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等院校体育休闲教育内容与方式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大学校园文化生活、人文生活的日益丰富多彩,大学生们对休闲体育这一娱乐性较强的锻炼方式呼声也越来越强。相比之下我国对体育休闲的研究仅仅局限在理论上的可行性研究,大部分省份并未真正纳入体育课课改内容。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现状分析(国内和国外),进行休闲体育课可行性的分析、并为体育休闲课的内容与方式提供了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全新的体育理念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内容.它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休闲生活方式,应当被引入大学生的余暇生活中.从我国高校休闲体育发展现状及在高校开展休闲体育的意义等方面论述休闲体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为高职院校构建休闲体育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3.
终身体育是休闲、以及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的方法综述其社会价值,对推动健康生活方式的促成,形成休闲体育文化,培养人们的休闲体育意识等进行讨论分析.休闲体育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休闲的主要活动内容,在未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中它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要搞好高校体育课程(公共体育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重视研究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基础,把传统体育课内容和教育用现代体育意识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本课题的研究通过问卷调查,针对性的指定体育教学方案进行实验,测试与分析比较,目的是渗透学生"终身体育"的体育健身概念,在课程的设置上向多样化、休闲体育方向发展,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突出体育课的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长三角主要城市休闲体育经营部门的经营项目、经营优势、经营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用以反映长三角主要城市休闲体育经营部门的经营现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影响长三角主要城市休闲体育经营部门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长三角主要城市居民的休闲体育消费的态度、动机、余暇时间与生活方式等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促进江长三角主要城市休闲体育发展和促进居民扩大休闲体育消费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的社会动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休闲体育概念、特征出发,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社会学的视角,系统地对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的动机进行分析。认为休闲体育能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规范和社会角色的学习与形成,养成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并对提高大学生休闲体育参与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体育休闲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与传统生活方式相比,现代生活方式具有自己独特的时代性,与市场化和城市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现代社会中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挑战,正在快速吞噬着人类的健康.体育是人类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体育休闲是人类生活方式中的一个独特品种.对于调节人类紧张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促进的作用,正在不断地纠正由于生活方式而带来的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休闲体育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健康理念,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所以休闲体育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休闲体育的定义、理论研究、现状、发展过程几个方面来阐述休闲体育.  相似文献   

9.
湖南城市不同阶层居民体育休闲消费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休闲消费已成为大众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为了了解城市各阶层居民体育休闲消费情况,对湖南省各市州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消费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阶层居民在消费态度、消费动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消费场所、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姚智勇 《科技信息》2012,(36):354-355
本文运用了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体育休闲的多种方式,以及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和现代社会的关系。通过对体育休闲多种存在形式和体育休闲发展的现状的研究,论述了体育休闲文化的发展,展望了体育休闲文化的前景并提出了发展体育休闲文化的对策,对于加快体育休闲文化的发展,加深休闲在人们生活当中的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本文还着重论述了体育休闲俱乐部的现状以及营销的相关政策,对于推动体育休闲市场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穆飒 《科技资讯》2007,(22):235-236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积极、健康、文明、高尚、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论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谈法,对广西15所普通高校开展休闲体育运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因素,并提出高校休闲体育发展对策,以促使高校转变体育教育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休闲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学习、锻炼中获得身心愉悦,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变迁:我国从单位制刚性体育文化向多样化变化,从单一性体育文化活动向多样化转变;进入后奥运时代单纯的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同时向体育休闲审美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协调发展;公众精神生活促进了体育多元文化发展,高校体育渗透着物质体育文化与精神体育文化,中国高校体育融合了奥林匹克运动文化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电器时代的劳动智能化发展,生产流水线的电器生产"工具手"取代了人的体力"劳动手",人的体力劳动得到释放,体育与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与休闲、求新求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人类面临着全球化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活动成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体育进入休闲,是社会和谐发展和小康生活的标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各民族在生产、生活和娱乐中创造并沿袭下来的体育活动的总称,它无论从起源和特点上,还是从功能上看都与休闲娱乐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应充分把握休闲时代的契机,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14.
在城市化进程中,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的变迁给人们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休闲与休闲体育是一种人类的生活方式,它将会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健全与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拉动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进人际交往,引导社会风气。本文通过对休闲体育概念的介绍,阐述了休闲体育发展,论证了其独特的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是国家在新时期内提出推动全面素质、体育强国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休闲体育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新领域,体育休闲活动越来越成为大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推动着当下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休闲体育、体育生活化"将成为我国居民休闲时间参与体育的重要生活方式。该课题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四川省大中城市居民休闲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休闲体育发展机构提供政策制定和发展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休闲体育与旅游都是休闲的一部分,它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休闲体育与旅游的共同之处都是以健康为目的,崇尚人与自然和谐交流,愉悦身心的健康体育娱乐活动都可纳入相应范畴.休闲体育与竞技体育区别之处在于更强调自我兴趣的调适与投入,是现代健康生活的具体要求之一.借加快西部开发的有利时机,探索四川省休闲体育产业与当地旅游产业的融合途径与融合模式,将四川省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有机结合,不但有助于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而且有助于推进休闲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旅游城市地位的提升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校打造竞技与休闲特色体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课余训练、体育课程设置两个方面对民办高校打造特色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进行论证.无论是运动队队员,还是体育课学生,民办高校都有其特点.课余训练应解决好运动队三个突出问题,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坚持大学体育目标与学生、社会体育需求指向相结合的方针,并切合自身特点,搞好民办高校特色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休闲与生活质量关系的概念模式,把体育休闲作为主观现象,考察城镇居民体育休闲价值观的人口学特征现状.选择1 531名浙江省城镇居民作为调查问卷对象,方差分析发现城镇居民的体育休闲价值观在年龄、性别、婚姻、月收入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民族学等为理论基础,运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民族地区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应用进行分析.将颇具代表性的游戏类、健身类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与贵州省学校体育教育的体育课、课外活动及课间操内容相结合,并作为体育课游戏类项目在教学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弘扬民间文化,最终为丰富贵州民族地区学校体育内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休闲体育是指在空闲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良好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价值、功能和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它对树立"健康第一"思想,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有重要意义.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强调休闲体育教育,创造积极的高校休闲体育文化,将对大学生未来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