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纤中分子的热振动与光子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换的对应关系是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FODTS)系统的工作原理,以辽河油田一个稠油水平井井组为例,简述了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方案设计,分析了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剖面,提出了井间热连通分为热液体连通和汽窜两个阶段,认为该稠油水平井井组本轮注汽后36.7%水平段达到热液体连通,并未进入汽窜阶段;油层物性在井间热液体连通前对热量传递影响较大;井间热连通评价结果与测井解释成果相结合分析可以客观、全面掌握油藏受热动态。  相似文献   

2.
基于井间地震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之间的相似性确立了井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完善了井问地震资料的反演方法及流程.重点解决了反演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采用sinc函数插值方法进行重采样确保了井间地震剖面深时转换中的波形保真;精细调整井的时深关系使得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资料反射特征达到相互匹配,确保了反演结果的合理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得到的井间地震反演结果精度较高,与测井解释结果对应较好,砂体展布清晰,有效地反映了两口井在横向上的联系与差异,提高了井间储层描述精度.  相似文献   

3.
以宝浪油田为例,通过吸水剖面资料分析、井间无源微地震技术,监测分析了油水井裂缝的配置关系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指出了实施注采动态调配的方法和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吸水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最佳的测井仪器组合,获得了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资料.以胜利油田为例,简述了利用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确定剩余油分布、吸水部位、水淹部位、储量动用及整体堵漏效果的方法,为制定合理的调整挖潜方案、提高原油采收率提供了依据.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资料,对提高注水开发油田的开发水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砂岩油藏注气体示踪剂解释方法基于储层连续介质假设,不适用于大尺度缝洞离散组合的缝洞型油藏问题,考虑了气体示踪剂在大尺度溶洞区中径向迁移扩散及裂缝中一维迁移二维扩散的传输方式,引入了井间分配系数、相间分配系数及裂缝分配系数,建立起缝洞型油藏注采井间气体示踪剂解释物理和数学模型,求解模型并绘制了气体示踪剂浓度理论采出曲线。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探索了溶洞大小、裂缝条数与长度、扩散系数、注气速度及示踪剂注入量对产出曲线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溶洞越大,浓度曲线峰值出现时间越迟;裂缝长度增加,峰值滞后,条数增多,峰值越多。对塔河油田TK425井组注气体示踪剂实测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解释,计算了溶洞区体积及注采井间裂缝流道。缝洞型油藏注气体示踪剂解释模型能够有效判断井间连通性,计算地层参数,认识储集体分布情况,为井组注气提高采收率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基于井间地震资料与地面地震资料之间的相似性确立了井间地震资料的反射特征,完善了井问地震资料的反演方法及流程.重点解决了反演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采用sinc函数插值方法进行重采样确保了井间地震剖面深时转换中的波形保真;精细调整井的时深关系使得井间地震与地面地震资料反射特征达到相互匹配,确保了反演结果的合理性.应用实例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得到的井间地震反演结果精度较高,与测井解释结果对应较好,砂体展布清晰,有效地反映了两口井在横向上的联系与差异,提高了井间储层描述精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注采开发数据反演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水电相似性,考虑注采井间的连通性、时滞性以及流体侵入的影响建立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利用注采生产数据结合拟牛顿优化算法对模型各特征参数进行求解.应用所建模型对均质、各向异性、包含封闭断层及含有高渗带等典型油藏进行井间连通性反演.结果表明:与弹性压缩模型相比,所建模型求解参数少,可有效考虑水体侵入的影响;反演结果可靠,与实际油藏的地质特征相符,便于油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常规的物理和化学调剖难以完全满足长井段、多层的调剖需要,因此展开了分层优化射孔参数调整注采剖面的研究。也就是在多层同时生产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射孔参数来调节各层的吸水量,使全井段注采剖面达到平衡,最终达到提高注水驱油采收率的目的。本文利用两相渗流理论及射孔损害与产能的关系建立了分层优化射孔参数调整注采剖面的数学模型。在模型建立的基础之上,编制了优化射孔参数的软件。利用射孔优化设计软件,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施工目的,开展不同形式的优化设计工作。优化设计结果在大庆油田采油六厂进行了应用试验,使用优化的参数射孔后吸水剖面明显趋于均衡,现场应用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史树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2):4918-4923
水驱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注采参数与井网不匹配,造成优势通道发育,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严重.为了对注采井间各方向优势通道进行定量描述,基于物质平衡理论与叠加原理,在考虑井底流压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了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模型——阻容模型,并运用人工蜂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模型求解得到了不同注采井间的连通系数,经验证该系数合理表征了油藏井间动态连通程度.针对优势通道发育造成注水井在各注采方向上水驱不均衡、剩余油饱和度分布差异较大的问题,基于最优化理论,以当前各生产井含水率条件下生产井总产油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结合油水井动态生产数据,建立一种基于井间动态连通性模型的注采参数优化方法,并利用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实例应用表明:利用本文方法优化注采参数后,含水率得到明显控制,注入水驱替效率明显提高,并且本文方法仅需要油水井的动态生产资料,简单实用,对矿场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吸水剖面测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最佳的测井仪器组合,获得了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资料。以胜利油田为例,简述了利用注水井吸水剖面测井资料确定剩余油分布,吸水部位,水淹部位,储量动用及整体堵漏效果的方法,为制定合理的调整挖方案,提高了原油采收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