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鼠的梦     
美国科学家马休·威尔逊最近宣称,他已弄清楚他实验室里的老鼠在梦中想些什么。 他的实验方法是,把微电极置入实验鼠脑的海马区(海马区是专门负责记忆和学习的脑区),然后训练这些老鼠到绕环形跑道奔跑,在奔跑中对它们的大脑神经元放电进行监测。同样,在晚上老鼠入睡以后也对其进行监测。 实验结果发现,尽管老鼠入睡的神经元放电模式与老鼠奔跑时的放电模式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前者显然是基于后者的。也即是说,老鼠的夜梦内容是基于其日间生活中所经历的平凡小事。威尔逊的实验甚至可以测出在梦里老鼠跑到什么地方了。 人做梦时梦…  相似文献   

2.
<正>人在老去的时候,肌肉减少,逐渐变得瘦弱、皮肤松弛。日前,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年轻老鼠血液中包含着一种重要的年轻调节因子。该项发现可促进老年人群的肌肉再生疗法研究。这项研究建立在几十年前的研究基础上。研究表明,当给衰老老鼠注入年轻老鼠的血液时,许多细胞和组织都恢复了年轻特征,但截至目前,尚不清楚年轻血液中哪些成分具有“返老还童”的作用。但这项最新研究首次指出,  相似文献   

3.
正多项新研究显示,用年轻老鼠的血液置换年迈老鼠的血液,能够逆转由衰老引起的多种心理和生理损害,包括恢复记忆力、肌肉力量、耐力和嗅觉等,还能逆转由心血管疾病及老年痴呆症等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即在总体上让老鼠恢复青春。虽然年轻老鼠血液中起这些作用的成分究竟是什么仍不清楚,但只要血液被加热,上述作用就会消失。由于蛋白质会因加热而失去活性,所以科学家推测起作用的因素应该是蛋白质。目前他们已经锁定一种蛋白质,打算从它入手,进一步研究血液与青春之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家们通过将动物们缝合在一起的实验,发现年轻动物的血液可以更新衰老的组织以使年老动物获得重生。目前,他们正在测试这一方法是否能够应用于人类。两只小鼠并肩相偎,一起啃食喂给它们的食物。当其中一只转向左侧,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食物并非它们分享的全部:原来它们的前后腿都被绑在了一起,身体上有一排整齐的缝合线,将它们的皮肤连在一起。然而,就在皮肤下面,两只小老鼠还有另一层更深入的连接:它们的血液彼此相通,通向彼此的心脏。  相似文献   

5.
雾青 《科学之友》2005,(3):69-69
爱是一种动物性的遗传。现在实验已发现,人格在受精的那一刹那已决定。在老鼠的实验上,神经科学家发现,母爱或母性本能,跟大脑催产素有关,一只从小经常受到母鼠舔舐的老鼠,长大后也会去舔她的小孩,成为好妈妈。如果剔除了催产素的基因,这只老鼠就会成为冷漠的母亲。这呼应了上面的话,也让我们看到为什么社会上会有愈来愈多的狠心父母。受虐儿长大后成为施虐者的比率,比一般人高出29%。  相似文献   

6.
盗窃青春     
新研究发现,来自年轻老鼠的血液能够改善年迈老鼠的健康状况。如此看来,用青春血液防止衰老这一至少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理念难道是真的?现在,就让我们从这方面的恐怖故事讲到最新科学进展。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3,(1):32-32
最近,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使得老鼠的大脑变大,看起来更像是人脑。虽然这种做法是否会促使老鼠变得更聪明还不得而知,但至少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一种基因竟然对老鼠的大脑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这令研究人员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8.
之一:大脑冷冻试验。20世纪即年代中期,日本三位教授将猫大脑中的血液抽出,注入丙三醇,然后冷冻一夜至6个月。期限到后,猫脑被解冻并抽出丙三醇,重新注入加过温的新鲜猫血。研究人员把大脑灰质与电极接通,再把它们同类似脑电图仪的扫描装置连接起来。通常,脑细胞在缺氧几分钟后即死亡,然而这次奇迹出现了——一扫描指针摆动,也就是说冷冻6个月后刚刚解冻的猫的大脑释放出脑电波,并与冷冻之前释放的没有多大差别。其他科学家用猴脑和狗脑进行了类似实验,结果基本相同。实验表明,经过特殊状态下的长时间贮存,即使是大脑中的神经…  相似文献   

9.
NPY与酒量     
美国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经研究发现,大脑中的一种天然化学物质可以影响人对酒精的敏感度。 这种化学物质称为“Y神经肽”,简称NPY。该科研小组通过人工作用,使老鼠体内缺乏NPY,然后对这种老鼠进行饮酒实验。他们发现这种老鼠比体内NPY数量正常的老鼠的酒精耐受性高,即更不容易喝醉。相反,体内NPY超量的老鼠,则酒精耐受性很差,很容易醉酒。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探索》2005,(8):7-7
老鼠在被搔痒痒时,会发出超声波的“哈哈”笑声;黑猩猩在玩耍打闹时,会发出快乐的喘气声。科学家最近指出,动物的这些兴奋表现显示,笑的意识很早就已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进化出来。早在2003年就有人发现,当人用手指给老鼠搔痒痒时,老鼠会发出快活的叫声;甚至,你只需要对老鼠晃动你的手指头,就能引起它的嬉戏欲望,并且引它发笑。科学家说,老鼠的这种反应同人  相似文献   

11.
林凤生 《自然杂志》2006,28(2):74-74
当你凑近一朵玫瑰花用鼻吸气时,闻到了一阵丁香花香,混和后的气味很象是康乃馨的芳香。在我们的大脑里缘何会产生这种仿佛来自稀薄空气中的奇异香气呢?一项关于老鼠大脑对不同气味怎样反应的研究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8,(3):13
一项对老鼠的新研究表明,老鼠大脑处理暴力行为的感受就像它获得了奖赏一样,充满快感。科学家认为,老鼠大脑和人类大脑类似。这意味着人类渴望暴力就像渴望爱情和食物一样。  相似文献   

13.
伍德的遭遇     
莫斯大夫医术高明,但道德败坏.不久前,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大脑移植方法.这种手术用不着把整个大脑从一个头颅搬到另一个头颅里去,而只要把大脑皮层下面的一粒球形腺取出来,移植到另一颗头颅里去,就能起到支配整个大脑的作用.做这种手术不会留下大的疤痕,创口很快就会愈合. 在做动物试验的阶段,莫斯曾把老鼠的球形腺植入兔子的脑部,手术后的第二天,那只兔子就恢复知觉,但它的动作却变得活像一只老鼠.莫斯又把一只兔子的球形腺移植到一只老鼠的身上,那老鼠的一举一动又像兔子.  相似文献   

14.
刚学习之后用餐,能长时间保持记忆.这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布兰特博士阐述的.迷宫中的实验老鼠,通过歧道,就施加电冲击,使之学习正确的通道.紧接着,一组老鼠喂给食物,其他组不喂任何食物.1周后进行比较,投食的老鼠,能更好地辨别正确的通道. 用餐,从消化器官分泌各种激素于血液中,其  相似文献   

15.
1.在开始进行人体冷藏之前,患者必须由一位医生正式宣布临床死亡。2.一旦患者被证明死亡,一组人体冷藏学家立即将药物注入尸体内,以把细胞衰竭减低到最小。这些药物通过心肺复苏技术在尸体内循环。3.尸体被迅速降温后一被送往手术室。在那里,外科医生将对尸体实施‘’透析”,即用与器官移植中用以保存器官的溶液类似的冷冻利(温度约为5℃)替换尸体中的血液。4.迅速冷冻大脑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脑温度太高,就会发生损坏及肿胀。另一方面,如果大脑温度过低,就会形成冰晶,冰晶会损坏细胞。5.完成“透析”之后,已经冷冻至5℃的…  相似文献   

16.
正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用电极监测老鼠的大脑活动,重点聚焦大脑参与决策的两个重要区域。科学家让老鼠花1小时(设定这个时间限制是为了让老鼠觅食的效率最高)在一个复杂迷宫中玩耍。这个迷宫由1个圆圈及4根辐射自圈上的轮辐组成,其中3根轮辐末端放着香蕉、樱桃或巧克力风味的美食,另1根轮辐末端则放着没有任何风味的食物。当1只老鼠到达1根轮辐后,它在得到食物之前会听到1个音调,音调高低与它在得到食物之前不得不等待的时长(1  相似文献   

17.
尽管爱因斯坦、莫扎特和贝多芬都是天才,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大脑比普通人的“大”。现在经过科学实验巳经证明,人通过学习音乐和数学可以使大脑中的“灰质”增加,于是变得更加聪明。德国柏林大学的著名神经病学家戈特弗里德·施劳格博士研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人大脑中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那一部分。他是在对15名从幼年时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的青年音乐家进行研究后得出这一结论的。通过磁共振技术得到的图像显示,与没有接受过音乐训练的人相比,这15位年轻音乐家大脑中的感觉区与运动区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人员最近发现,脑部疾病、多发性硬化、运动神经元疾病和其他大脑疾病存在性别差异。当大脑中某些神经细胞停止工作并最终死亡,阿尔兹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疾病就会发作;而这些神经细胞的异常变化与血脑屏障的损坏有关。血脑屏障是一种选择性阻止各种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最新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血脑屏障构建情况和功能可能也有差异,导致男性和女性关于上述疾病的表现也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2005,(7):3-3
长期以来,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争论一直不断:5月22日,英国《独立报》披露了转基因食品巨头——孟山都公司的一份秘密报告。报告显示,吃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肾脏变小,血液的构成发生变化。而在喂食非转基因食品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中,没有发生血液变化和肾脏异常等健康问题。研究人员称,啮齿动物的血液变化说明,老鼠的免疫系统受到了损害:虽然,孟山都公司21日表示,出现在那些老鼠身上的异常情况纯属偶然,但是仍然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担忧:  相似文献   

20.
内耳毛细胞损伤是造成患者失听的主要原因,由于不可再生所以很难恢复听觉功能。年龄及药物副作用导致的毛细胞损伤也会引起失听甚至身体平衡障碍。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大岛一男讲师为毛细胞受损的老鼠注入混有发光物质的神经干细胞,结果,注入的发光干细胞还不到1%,毛细胞就开始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