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重庆西边的这座小县城,凡与直销这个行业沾上边儿的,几乎没有哪一个不认识邹小雨,这原因一是邹小雨经常出现在培训会的讲台上,慷慨陈词,言语铿锵;二是邹小雨个人特征极其明显。邹小雨胖胖的、矮矮的、戴副深度近视眼镜,成天夹着一大撂资料努力迈动短腿,穿梭在大街小巷。  相似文献   

2.
太阳神,这个中国直销行业的后进入者,却成功地在中国直销历史上留下鲜明的烙印,若干年以后,“小康直销”、“‘剩’者为王”、“珍珠店模式”等在当时看来标新立异的提法、思想以及模式,注定会因为太阳神而名垂中国直销史。  相似文献   

3.
雅芳的胜利     
2月22日,当商务部网站“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外资直销企业列表”中赫然出现“雅芳(中国)有限公司”时,关于雅芳已经获得中国首张直销牌照的消息就在业界炸开了锅。实际上,不单其他人难以置信.甚至雅芳自己看到这一切时也深感吃惊。  相似文献   

4.
北京中科北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北软科技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的硅谷——北京中关村,以中国科学院为技术依托,是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中科北软是中国直销软件行业最知名品牌;是中国直销软件业最具代表性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直销企业信息化软件供应商。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直销行业正面临一个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而引进的新兴事物之一的直销,是一种新兴的商业业态和市场经济发达的见证。但由于直销行业曾经的诚信缺失,我们无序而混乱,苦难而自戕……集体失语,公信危机,影响至深!  相似文献   

7.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当年的这句话没想到应用在当今的中国直销界如此合适!回顾《直销管理条例》颁布两年多来,且不要说刚进八这个行业的人看不懂,就连直销界的一些所谓大师所做的一些预见也大多数成为泡影。直销行业的发展与现实的节拍越差越远,造成这个局面的原因在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基本规律被无情地破坏掉了,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8.
广东太阳神集团直销中心总裁朱厚丞在接受《中国直销》记者采访的时候,谈得最多的不是太阳神本身,而是直销行业的话题。他有一个核心的论断:中国直销行业的整顿、规范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大型企业的参与。如果愿意承担行业责任并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的大型企业达到50家,甚至100家的时候,中国直销的环境一定会有根本的改善。我们的采访也围绕着大型直销企业行业责任的话题而展开。  相似文献   

9.
直销法规即将出台,曾经鱼龙混杂的中国直销业面临史无前例的大洗牌。作为认定了这个行业的直销人,面对这样一个永续性的事业机会,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就显得尤其重要。下面,我就根据自己从业七年来所获得的点滴经验,与广大从业者分享。  相似文献   

10.
单层次、8000万注册资本,2000万保证金.透明的报备披露制度……这一个个带有中国特色的直销规则、让许多习惯了多层直销的外资直销企业.内资直销企业和传统保健品企业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直销管理条例》实施后的半个多月中.除了欧瑞莲明确向媒体爆出首递直销牌照申牌的消息外.更多的消息是某些企业准备转型做特许经营、某些企业准备退出直销行业……  相似文献   

11.
从1990年美国雅芳公司进入中国以来,中国直销行业已经进入第19个年头,并经历了自由发展阶段、限制发展阶段、全面禁止阶段和立法后的开放阶段。在这长达19年的时间中,行业从开到放、再到关、再到放,可以说,中国直销行业的发展经历了许多的波折,特别是某些非法传销企业一度给中国直销市场造成的混乱局面,致使中国直销行业长期以来的整体形象不佳。  相似文献   

12.
《当代地方科技》2005,(12):78-79
No.1直销挽救保健品行业 从有病吃药到保健防病,基本上是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标志,因而保健行业的发展理应势不可挡。然而遗憾的是,中国保健业的发展由于一开始就由大量的广告泡沫、功效泡沫和利润泡沫所推动,最终造成一个行业印象非常差的现状。中国社会保健意识的提升和中国保健行业的庸俗表现成为一个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在中国直销行业的第一次诚信大调查中,有66%的人认为“不诚信是直销行业的普遍现象”,身边直销人的诚信平均得分仅仅60.08分。部分直销人的急功近利、见利忘义令人心忧,挑战诚信、漠视道德已成为他们心照不宣的生存之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老牌的直销企业,仙妮蕾德这样跟政府严管直销行业的做法背道而驰,特别是在这个直销申牌的敏感时刻,难道他们不怕坏了未来在整个中国市场的布局吗?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1月20日,安利(中国)出席了浦东新区中外投资信息发布会,并与100多家中外企业一起参加了投资浦东的正式签约仪式。据悉,安利(中国)本次在张江注册了一个名为安利(中国)研发中心有限公司的企业,其投资总额将达1500万美元。建成后,该公司将成为安利在中国最大的研发机构。此研发中心也将是直销行业在中国最大的研发机构。  相似文献   

16.
他们曾经风生水起.在行业中堪称旗帜;头顶“元老”、“大佬”等称谓荣耀一时,而如今却徒留谈资。这些在直销20年岁月中曾名留青史的企业今何在?有人进,就有人出,在后浪滔天的直销长江中,前浪早已奔赴沙滩,或留得一汪清泉,或了无痕迹。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地方科技》2006,(11):58-60
近似中国的韩国直销史 韩国直销业和中国直销业的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在韩国,刚刚出现的直销企业也曾受到政府的严厉抵制,韩国政府甚至一发现有人从事直销活动就予以逮捕。经历了一段时间以后,尤其是看到美国对直销行业全面放开,韩国政府才逐渐缓和了态度。这其中一波三折的经历像极了中国直销:  相似文献   

18.
2006,是中国直销行业关键的一年,众多直销企业在国家政策的风云变幻中,实现着变革、转型并力图冲出重围。这一年里,不断地有传统名企踌躇满志地加入到直销阵营中来,誓言要在直销行业立稳脚跟,将直销这块饼做强做大;也有在直销领域搏杀数年的企业,因不堪重负陆续转投别途;而直销人鳄如安利、如新等老牌直销军团们,为了适应新的政策环境,痛下决心整顿经销商队伍、调整奖金制度,以配合中国政府对行业的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19.
《当代地方科技》2008,(1):10-13
2007年的中国直销是充满规范阵痛和发展期待的一年,一幕幕行业大戏轮番上演,悲欢离合,主题鲜明:  相似文献   

20.
《当代地方科技》2008,(1):28-30
NO.1安利(中国) 安利一直是中国直销行业的风向标,它的业绩、对政府政策的影响力以及公共关系处理都让其他企业难以望其项背。继2006年12月1日压线获得直销牌照之后,于2007年5月28日最终通过商务部直销服务网点核查备案,是除雅芳外获批直销区域最多的直销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