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世纪的西方哲学家们经历了一个欲通过实施哲学的转变或转向(如逻辑转向、语言转向、历史转向和社会学转向等)实现其复兴,但因始终未能真正摆脱笛卡尔之“我思故我在”的思维藩篱和思想桎梏而最终使哲学面临危机并对此深感无奈的迷茫和彷徨的历程;20世纪的中国哲学家们则经历了一个先是依仗哲学之“权威”并因此而自信和自豪,而后  相似文献   

2.
结构化命题和对结构化命题的自然化解释,是当前哲学界主流的命题理论。根据这种理论,命题是具有组分和结构的复合实体,其表征能力应该诉诸人的语言和认知活动来得到解释。然而,自然化进路并不能解决结构化命题的统合问题,反而引起更多的困难,因而不能成立。有些哲学家提出结构化命题的命题构成问题,试图拒斥包括整分论进路在内的所有结构化命题。但是,利用弗雷格的涵义(思想)我们可以避免和回应这些批评,从而在简单命题和结构化命题之间取得某种结合。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与梅洛一庞蒂对语言都做过深入的研究,语言问题在他们的哲学思考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令人惊异的是,这两个分别隶属分析哲学传统和现象学传统的哲学家在语言现上却有着很大的交汇空间:坐落在生活形式中的“语言游戏”和源出于世界之内的“语言之内”其间有着诸多的相似,当然也有不同。它们都可视为是对传统语言观中过度膨胀的理性主义一逻辑主义的不同反动。这或许显示出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的某种殊连同归。也预示着西方哲学的一种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库恩的位置     
纵观二十世纪科学哲学的发展,许多哲学家、科学家、科学史家都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若将这一发展视为一条轨迹,而非印记的堆积,我认为应将库恩做为一个醒目的坐标原点。其一,库恩是科学哲学进行社会学转向的标志人物。科学哲学在本世纪初由于较成熟的哲学派别“维也纳小组”的出现而较充分地显露出其特点:注重证明的逻辑,注重经验材料,注重语言分析。将科学哲学归于英美分析哲学传统并不为过。波普尔指出经验证明逻辑的缺陷,汉森更提出“理论负载”的观念等等,使逻辑实证主义走向式微。那么科学哲学的发展方向为何?六十年代库恩提出…  相似文献   

5.
所谓元哲学,就是一种元理论,就是一种理论化的哲学观;它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哲学是什么?它来自何方?去往何处?这些问题几乎同哲学自身的历史一样长,每一位哲学家都或多或少思考过这些问题。但是,历史上大多数哲学家对哲学本身的看法都是零散的,甚至是偶发的,或者说只是他们的哲学研究的一种副产品。直到二十世纪初,这种状况才开始改观。摩尔、罗素、维特根斯坦和逻辑经验主义者都先后提出了他们的元哲学。本文所涉及的是逻辑经验主义的元哲学。逻辑经验主义的元哲学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对传统哲学的看法;其二是对所谓的真正的哲学的看法。具体说来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哲学中,波谱的证伪主义普经是产生了最大的影响的科学哲学理论;然而,9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经济学哲学家提出需要用波普后方法论来取代波普方法论。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这些经济学哲学家的主要进路和观点,并通过对这些主要进路和观点的分析析指出:介导波普后方法论及是西方哲学中的解释转向,社会向和经济学中的博奕论转向在经济学哲学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英国哲学家吉利斯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概率基础、逻辑哲学与数学哲学,对概率哲学的学习和研究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在吉利斯关于概率哲学的研究中,他对当今各种主要的概率解释都给予过深刻的检视。他对这些概率解释所面临的困难的讨论使他得出了自己关于概率这个概念的相当具有原创性的见解。本文试图勾勒出吉利斯的概率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轮廓,并对其中的一些观点给予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间接实在论是哲学的语言转向后,主流的感觉理论本体论,传统语言哲学家们多以非概念论的立场,规避了非话语的感觉可以包含逻辑内容的可能性,这背后的信念是话语式表征对逻辑内容的垄断,然而概念论者对此提出了质疑。根据康德直观理论和现代概念论,在对语言哲学中的主流感觉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视觉具有某种感觉的认识论特质,即视觉影像作为一种在场的、细腻的、私人性的感觉内容,可以通过参与其中的概念能力,分享它背后更深层面的理性能力,从而使视觉影像成为感官刺激和理性逻辑的综合体。来自视觉感觉的影像不仅可以承载逻辑内容,而且本身也是一种维特根斯坦式的图像逻辑形式。这样一来,感觉不再是语言或科学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一起搭建了一个互相构建对方的动态知识系统,这在防止感觉陷入所予神话的同时,还使经验知识可以保留来自实在世界的客观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赫:维也纳学派的先师和逻辑经验论的始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赫:维也纳学派的先师和逻辑经验论的始祖李醒民逻辑经验论或逻辑实证论①是本世纪20—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哲学流派,是第一个真正的科学哲学运动,其核心是以石里克为首的维也纳学派。马赫作为一位启蒙哲学家和自由思想家,对维也纳学派和逻辑经验论的形成与发...  相似文献   

10.
由于信息概念在众多学科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学科根据其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历史背景,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信息概念。根据研究进路的不同,西方信息研究可分为九类:数学进路目的在于为信息的测量提供精确的数学方法,主要有通信的数学理论、计算理论和组合理论;语义进路研究被数学进路所忽视的语义信息,目的在于提出信息的语义内容的测量;逻辑进路则将信息概念应用于逻辑之中,为逻辑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动力学理论则关注信息的因果动力学过程,力图厘清信息与因果过程的关系,为信息研究提供科学基础;信号博弈论则运用合作博弈论的成果,以自然主义的精神来解决信号是如何自发地涌现出来的问题;泛信息主义则将信息视为像物质、能量一样的宇宙的基本性质——信息不是被解释的对象,而是解释其他现象的出发点。符号学进路则跟随皮尔斯符号学的脚步,提出了富有洞见的符号学信息理论;哲学进路则研究信息概念或信息现象的哲学意蕴,主要包含信息的哲学反思和信息哲学作为第一哲学两种观点;跨学科进路认为信息是多层次涌现的复杂现象,应该以跨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虽然不同研究进路中信息概念的涵义不尽相同,但却可以相互借鉴,为信息研究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希腊裔法国哲学家科斯塔斯·阿克塞洛斯虽未进入当代主流技术哲学家谱系,但其思想却彰显了一条从马克思到海德格尔的当代技术哲学潜在进路.他从技术概念切入对马克思的诠释、随后在对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间创造性对话的建构中阐发一种以技术现象及其经验为主要内容的"未来之思",这种思想以"行星性"概念为核心,最终迈向一种技术形而上学或技...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的伟大思想家。他作为哲学家、逻辑学家已经广为人知,但他作为一个数学哲学家,人们对他的了解还是不多的。亚里士多德研究过数学,但在数学上没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他主要是对数学进行哲学反思,批判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是万物本原的学说,批判柏拉图的理念数论。他研究了数学在科学分类中的地位;数学的研究对象;数学对象的存在方式;数是不是事物的本体等问题。他在数学哲学研究中所得到的一些观点和思想,无论是对数学的发展,还是对哲学的发展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哲学家们从来将自己作为卓越的思想批判者。然而他们却忽视了支配自己生活的制度安排。早在20世纪研究性大学的学科化哲学家们,大学将他们安排在研究部门,他们在学科内撰写论文并被(越来越多的替代学科)同行所评议。奇怪的是,这种变化却被不予置评,或被认为某一研究学术领域中必要专业化的简单部分。这个部门已经被默认为思想生根发芽的中性部门,它不是自身对象的反映。学科部门化并不必然导致哲学理论化这种影响,或推断出什么地方可以安置哲学家,或是怎么样,被置于别处,他们也许能够找到对现存世界可替代性的思考或者产生新的哲学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人类知识发展中的科学和哲学的割裂和分离仅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它并不曾消除科学和哲学在实质上的相容性和内在统一性。对科学的拒斥并不是作为西方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起始点的笛卡尔学说的性质,而坚持科学和哲学的统一则正是笛卡尔研究学问的基本方法。一个同样明显的事实是,近代以来人类实验科学的发展也深刻促进了哲学认识论学说的发展。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实验心理学、当代认知科学的发展导致了近现代不同时期的一些哲学家们利用不同时期的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对人的认识发生的过程和机制进行具体探讨,从而建立了形形色色的别具特色的哲学认识论学说。  相似文献   

15.
“真”是逻辑和语言哲学中无法绕开的语义概念。塔尔斯基为真所提供的语义说明对逻辑语义学和语言哲学的核心理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体现了逻辑技术对解决哲学问题的不凡助力。有的研究文献对其主要成果的通俗表述容易使人混淆一些概念。本文将对照塔尔斯基关于真之定义的两篇著名论文,澄清塔尔斯基所说的“本质丰富”的意思,以此展示对真之语义说明起关键作用的语言分层级的思想。这一思想方法还有助于我们理解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  相似文献   

16.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了新的哲学观,他把对语言逻辑的思考与形而上学的生命伦理的体验结合起来,通过解决何为言说以及言说如何可能的问题划出思想表达即语言的界限,以显示出不能言说的东西或领域,从而告诉人们正确对待世界的方式,因此安顿生命、获得幸福.<逻辑哲学论>虽然关注和解决逻辑哲学问题,但重点却是一本伦理性质的书.维特根斯坦不是在构造理论体系--他对作为理论形式的传统哲学进行了致命的批判,而是在寻找彻底解决一切问题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12年是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五十周年.通过充分阅读库恩已发表的主要文本,以正确理解库恩的思想,是对他的最好纪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库恩科学哲学学说的历史性、革命性和二象性等特征,尤其是他所兼具的历史学家/哲学家的两重身份,他的科学哲学所兼具的历史主义/逻辑主义色彩,他的思想所兼有的革命性/传统性倾向,以期把握其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回答学界在理解库恩思想中的一些困惑之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哲学逻辑与逻辑哲学这两门新兴学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与讨论,作者认为:(1)尽管“哲学逻辑”在英美哲学界与逻辑界具有不同的涵义,但我们宜在比较规范和合乎词义习惯的意义上使用“哲学逻辑”一词-用“哲学逻辑”指称不同于经典逻辑或标准逻辑的诸现代逻辑分支。(2)关于逻辑哲学,可以定义为研究逻辑特别是现代逻辑及其发展中的哲学问题的学科,这是一门介于元逻辑与语言哲学之间的学科。  相似文献   

19.
卡尔纳普的数学哲学林夏水R.卡尔纳普(1891~1970)作为维也纳学派的一个重要成员,已为哲学界所知晓;但他作为一个数学哲学家,曾经代表逻辑主义,与形式主义、直觉主义进行过论战,并以其数学哲学观点影响逻辑经验主义学派的形成,却鲜为人知。本文将探讨卡...  相似文献   

20.
后期逻辑经验主义在实用主义等哲学的影响下,构造了自由化的经验论。一方面,后期逻辑经验主义反思了传统经验论的三大教条,弱化乃至部分消解了观察与理论、分析与综合以及事实与价值的界限;另一方面,后期逻辑经验主义根据更为自由的命题意义标准,凸显科学概念框架的历史性,强调科学哲学与科学实践的紧密关联。经验论的自由化,不仅开启了科学文化哲学的研究进路,而且也为当代科学哲学克服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