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波时频能量谱是在小波变换时频分析基础上,计算小波频变能量。将小波变换时频能量谱技术与层序地层学理论相结合,以寻找不同类型沉积旋回与小波能量谱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地震层序的划分以及沉积相分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的计算表明,小波时频能量谱方法分析研究沉积旋回体是可行的,可揭示地下沉积旋回体相关信息,有利于研究沉积旋回体的内部结构和物质成分的分布。  相似文献   

2.
三维时频分析方法在地震层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的基础上 ,根据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剖面进行三维时频分析的方法。首先将二维地震剖面变换成x t f三维数据体 ,根据振动能量在一定时间内沿频率方向作定向变化的特性来确定沉积旋回的类型。利用f t切片划分沉积旋回 ,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改变滤波档可以得到具有某种稳定性的剖面 ,利用这些剖面可以识别旋回之间的界限。再以此为基础 ,利用x t切片进行层序界面的追踪和构造断层的拾取。利用小波三维时频分析方法划分的沉积旋回和物性变化规律可以进行层序界面追踪 ,并进一步确定储层范围。这种方法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多维时频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旋回地层学分析为高精度地层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但沉积速率不稳定严重制约了旋回地层学的应用。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段的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来规避沉积速率不稳定的影响。以辽河西部凹陷中西78井沙四上段为例来阐述基于沉积特征分段的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的过程及其优势,通过对沉积记录进行基于沉积特征的分段和对各段自然伽马测井数据小波时频分析和频谱分析,识别出了较为显著的米兰科维奇沉积旋回,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方法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沉积地层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旋回地层学分析为高精度地层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但沉积速率不稳定严重制约了旋回地层学的应用。本文提出了基于沉积特征分段的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来规避沉积速率不稳定的影响。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中西78井沙四上段为例来阐述基于沉积特征分段的旋回地层学分析方法的过程及其优势,通过对其沉积记录进行了基于沉积特征的分段和对各段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小波时频分析和频谱分析,识别出了较为显著的米兰科维奇沉积旋回,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此方法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沉积地层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三湖地区七个泉组高频旋回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达木三湖地区七个泉组地层旋回性明显,且具有高频旋回的特点.应用连续小波时频和快速傅里叶频谱分析方法分别对该地层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分析,并对小波分析和傅里叶分析在米氏旋回中的识别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和傅里叶分析在米氏旋回识别中得到的地层旋回厚度比与米兰科维奇周期比十分接近,高频旋回由米兰科维奇气候旋回控制.其中偏心率周期控制的地层旋回平均厚度为12.93 m;地轴倾角长、短周期控制的地层旋回平均厚度分别为6.32,5.00 m;岁差长、短周期控制的地层旋回平均厚度分别为2.78,2.34 m.高频旋回的沉积速率约为0.13 m/ka.小波时频分析和傅里叶频谱分析可以互为补充,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识别米氏旋回.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三湖地区七个泉组地层旋回性明显,且具有高频旋回的特点.应用连续小波时频和快速傅里叶频谱分析方法分别对该地层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分析,并对小波分析和傅里叶分析在米氏旋回中的识别及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波分析和傅里叶分析在米氏旋回识别中得到的地层旋回厚度比与米兰科维奇周期比十分接近,高频旋回由米兰科维奇气候旋回控制.其中偏心率周期控制的地层旋回平均厚度为12.93 m;地轴倾角长、短周期控制的地层旋回平均厚度分别为6.32,5.00 m;岁差长、短周期控制的地层旋回平均厚度分别为2.78,2.34 m.高频旋回的沉积速率约为0.13 m/ka.小波时频分析和傅里叶频谱分析可以互为补充,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识别米氏旋回.  相似文献   

7.
以织纳1井晚二叠世含煤地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频谱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利用煤田测井准确识别含煤地层中蕴藏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并进一步划分高频旋回层序地层。结果表明,借助第二主成分(PCA2)数据能够识别出的米兰科维奇周期最全,误差总体最小,可作为该井段用于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的最优参数;提取的400 ka和100 ka偏心率旋回曲线显示该井段分别记录了约18个400 ka长偏心率旋回和约72个100 ka短偏心率旋回,据此估算的沉积时限约为7.19 Ma;结合偏心率旋回曲线和小波波谱的变化特征,发现该井段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和18个四级层序,而最大海泛面附近的沉积速率变化可能受到了海平面变化和物源供应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8.
三维时频分析方法在地震层序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传统时频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了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剖面进行三维时频分析的方法。首先将二维地震剖面变换成x-t-f三维数据体,根据振动能量在一定时间内改变滤波档可以得到具有某种稳定性的剖面,利用这些剖面可以识别旋回之间的界限。再以此为基础,利用x-t切片进行层序界面的追踪和构造断层的拾取。利用小波三维时频分析方法划分的沉积旋回和物性变化规律可以进行层序界面追踪,并进上步确定储层范围  相似文献   

9.
基于时频约束的井震资料联合时深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适用于层序地震学分析的时频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地震和测井曲线的时频谱。依据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沉积旋回时频谱特征以及显著反射界面在时频谱图像上的特征,利用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时频谱研究层位对应关系。在合成记录标定的基础上,进行合成记录和井旁道的时频谱相关度分析,通过对应井震上相同层位旅行时对已有的时深关系进行校正,从而提高时深转换的精度。由于测井中存在漂移,且在井震标定中地震层位是固定不变的,测井层位相对于地震层位进行测井曲线的拉伸、压缩与平移。本文根据图像映射原理对测井曲线层位进行校正。基于一个参考时深关系,利用该方法对不同地区实际井震资料多种曲线进行时频分析及时深关系校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义S变换的沉积旋回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时频分析方法(如傅立叶变换、短时傅立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等)的时频分辨性均不佳,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些限制,难以满足高精度时频分析要求.广义S变换,引入λ和p两个参数对S变换进行了扩展,其时频分析效果得到较大提高.对广义S变换方法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写了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程序.通过非平稳线性调频信号和4种典型沉积旋回模型分析,证实了广义S变换的可靠性及优越性.最后,将该方法推广到实际地震资料沉积旋回分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