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是一代宗师,在散文创作和文学研究上有着很深的造诣,他对教育教学也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王倩 《晋中学院学报》2004,21(4):284-286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本文以《朱自清选集·诗歌散文卷》[1]中的散文为语料来研究朱自清散文中比喻的运用,从而总结在朱自清散文中,其比喻的特点如下:1.类别繁多;2.构思新奇;3.以动化静;4.形神兼似。比喻的文学作用:(1)描摹景物;(2)抒写感情;(3)愉悦心灵。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作为五四文学革命先驱,一生创作颇丰,被人提及更多的是他那至情至真的散文。而朱自清早年是以新诗闻名于文坛,并积极倡导和参与创办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专门的诗歌刊物——《诗》月刊,引导了当时新诗的发展方向。同时他还在新诗创作、新诗评论、外国诗歌的译介、扶持新诗人等方面均有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绿》、《荷塘月色》、恢尼斯》等5篇文章,文质兼美,具有很丰富的美育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第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很美。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朱自清的散文,就是语言的艺术品。它是培养中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学习祖国的语言,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最好教材之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词使用准确、形象、生动、传神。在《绿》中“踞”、“浮”、“拥”三个动词运用得十分准确、讲究。“踞”是“蹲”的意思,用“踞…  相似文献   

5.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诗意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卓尔不群的散文大师,他的散文充分显示出现代语言的艺术魅力。本文从语言的情感、形象、意蕴、乐感四个方面对朱自清散文语言的诗意美由表及里地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乾坤入散记,化作玉玲珑。”朱自清的散文《绿》可称一篇精致玲珑的佳作。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早期提倡写实,注重对生活作深入观察。他对自然美有特殊爱好,在《绿》这篇山水散记中,以感受自然美的艺术心灵,描绘出仙岩山两处胜景——梅雨瀑和梅雨潭,从中“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相似文献   

7.
厄纳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1961)不仅是美国“反战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家,而且是小说写作的伟大艺术大师。他著名的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确切地说是他的作品的散文风格(prose style),开创了当代美国小说创作的新局面。英国著名小说家赫·欧·贝茨说海明威的小说作法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纵观海明威全部的艺术创作,我们总结出他有三个最显著、最重要的描写风格——客观、简洁、朴实。  相似文献   

8.
张承志走上文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内蒙古大草原。是草原培育了他文学的神韵和个性,他创作的以草原为题材的小说和散文足以证明他是一名出色的草原歌手。其中的散文创作,更是表现出在喧嚣的商业时代张承志对理想、对清洁精神的执着追求和执拗歌唱。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散文美学特征的总体把握离不开对现代散文内涵的科学诠释。散文易写难精,散文的含义也同样易于概括却难于精当。把散文喻为文学体裁中的“轻骑兵”,固然抓住了散文灵活、轻倩的特点,却并未令人满意地回答“散文是什么”的问题。朱自清先生说,散文“那是与诗、小学、戏剧并举,而  相似文献   

10.
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散文大家,也是语言大师之一。他写的许多散文,脍炙人口,名震遐迤。特别是他的散文语言可谓独具风格:秾丽流畅,清新活泼,细腻传神,充分表现了现代汉语的语言美。《春》这篇散文,就生动地体现了这种语言美。值得我们很好品味、体会、学习和借鉴。散文是文学艺术形式的一种。散文,比起其他文学形式,更应该讲究语言美。很难设想,一篇语言平庸、呆滞、晦涩的散文,会是一篇吸引读者的好文章。散文在内容上、在组材上要求“形散神不散”,同样,在语言上也要做到“散而不散”,这就要求散文语言必须清新活泼,自然和谐,讲究修辞,讲究语言色彩。更应以语言美来感染、陶怡读者。《春》的语言美,使这篇散文更增强了美感,增强了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是现代著名作家。他的著作很多,有诗歌、散文、学术著作等。他的散文清新幽雅,自然天成,韵味纯正,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平中见奇的构思美;(2)质朴精炼的语言美;(3)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散文源远流长,成就辉煌。然,何谓散文,古今观念相去甚远.在古代,散文仅与韵文,骈文相别,包括许多非文学的种类.期间,有先秦时期诸子散文的鼎盛,唐宋八大家的繁富,明清小品的突出。五四以后,引进了西方文体划分的体系,便有了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四分法。文学观念的变革使散文具有了鲜明而灵活的文学功能,以至于“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是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①但是,由于正处于社会历史剧变的重大转折时期,散文因其先天的“载道”性和灵活多变的特质,而自觉不自觉地被赋予强烈的使命感.虽有鲁迅、瞿秋白、茅盾、朱自清、冰心等一代散文大家及其散文精品的卓异,却不妨碍突出实用功能,张扬群体意识,弱化主体情感的散文的发展趋势以及观念的形成.这便是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及其主要风貌,当然也是中国当代散文发生的文学背景。新中国的成  相似文献   

13.
在茅盾所创建的光辉的文学业绩中,他的散文创作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可以说,在茅盾的一生中,始终都在运用散文这种文学样式进行不懈的战斗。他的散文先后结集的有《宿莽》(散文小说合集)、《茅盾散文集》、《话匣子》、《速写与随笔》、《印象·感想·回忆》、《炮火的洗礼》、《见闻杂记》、《时间的记录》、《茅盾随笔》、《归途杂拾》、《生活之一页》、《脱险杂记》、《苏联见闻录》、《杂谈苏联》,解放后有《跃进的东北》等。尚未结集而散发在当时各地报  相似文献   

14.
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学史上,郁达夫的奉献是独特而又多方面的。提起他,人必称其小说,其实,他的散文创作成就並不下于小说。无论题材或文体,都算带上是极宽泛而多样的。抒情散文,文艺杂论,游记,政论,小品,自传及日记,不仅均为他所擅长並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郁达夫文学创作的研究往往较多都集中在他的小说方面,而对他的散文创作则缺乏广泛深入的研究。本文不揣冒昧,想就郁达夫散文创作中的一个分支——日记文学,作一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若谷是民国时期上海都会散文的代表作家。张氏散文文体大体包括读书断想、上海"一·二八"战事之报告及一般的抒情小品等。作为身居都会空间,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真正属于张若谷的是他的市民味,其散文小品所体现的文学世界虽谈不上多有气魄,但一定程度上却具有着中国现代都会散文范式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的散文在朴实、细腻、清新的风格中蕴含着浓浓的女性情结,这与作者独特的审美倾向、特殊的人生经历、高洁的人格追求和独具的性格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作者情感表达的需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和"五四"个性解放、特别是女性解放的思潮交互作用下的必然结果。探讨朱自清散文中的女性情结的形成因素,对于朱自清散文的教学和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五四文学巨匠”之一的郁达夫,是一位激进的新民主主义战士和真诚的爱国主义者。他以小说蜚声中外,也以散文驰名文坛。事实上,他的散文创作成就,并不在他的小说之下①。他的散文数量较多,体载纷杂,主要有小品、随笔、杂文、游记、日记、自传,以及某些创作谈和评论。凡读过他的散文的人,不能不被他的优美的游记所吸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文学巨匠的茅盾,是以他反映时代的广阔与深刻显示其作品的独特性而蹻入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作家之列的。他在检讨自己的创作时说:“未尝为要创作而创作——换言之,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他认为“站在时代的阵头,吹起前进的号角”,这样才能使文艺“克尽了它的使命”。 茅盾的散文和他的小说一样,是和时代共着脉搏的,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如果我们认真加以考察,就会发现,茅盾的散文在表现时代性上是有自己的特色的。这就是:表现时代的多样性;揭示历史生活的连贯性;反映特定时期历史面貌的完整性。下面,就这几方面,分别加以论列。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先生一生耕耘不辍,大胆开拓,敢于超越,他的散文创作以诗画入文,融诗情画意于文中,继承并超越了中国传统审美理想和中国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体现了艺术家崇高的人格修养和艺术内涵,作品不仅有独特的形式美,更具有深刻的内涵美,这是他的作品历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散文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传统,在古代,凡是不押韵、不讲排偶的文章都叫散文,所以概凡经传史书和应用文章都包括在散文之内。现代散文有划入文学范畴的文学散文和一般散文即非文学散文的区别,本文的论城只涉及狭义的文学散文,不把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杂文等包括在内。一文学散文是以记写人物活动、事件发展、风物场景为主,并把感情作为它内在线索,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