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们在文章中讨论了MnCO_3晶体中Mn~(2 )在低对称晶场中的电子吸收谱,本工作进一步研究在25200—26900cm~(-1)范围内出现的精细结构谱线。不少文献报道了MnCO_3晶体的包括精细结构在内的晶场吸收光谱。有别于其它Mn~(2 )的络合物的晶场吸收光谱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MnCO_3晶体在25200—26900cm~(-1)  相似文献   

2.
在晶体场理论基础上,推导出了3d9离子在压缩四角对称晶场中2B1g态混合进基态2A1g的EPR g因子的三阶微扰公式.用该公式研究了晶体3Cu(IO3)2·2H2O中Cu2+离子两种占位的EPRg因子,并分别计算了它们的电子吸收能级,理论研究合理地解释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SCCF模型的基础上,用一种方块准对角化弱场耦合方案构造了d~5电子系O_h~*旋量群的完全能量矩阵。计算出了MnF_2晶体中Mn~(2+)离子的(d—d)跃迁能谱,~4A_(1g)(G)和~4E_g(G)能态的偶然简并度被解除,39010cm~(-1),41340~(-1)cm和43200cm~(-1)三个吸收峰有了理论对应。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测定了反铁磁盐MnCO_3晶体中Mn~(2 )的紫外和可见吸收谱,观察到了谱带的进一步分裂。对于吸收谱的理论解释,考虑了MnCO_3晶体中Mn~(2 )和周围配体之间的真实立体结构,利用赵等人提出的过渡金属络合物中Mn~(2 )的SCF-d轨道,进行了理论计算,吸收谱带在低对称度下的分裂得到合理解释。理论计算和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3d9离子斜方对称g因子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Nasico型晶体Cu0.5Zr2(PO4)3中Cu2+离子中心各向异性g因子(gx,gy,gz),其中斜方晶场参量由重叠模型并联系晶体中Cu2+离子所处的局部结构确定。研究表明,晶体中Cu2+离子中心配体八面体平面键角相比理想斜方对称的90°要小10°左右,由此所得的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赵等提出的过渡金属锰离子的近似自洽场 d 轨道径向波函数,考虑到晶体 CsMn-Br_3中 Mn~(2 )离子的真实对称性,在 D_(3d)点群对称下,计算了 CsMnBr_3中 Mn~(2 )离子的 d—d 跃迁谱。理论值和实验符合很好。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处理晶体系列 ABX_3(A=一价碱金属离子:B=第一族过渡金属二价离子:X~-=Cl~-,Br~-,F~-或 I~-)中的过渡金属络离子的晶场吸收谱。  相似文献   

7.
标题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a=0.963 0(1),b=1.884 0(3),c=1.827 8(2)nm,β=90.57(1)°,V=3.315 9 nm~3,Z=4,D_6=1.773g/cm~3。结构是用直接法解出,最后R因子为0.045。结果表明,该单斜晶相含有单核三(吡啶-2,6-二羧酸根)合蒽络阴离子[Tb(dipic)_3]~(3-),Tb~(3 )离子由6个羧酸根O原子和3个N原子配位形成三帽三方柱配位多面体。Na~ 离子均由羧基O或水分子配位形成Na-O八面体。这些畸变的八面体除共享顶点外,还以共棱或共面的方式联结。整个晶体结构由Na-O键和氢键将Na~ 离子和络阴离子联结起来。  相似文献   

8.
采用半自洽场(Semi-SCF)Cr3+3d轨道径向波函数、点电荷模型和三级微扰方法,计算了AlBr3·6H2O: Cr3+晶体中Cr3+电子顺磁共振的g(g=1.9707)因子和零场分裂D(D=-0.0323),理论值与实验值(实验值g=1.976±0.001,D=-0.0325±0.0001)符合很好。并认为在AlBr3·6H2O: Cr3+晶体中取键长R(Cr3+—O2+)=0.191nm是合理的。同时Cr3+离子掺入AlBr3·6H2O中占据Al3+离子位置后,引起键角较小的改变,仅增加0.35°。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高活性的嘧啶类杀菌剂,由N-(4,6-二甲基嘧啶-2-基)苯胺(嘧霉胺)和氯乙酸在无水乙醇介质中反应合成了新化合物嘧霉胺氯乙酸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核磁共振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晶体结构,并对其杀菌活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嘧霉胺氯乙酸盐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4(2)/n,晶胞参数为: a=(1.9604±0.0004)nm,b=(1.9604±0.0004)nm,c=(0.7542±0.0003)nm,β=90°,V=(2.8986±0.0013)nm~3,D_c=11324g·cm~3,Z=8,F(000)=1232,μ=0.27mm~(-1);嘧霉胺氯乙酸盐晶体结构中,氯乙酸根阴离子和N-(4,6-二甲基嘧啶-2-基)苯胺基阳离子之间通过 N-H 和O形成的氢键连接在一起;在阳离子中,嘧啶环和苯环形成的二面角是(7.59±0.04)°;该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我们研究了天然方解石中~(55)Mn~(2+)离子在微波频率约为9400兆赫频段的顺磁共振谱的精细结构和超精细结构。并对θ=0°及90°之下由实验确定的谱线位置与计算值作了对比,求出了~(55)Mn~(2+)在方解石中的自旋哈密顿参数。结果证明g因子和谱的超精细结构参数有微弱的各向异性。所得到的参数分别为: g_‖=2.0025±0.00012,g_⊥=2.0023±0.00012, D′=(37.97±0.065)×10~(-4)(cm~(-1)), d′=(5.00±0.06)×10~(-7)(cm~(-1)), A=94.0±0.26(Gs),B=93.4±0.26(Gs)。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AlCl3·6H2O晶体中Cr3+离子的ESR光谱.计算结果(D=-0.032 64cm-1,g=1.970 9和△g=-0.00027)和实验值(D=-0.032 7(1)cm-1,g=1.977(1))符合得很好.还讨论了AlCl3·6H2O晶体中杂质Cr3+离子的局部结构.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低自旋态(2T2)d5离子在三角对称中的公式, 计算了KNbO3:Ir4+ 晶体的自旋哈密顿参量g因子g//,g⊥和超精细结构常数A//,A⊥.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同时, 计算还获得了Ir4+离子在KNbO3晶体中的缺陷结构信息,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推导了立方对称下 d~5离子的 g 因子的三阶微扰公式,证明了 Sato 等人的公式是错误的,并应用于计算 Mn~(2+):ZnS 的 g 因子,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非晶态半导体As_(35) Te_(55) Si_(10)中M~(2 )和Cu~(2 )离子的电子自旋共振吸收谱。结果表明:对Mn~(2 ),g=2的吸收峰主要起因于相分凝的Mn-Te群聚,g4.3的吸收峰起因于 Mn~(2 ); Cu~(2 )在该材料中引起了 g=2.113的吸收峰,随Cu量的增大,峰宽△H变宽。  相似文献   

15.
Cr~(3+)掺杂在GeO_2单晶中,其温度为10K—290K时都可观察到Cr~(3+)的双光子吸收。同时吸收双光子后,Cr~(3+)离子被激发到~4T_1(p)态,经无辐射跃迁到~2T_(18)。和~2E_g态,最后辐射出一个光子回到基态~4A_2(F),其辐射光的偏振特性与泵浦光完全一致。按配位场理论计算的配位场参数分别为Dq=1620cm~(-1),B=577cm~(-1),C=3122cm~(-1)。所观察到的激发谱线和辐射谱线的微细分裂被归结为~4A_2(F)的分裂。从明显的各向异性结果看,Cr~(3+)是处在具有低对称畸变的八面体对称的晶格位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点荷模型的晶场理论,考虑石榴石中Fe~(2 )离子受最近邻八个氧离子配位体和次近邻两个硅离子远离体的作用,取赵敏光等人提出的3d电子经验径向波函数,计算出Fe~(2 )的3d电子相对于能级重心的晶场能量为E_(3dyz)(~5B_3)=3496cm~(-1);E_(3dxz)=2076cm~(-1); E_2(~5A_1)=996cm~(-1);E_(3dxy)(~5B_1)=-2632cm~(-1); E_1(~5A_1)=-3939cm~(-1)。算得的晶场稳定能为11.26Kcal/male。根据热振动耦合跃迁机制,得出由基态E_1(~5A_1)到激发态E_(3dxy)(~5B_1),E_2(~5A_1).E_(3dyz)(~5B_2)、E_(3dxz)(~5B_3)之间的跃迁谱带为1305cm~(-1)、4933cm~(-1)、6013cm~(-1)、7433cm~(-1)这一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3d离子斜方对称g因子的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Nasico型晶体Cu0.5Zr2(PO4)3中Cu^(2+)离子中心各向异性g因子(gx,gy,gz),其中斜方晶场参量由重叠模型并联系晶体中Cu^(2+)离子所处的局部结构确定。研究表明,晶体中Cu^(2+)离子中心配体八面体平面键角相比理想斜方对称的90°要小10°左右,由此所得的因子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 Ikeda 测定的结合 CaMgSi_2O_6—CaCrAlSiO_6透辉石固溶态(800℃)中 Cr~(3+)离子吸收谱曲线的分析,提出了 Cr~(3+)处于 C_3对称晶位及低自旋态。在一定近似下计算了 Cr~(3+)的吸收谱。结果既优于 Td 对称计算的结果又很好地解释了8900—13600 cm~(-1)段的高斯峰的对合。由此确证了 C_3对称及低自旋态假设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Zn(bipy)3]2*4Cl*5H2O(bipy=2,2′-联吡啶)配合物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确定其结构.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a=1.3610(2)(nm),b=2.2544(5)(nm),c=2.3775(4) (nm);β=105.77(1)(°),V=7.0200 (2) (nm3), Fw=1299.92,Dc=1.220 g*cm-3,Z=4,μ=0.886 mm-1,F(000)=2640.该配合物晶体中每两个锌和联吡啶的配离子组成一个不对称单位,Cl-,H2O处于位置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了四方八面体(MnO6)8-络离子g因子的完全高阶微扰公式.公式中,除了中心离子Mn4+和配体离子O2-自旋-轨道耦合对g因子的贡献(双SO耦合参数模型)外,也考虑了荷移激发态(与电荷转移谱有关)与基态混合对g因子的贡献.公式得到SnTiO3∶Mn4+的g因子与实验值吻合.而双SO耦合参数模型获得的g因子值较大地偏离了实验值,这说明SnTiO3∶Mn4+晶体g因子的计算中荷移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作用不能被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