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五”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实现找国的国民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逐步由外延型扩大再生产转向紧密依靠科学技术的内涵型发展的道路,科技工作必须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迫切需求和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扎扎实实地统筹规划好十年特别是近五年科技主战场的工作。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同时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学术界开始探讨中国应采取的对策。研究表明: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增加社会生产力中的知识含量,使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进入所谓“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这对中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历史的机遇:如果我们在这场新技术革命中落伍,就将不仅在科技和经济方面继续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甚至还要落后于一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把握住这次机遇,中国就可以少走弯路,直接采用高新技术,超越一些传统工业的发展阶段,大大提高中国产业技术的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开拓型人材是时代的需要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正在全世界范围兴起,以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和宇宙开发为代表的六大技术群体已经逐渐形成。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各国都在预测未来研究对策,其中最重要的是改革教育、加速培养科技开拓型人才,这是占领科技的制高点、取得科技和经济领先地位的关键所在。我国正在加速四化建设,在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机会面前,培养开拓型人材对我们国家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我国科技基础差、起步晚,如果采取亦步亦趋的“追赶战略”,难免始终落在后面。正确的对策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有选择地采取“跳跃战略”。不是在全体上,而是首先使某些领域有可能后来居上,达到领先的地位。要实现“跳跃战略”,其关键又是培养一代具有独创精神的开拓型人材。培养开  相似文献   

4.
由冯之浚、张念椿主编的《新技术革命知识讲座》一书已经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该书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入门书.全书分四个部分,共廿二讲.第一部分介绍国外议论新技术革命的几种代表性观点,如“第三次浪潮”、“第四次工业革命”、“增长的极限”等等;第二部分介绍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九大先导技术;第三部分介绍国外科技发展的新战略、产业调整的新趋向、能源结构的新变化和人才开发的新对策等;第四部分介绍我国在科技、经济和人才三方面的对策,并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发展模型.特别是作者根据近几年来研究“软科学”的成果而提出的一些对策思想,给读者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编后记     
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适应技术革命和振兴经济的需要。面对新的技术革命形势,各部门、各地区都在开展对策研究,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本期的“科学家论坛”和“学术论文”栏刊登了几篇文章,分别从微型计算机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发挥高等院校优势、发挥地区优势等方面讨论了如何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问题。特别是钱伟长教授的文章,尖锐地指出了新形势下产生的若干新的矛盾,抨击了我们社会上存在的不适应技术革命需要的种种弊端,大声疾呼:要改革,要诚实,要重视知识,要有自尊心。  相似文献   

6.
何雅玲  李印实 《科学通报》2022,(19):2113-2114
<正>氢能可再生、零排放且能量密度高,其开发和利用已成为新一轮世界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基于燃料电池技术,氢能未来将成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大规模利用的理想能源互联网媒介.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于21世纪初已将氢能产业提升至国家能源战略的高度,制定氢能发展政策,明确氢能产业地位,持续支持氢能技术研发,积极推动试点示范和多领域应用.我国在《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中明确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列为15项重点创新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7.
冯春萍  曲凌雁 《科学》2007,59(1):39-42
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大国,更是世界能源消费大国,能源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到本轮规划期末,单位GDP能耗要比“十五”期末降低20%.这是在中央文件中首次将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地位,置于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目前我国能源面临的问题中以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国际市场持续的高油价和脆弱的石油供求格局背景下.制定正确的能源战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杂交瘤和重组DNA技术使我们对了解神经系多功能的分子基础有了很大发展的可能.这里要介绍的是这类新技术在下列方面的研究;(1)细胞膜渗透性的分子性决定因素;(2)神经系统的异质性;(3)神经的发生学事件.由于这些研究还是近年的事,所以还不能给出充分的解答,而是介绍开辟成功道路的战略.这里只是强调几个特殊问题,希望这些战略能够应用到神经生物学的更有趣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9.
从90年代下半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形成。知识开始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进入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知识的来源在于不断创新,因此,努力提高国家的农业知识创新能力,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对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且建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发展迅速,一场以高新技术为中心的科技革命正在全球兴起,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农业上的加速应用,正孕育着一次世…  相似文献   

10.
1988年9月3日至8日,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第十届世界大会在我国北京举行。这届大会的主题——《发展的未来——文化、经济、科学、政治展望》,尤其以“全球文化”在这次会上显得突出。出席这次大会的有近60个国家500名未来学者,盛况空前。会议期间,李鹏总理接见了部分会议代表。“全球文化热”的由来未来研究转向全球文化的探索绝非偶然,正如世界未来研究联合会主席玛西妮在这次大会开幕式上所说:“我们必须从文化的更深层次去看发展问题,否则,  相似文献   

11.
<正>1能源革命的大趋势在讨论能源科技发展方向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展望一下中国和全球能源变革的趋势.中国能源革命的方向可概括为能源消费革命(由粗放低效逐步转向节约高效)和能源生产革命(由黑色高碳逐步转向绿色低碳);而能源科技革命是它们的支撑,智能化、电气化、低碳化、高效化是能源技术革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由此引发了一场新的军事革命,预示着未来战争将是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世界军事强国为了保持其在新世纪战略上的优势,都把建设与发展数字化部队与全能型数字化士兵作为本世纪军事挑战的重大举措,纳入本国长远军事发展规划,并在全球范围掀起了数字化部队与数字化士兵建设的热潮。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资源观念,知识资本和人才资源已经取代土地、资本、矿藏和能源等成为第一位的战略资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知识的依赖和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国家和地区间的竞争已经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掠夺,转向了人才资源的竞争,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突出,人才战略正在成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第一战略.  相似文献   

14.
Jin.  XY  长弓 《世界科学》1989,11(9):54-57
有关创新工艺的西方文献,提出了对中国发展技术经济有重要价值的11条建议。中国需要强化资本来源,需要个人和企业间的互相竞争,减少技术过程管理中的政府干预。此外,对创新采取更有效的奖励机制、得力的工作人员、更上一层的管理能力都将促进技术发展。总的说来,由于对技术经济发展的大量国家资本投入,以及过去十年中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上述缺陷。只要保持现有的政策,我们预计到2000年,中国将以科技密集型产品强烈地冲击全球市场。  相似文献   

15.
编后记     
材料历来是人类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新型材料是高技术的一部分,它与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被并列为当代新技术革命的三大支柱。不言而喻,材料及其材料科学与工程对我国“四化”建设和发展高技术具有很大的作用。本期刊登了师昌绪、肖纪美两位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分别撰写的论文(《发展新型材料要重  相似文献   

16.
阮挺  江桂斌 《科学通报》2024,(6):651-652
<正>中国是世界工业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且拥有高强度的农业和养殖业.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前提下,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核心问题[1].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已明确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生态环境部指出,  相似文献   

17.
现在我们非常关心一个新的时期降临到我们人类社会。在掌握信息、材料、生物、能源、海洋……等方面,我们将更多地离开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在谈到被称为“新技术革命”的这个词语时,我们特别注重信息技术的作用,常常提到“信息革命”、“信息社会”、“信息世界”等。而且提到“信息技术”时,总是把“新一代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等放在首位,并把大规模集成电路看作是主要关键。这都是有道理的,但还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18.
发展新技术,会给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变革,形成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十分需要新技术。以下九个观点,是我们对我国技术发展政策的理解和探讨。一、发展新技术,需注重社会经济效益。这是一项大政策。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只有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才能较快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防实力,为科技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环境保护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土整治又是经济建设的基础。这两大问题互相联系,关系密切,研究探讨其中有关的战略问题,将有助于拟订国家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规划。以下仅就有关的一些战略问题,提出不成熟的看法: 一、研究国土整治战略,要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环境问题,这是制订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应当注意的战略思想,也是国土整治的一项战略任务。防治污染,保护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推进生态良性循环,创造适宜优质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预见作为世界各国政府制订科技长期发展战略的有效手段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技术预见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就是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从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确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 ,选择那些能够对经济、社会带来最大化贡献的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集中到一点就是“整体化预测”、“系统化选择”和“最优化配制”。作为政府制订科技政策、使科技最大化作用于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一种尝试产生于 2 0世纪 70年代的日本 ;作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用的 ,以政府为主导的体制化研究模式发生在 2 0世纪 90年代。技术预见为什么会在 2 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