。经讨论决定,环境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分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与技术、环境管理三个小组开展工作,分别由副主任委员唐孝炎院士、郝吉明院士、金鉴明院士领衔上述三个部分的编写工作。会上还就《环境科技名词》的框架结构、审定工作的具体分工和时间安排等进行了研究和落实,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才磊)  相似文献   

18.
科技名词是科学概念的语言符号。科学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标志着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水平。为使更多的煤炭科技工作者能自觉运用规范的科技名词,特将矿山机械工程部分的规范名词和不规范名词作一对照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最近,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在做客强国论坛时谈到,“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在国家和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更加重视五千多年已经形成的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科学技术名词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字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独特体现,在当前国家科技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历史时期,开展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06年7月16—17日,材料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复合材料组进行了英文注释及中文定义的终审工作,使得复合材料成为材料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第一个完成审定任务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