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指数、握力、立定跳远、体质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等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现状的分析,并与全国普通高校学生进行对比,发现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男生的体质指数、肺活量指数、握力指数整体比女生要好,轻体重方面,女生要比男生高,超重和肥胖男生要比女生高,肺活量体重指数方面男生不及格高于女生,握力体重指数女生不及格高于男生.孝感学院新技术学院总体体质健康水平正常,无论是成绩还是得分,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线附近,身体形态独立学院比全国平均水平略低,身体机能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身体素质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质动态变化,为提高学生体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健民GMCS-IV人体体质测试IC卡测试系统,对南京体育学院2010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三年的身高、体重、肺活量、台阶实验、50米跑、握力(男生)、坐位体前屈(女生)等体质状况指标进行跟踪测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本校非体育类专业大学生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P〈0.01),体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身体机能指标中的肺活量值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但程逐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台阶指数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5);素质指标中,男生握力均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女生坐位体前屈均明显高于全国女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而50米跑成绩男、女生仅大一时明显优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P〈0.05),以后逐渐下降。结论:体育院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形态、机能、素质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3.
以大理学院12926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3个方面研究该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大理学院不同校区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制定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等方法分析数据。结果显示该校4个年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均数都在正常范围内;各年级学生的肺活量指标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男、女生的身体素质指标有较大差别,不同校区间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别也较大。大理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均应加大对体质健康的关注,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实施完成《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测试工作,通过对反映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三个方面进行测试并与《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邵阳学院学生体质测试总平均成绩为81分,及格率为98.33%,良好率为49.89%,优秀率为17.64%;2006级和2007级男、女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明显低于2008级和2009级男、女生;全校学生总体水平高于《标准》的平均水平;依据测试结果分析对我校体育教学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延安市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寻求其影响因素,为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体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男女生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在超重指标方面男生略高于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男生台阶实验指数高出全国平均值,男女生体前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50 m和立定跳远成绩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有所提高,身体机能呈上升的趋势、身体素质部分的速度与下肢爆发力指标呈下滑的趋势,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是大学自身以及社会因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对地处帕米尔高原地区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海拔3500m)中学2400名13~18岁中学的主要身体素质指标进行检测,并将测试结果与2005年全国同龄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帕米尔高原地区中学生身体形态发育程度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肺活量不同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血压和心率也较高;上肢力量、下肢爆发力、柔韧素质和耐力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2014年布朗族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的数据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布朗族中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布朗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较低,呈现偏瘦的发展趋势;布朗族学生呼吸机能发育水平较好;布朗族学生身体素质发育水平总体较好,女生身体素质的优势比男生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量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南京市4所民办高校2007-2009级全日制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并对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和体质健康的整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民办高校学生在身体形态方面发育良好,但在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指标上与江苏省和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有部分指标低于江苏省和全国大学生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大学生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的现状及其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分别对内蒙古医科大学某学院2005级~2010级四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研,测量身高、体重、肺活量,分析不同BMI与肺活量、血压、心率的关系.结果显示:男女生的身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在体重方面,男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女生呈一直下降的趋势.男女生超重检出率均远高于国家学生标准体重的超重检出水平,且男生中肥胖比例远大于女生,而女生中的较低体重比例大于男生;男女生肺活量平均值逐年下降,呼吸系统机能水平呈下降趋势;女生低体重组舒张压和脉压差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男生超重组舒张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肺活量、舒张压和收缩压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为:超重组正常组低体重组.因此,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体重是影响血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戴元亮 《科技信息》2012,(14):293-29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跟踪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法,围绕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等对江南大学体质测试数据与全国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各个测试指标与测试总成绩的相关程度情况分析,通过指标分析找出我校学生体质将抗发展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2008年和2010年研究结果表明:江南大学2007级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状况良好,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相近,但肺活量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平均水平。营养不良、较低体重的检出率逐年上升,表明部分人养成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速度素质不断提高,握力成绩上升,耐力素质整体呈下降趋势。体质健康标准成绩总体呈偏态分布,评分结果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11.
Health cheques     
《Nature》2007,447(7142):231-232
  相似文献   

12.
徐擘 《太原科技》2010,(2):51-52,55
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状况调查(CHNS)数据,运用SPSS社会统计软件,以自评健康状况作为居民健康状况的度量,分析了性别、居住地、医疗保障情况、受教育水平与中国居民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诱因,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探讨体育教学对缓解和调节学生的心理压力的措施,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4.
登山与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登山锻炼是1种简而易行的体育活动,登山能全面有效地提高人体各系统功能,促进健康,增进交流和友谊,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有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Health is wealth     
Feachem RG  Medlin CA 《Nature》2002,417(6890):695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现行体育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授课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在公共体育课和选修课开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使大学生知道健康的真正内涵,掌握健康行为和健康促进的重要性,了解科学的运动方法和保健养生知识.  相似文献   

17.
抗疲劳健身药酒的功能检验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对抗疲劳健身药酒的抗疲劳功能进行了检验与评价,小鼠实验结果显示:抗疲劳健身药酒可以显著提高小鼠的运动耐力。疲劳小鼠的生化指标测定表明:运动后处理小鼠肝糖原含量比同等情况下的对照小鼠高,同时运动后处理小鼠血液中乳酸含量明显较对照组的低,这是处理小鼠不易疲劳的原因。因此,抗疲劳健身药酒具有显著的抗疲劳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8.
文明进步与体质弱化,文化张扬与人类生物性运动能力衰退,已日益成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参照体质健康标准,民众广泛存在的亚健康状态正是这一矛盾的重要表征,运用数理统计进行实证论述,还原生产生活方式变化导致的体质下降这一现实,现代工业智能化及我国教育产业化助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加速亚健康产生.发展体育健康产业是促进人们体质健康的有效途径,利用社会审美、中医理论等文化因素融入体质健康的先天和后天特征,确立合理运动的核心理念,因应施策进行生理和心理功能锻炼,有效推进体育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论健康传播研究的九个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传播研究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问题。对于健康传播的定义,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承认健康传播(研究)的多维性和多层次性。从这一点出发,在“接合”健康传播研究的不同维度和层次的基础上,以健康传播研究的两个主要维度传播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为基本坐标,可以建构出一种新的“健康传播研究领域划分模式”,从而划分出健康传播研究的若干领域和九个重要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心理健康学习评价方法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论为理论研究基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为依据,以多元化评价主体,以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筛选最佳评价主体和最佳评价方法,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方法,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为学校体育科学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