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1989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的养胃方治疗癌肿放、化疗后出现的毒副作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0年来共收治资料齐全的病例105例,总有效率867%。临床观察表明,养胃方可以减少放、化疗后药毒副作用,改善食欲不振/癌症恶病质综合征,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因此,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癌肿的一种很有潜力的疗法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62例,男43例,女19例,年龄24~79岁,50岁以上42例(677%)。病程2个月~2年,其中大便习惯改变51例(823%),便血44例(716%),直肠指检阳性45例(726%)。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病理确诊为直肠腺癌。手术方式包括Mile’s44例,Dixon11例,造瘘7例。其中单纯手术13例,A期10例,B期3例;术前放疗6例,采用单后野或前后对穿照射,DT30~40Gy;术后放疗18例,采用前后对穿或两前一后野照射,DT40~60Gy;术后综合化疗…  相似文献   

3.
稻蝗属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一种改进的方法对稻蝗属新鲜标本、酒精浸泡标本及干标本进行基因组 D N A 提取.样品经检测,谱带基本呈线形,无拖尾, O D(260/280 nm )值667% 在16~18 之间.  相似文献   

4.
对Ⅱ、Ⅲ期乳腺癌69例综合方法疗效对比分析。全组5年生存率536%,Ⅱ期78%,Ⅲ期472%,Ⅱ期各组(S,S+C,S+R,S+R+C)无显著差别;Ⅲ期各组S142%,S+C33%,S+R473%,S+R+C60%(P<005)说明综合治疗方法对生存率有影响,增加放疗对Ⅲ期尤为显著;加放组淋巴区胸壁3年复发率与未加放组比为1∶2(9/50:7/19),其复发平均时间为318∶135(月),说明加放对局部控制效果的肯定。增加化疗(CMF/CAF/CEF)与未加化疗比生存率有改变,前者为595%(22/37),后者为333%(3/9),而除S组外,增加化疗使S+R+C达60%,S+R473%组无显著性差别(025>P>010)。S+(S+C)与(S+R)+(S+R+C)组5年生存率,前者为368%(7/19),后者为60%(30/50)。  相似文献   

5.
研究比较了中西医结合疗法与赛庚啶对瘙痒病、湿疹的疗效.中西医结合疗法采用中成药龙胆泻肝口服液、六味地黄丸合用赛庚啶治疗.在治疗1个疗程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瘙痒病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86.89%.赛庚啶治疗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50%,两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对湿疹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77.78%,赛庚啶治疗组的有效率(痊愈、显效)为42.42%,两组间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瘙痒病和湿疹的疗效优于单用赛庚啶治疗.  相似文献   

6.
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早期诊断伤寒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脂多糖-被动血凝试验(LPS-PHA)早期诊断伤寒的应用价值,对病程不同的102例伤寒患者用LPS-PHA、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进行检测,200例非伤寒发热患者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伤寒患者病程第一周LPS-PHA阳性率为80%(24/30),第二周达9773%(43/44);细菌培养阳性率2451%;肥达反应的伤寒与副伤寒鞭毛抗体交叉阳性率达3725%;对照组LPS-PHA有2%的假阳性。结果表明:LPS-PHA可早期、简便及快速诊断伤寒,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对1377个有效病例30余种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率与年龄、性别和季节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公畜病例占352%,母畜占648%;内科病多发生于1岁以内(4137%),外科病以3—4岁较多见(2983%),产科病常见于3岁的家畜(2817%);发病季节在每年的3—4月份为最高,分别占年度病例总数的1242%和1365%所有病例中内科病占7204%,外科病127%,产科病1176%,传染病276%,寄生虫病126%  相似文献   

8.
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外伤的严重继发性病变,多需手术治疗,若处理及时、恰当,则预后良好,死亡率明显降低。我科1984年2月~1997年9月共收治急性硬膜外血肿434例,占同期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492%,现将诊断、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34例中男382例,女52例。年龄9~67岁,16~45岁398例,占917%。致伤原因:车祸364例,占839%,坠落伤29例,占67%,打击伤25例,占58%,砸伤16例,占37%。(2)临床表现:头痛212例,呕吐25…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肺炎9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肺炎发生高,其严重程度随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是老年病中最常见的致死疾病。我院近3年来共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肺炎95例,男68例,女27例,年龄60~92岁。83例有慢性基础病,以COPD、肺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居多。有吸烟史者68例,秋末冬春易发病,受凉为常见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46例)、咳嗽(56例)、咳痰(50例)、气促、胸闷、纳差及意识改变。10例无呼吸道症状。痰培养结果:以G-杆菌为主,占502%,其中以绿脓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最常见;G+球菌占335%,以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菌多见;真菌感染率为163%。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占653%。病变吸收消散慢,平均4周,部分延迟大于2个月。本组43例出现并发症,死亡9例,死因主要为感染性休克、呼吸衰竭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早期诊断及合理选用敏感而强有力的抗菌药物、加强基础病及全身支持治疗,是降低老年人肺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450例青年人纤维结肠镜检出大肠癌1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从1987年8月~1994年8月共进行1938例次纤维结肠镜检查,经病理证实大肠癌共108例,检出率557%,其中35岁以下450例,病理证实青年大肠癌11例,检出率244%。青年大肠癌占大肠癌总数的1019%。青年大肠癌11例中,男7例,女4例,男∶女=175∶1,20岁1例,21~25岁4例,26~30岁1例,31~35岁5例。大肠癌发生在直肠6例(5455%),乙状结肠3例(2727%),横结肠1例(909%),升结肠1例(909%)。主要临床症状依次为血便、腹痛、腹泻、粘液便,病程平均113个月。病理分类:腺癌7例(6364%),息肉腺瘤恶变3例(2727%),乳头状腺癌1例(909%)。本组直肠癌6例作肛门指诊,均能触及病灶,最后经纤维结肠镜检而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予以中药煎剂和西药合用,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对两组治疗1、2、5周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周时疗效比对照组差,2周时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5周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血管、抗缺氧、减轻心脏负荷的功能,中西药合用更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短波结合中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方法将94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都常规进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用药基础上加用超短波电场辅以中药饮方治疗,比较治疗两组慢性咽炎病人治疗前后的相关症状及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5%和97.9%,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2%和78.7%。结论超短波结合中西医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脓毒症是急危重症领域棘手的难题,心脏是脓毒症发病过程中最易受累的器官,心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紊乱是严重脓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导致病毒性脓毒症,也常伴有凝血功能紊乱及心功能损伤。介绍了脓毒症心功能损伤的中医病机认识及西医学病理生理学进程,分析了凝血功能紊乱在脓毒症心功能损伤形成中的意义。通过对中西医治疗手段的论述,可知中医药在感染性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方面有着一定优势,能一定程度上补充西医治疗的不足,但仍需进一步系统研究阐明中医药治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观察维吾尔医特色疗法治疗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的疗效。2012 年3 月-2013 年10 月,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门诊及病房内确诊为异常黑胆质型哮喘患者共75 例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n=38)和对照组(n=37)。治疗组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吾尔医特色疗法,对照组则为单纯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一个疗程(1 个月)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后1 个月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并进行哮喘日夜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以及成人哮喘患者生存质量(AQLQ)评分。治疗后1 个月,两组患者哮喘症状得以控制者分别为91.9%和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哮喘日夜症状评分及ACT 评分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1 个月,两组患者间哮喘日夜症状评分及ACT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AQLQ 各项评分均有提高(P<0.05)。在治疗后1 个月,治疗组在活动受限、心理状况、对刺激源的反应、对自身健康的关心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医联合维吾尔医特色疗法在改善哮喘症状控制、ACT 评分及哮喘日夜症状评分上,与单纯西医治疗无显著差异。但是,西医联合维吾尔医特色疗法治疗异常黑胆质型哮喘在活动受限、心理状况、对刺激源的反应、对自身健康的关心方面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改善显著,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肾衰合剂加用中药灌肠对慢性肾衰(CRF)患者血清瘦素(leptin)等生化指标影响的作用机理。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自拟。肾衰合剂加用中药灌肠;对照组口服包醛氧淀粉,观察治疗前后血清leptin贫血和肾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治疗组服药2—3疗程后患者肾功能及贫血程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该方剂可改善贫血程度,有降低血清leptin、尿素氮(BUN)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桂枝芍药知母汤与中医护理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中医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蕴结型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口服,按常规护理处理;治疗组给予患者服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两组疗程均为四周,观察其治疗前、后炎症因子(CRP、ESR)水平、血尿酸(UA)水平以及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结果两组总疗效进行对比,桂枝芍药知母汤组优于对照组,疗效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CPR、ESR、UA相关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联合中医护理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秋水仙碱;在降低相关实验性炎性指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论微观辨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在中、西医理论不同的前提下,如何合理选择应用现代检测项目作为辩证的指标,并提出微观辩证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18.
中药市场发展潜力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介绍中药与西药药物理论的根本区别,阐述当前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对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潜力以及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加以分析。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长期(半)封闭式的生产销售,造成中药海外市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大量数据显示,通过正当有效的销售渠道。中药市场在国内外的发展大有潜力。中药海外市场的发展不仅依赖于中药本身的研究开发,还依赖于各国对药品审核的相关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小儿健脾补肺膏方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佛山复星禅诚医院收治的RRTI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小儿健脾补肺膏方+免疫活性肽)与对照组(免疫活性肽),指标包括外周血CD3+、CD4+和CD8+流式细胞检测、最大呼气流量(PEF)及RRTI中医证候评分,随访至治疗后1年。结果显示,治疗后中西医组的CD3+和CD4+水平、PEF、RRTI中医证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西医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2.22%)低于对照组(13.33%),而临床有效率(97.77%)高于对照组(84.44%);说明小儿健脾补肺膏方+免疫活性肽治疗儿童RRTI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免疫水平,具有改善呼气功能、临床症状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中医经典方剂结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非恶性肠梗阻的效果,从而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非恶性肠梗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将60例确诊为非恶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加灌肠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通气和排便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在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肠通气和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胃管注入加灌肠结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肠梗阻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提高药物吸收、利用率,显著提高患者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