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怡东 《科技资讯》2012,(33):19-20
目前,国内外机场场面监视系统实现的主要方式包括:SMR(场面监视雷达)、ADS-B(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MLAT(多点定位)。本文主要通过描述几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在国内外机场的应用,对三者未来在深圳机场的应用进行了展望总结。  相似文献   

2.
针对机场场面监控视频中存在多个飞机目标,且各种行为轨迹相似,难以通过轨迹进行行为判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数据的机场场面多目标行为识别.首先,利用ADS-B信息通过透视变换的方法对视频中的所有飞机进行定...  相似文献   

3.
王韬 《太原科技》2014,(2):71-73
随着民航的发展,依靠管制员目视监视指挥的机场场面监视方式已不再适合航空安全的需要,而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场监雷达系统成本较高、监视目标数量有限、恶劣天气条件下容易发生错误、并且存在一定的盲区。于是我国大型机场陆续引进全新的场面监视系统——多点定位(MLAT)场面监视系统。多点定位(MLAT)场面监视系统采用先进的技术,信息化的处理,实现机场的自动定位监视、智能引导、冲突告警,极大提高机场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文章旨在从原理、构成、提高精度的方法及先进性等多个方面全面地分析多点定位(MLAT)场面监视系统,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与二次雷达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将二者数据融合的系统模型,该系统在不同机载设备条件下都能给出统一航迹.实测数据表明,系统能在保证现有二次雷达监视可靠性与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了跟踪精度和更新率,从而实现对飞行目标从航路到场面的完整与连续监视.  相似文献   

5.
移动目标监控系统利用了GPS、GIS和通信技术,对移动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及时监视特定目标位置、速度和移动方向,在公安社区管理领域显示出广阔前景。本文介绍厦门地区建设GPS移动目标定位的GIS平台道路交通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并立足系统设计平台,论述基本构成并对数字通信、差分动态定位数据处理、计算机电子地图制作处理等作几点建设性论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复杂环境下视觉行李托运系统存在的目标遮挡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视觉目标跟踪的行李托运系统,同时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移动人体跟踪方法,实现行李自动托运系统的设计.该行李托运系统由监控终端、ARM跟踪平台以及Wi-Fi定位系统组成.实施现场主要由ARM跟踪平台托运行李,并对移动人体目标进行实时跟踪,然后利用Wi-Fi信号强度信息对ARM跟踪平台进行定位和监控.应用结果表明:本系统在机场、车站等复杂环境下进行基于视觉的行李托运,具有较高的实时性和跟踪准确率,较好地解决了因遮挡导致的目标丢失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场面监视雷达成本较高、不适用于流量较小的中小机场等问题, 采用多摄像机对机场场面航空器进行动态跟踪, 采用图像边缘检测和形态学处理方法对目标进行识别, 跟踪和提取航空器的飞行轨迹并分析其位置和速度参数, 提出了运动目标跟踪算法和基于DCPA 和TCPA 的滑行冲突检测模型, 开发了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机场航空器冲突检测原型系统, 并应用于西南某通航机场。实验表明, 视频图像处理技术和冲突检测模型可用于中小机场的航空器识别和冲突检测, 提高机场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8.
场面监视雷达是我国航空机场内部必不可少的雷达监视设备之一,该设备与对空监视系统、地面雷达系统等共同组成航空监控系统,可进一步提升机场内的航行安全性,是保证我国航空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此,本文针对场面监视雷达系统的具体设计内容、系统故障以及优化和维护策略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推动我国航空业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机场场面监视技术的比较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现在机场四种主要使用的场面监视技术的工作原理,即一次雷达技术、二次雷达技术、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和多点定位系统,并根据它们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介绍了场面监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民航组织发展的CNS/ATM系统的实现,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得空中交通管制更灵活、更有效。本文对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技术的数据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一种与雷达相融合的分布式方案构想与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