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对加层后抗侧刚度不足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采用布置屈曲约束支撑的办法来满足结构弹性位移角限值的设计要求.首先运用ANSYS软件输入地震波对加层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然后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层间位移角限值的楼层布置屈曲约束支撑,再对加支撑结构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验算.结果表明,布置屈曲约束支撑后,加层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均能满足规范的要求,最大减幅可达27.5%;罕遇作用下屈曲约束支撑在大部分时间屈服从而达到应力屈服强度(108 Pa),具有良好的耗能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带BRB的不规则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规则结构,当结构的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偏差较大时,应考虑扭转的不利影响.针对高烈度区抗侧刚度与抗扭刚度不足的不规则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布置屈曲约束支撑以满足弹性位移角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对不满足要求的楼层加屈曲约束支撑.对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下进行了动力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加屈曲约束支撑后结构的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的要求,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不规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变形,具有良好的耗能减震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混合结构中下部框架结构强弱轴方向的侧向刚度差别,对约束屈曲支撑采用不同的布置方案.选择位移比和周期比作为该结构体系整体协同工作的参数,将考虑上部网架的混合结构体系整体协同工作性能进行罕遇地震下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双向布置的约束屈曲支撑能够明显改变位移比和周期比,提升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对混合结构整体协同工作性能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4.
防屈曲支撑分耗能型和承载型,在地震工况作用下是否启动耗能是区分两种类型的重要标准,防屈曲支撑耗能启动承载力是决定其耗能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某一高层实际工程,用有限元软件来分析防屈曲支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依据多遇地震下支撑的弹性内力来设计防屈曲支撑在地震作用下耗能启动承载力,采用EL-Centro波、Taft波、人工波3条地震波,用时程分析方法在小震、中震及大震工况作用下来分析防屈曲结构的减震耗能能力.结果表明:在小震下支撑保持弹性不启动耗能,仅对结构提供刚度;在中震下支撑屈服后耗能开始启动,消耗地震能量,有效保护了主体结构;在大震作用下耗能支撑和结构主体共同作用,保护主体结构不倒塌.  相似文献   

5.
以10层钢结构为研究对象,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通过ANSYS有限元数值方法,对纯框架结构及偏心耗能支撑结构在考虑楼板作用与不考虑楼板作用情况下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楼板作用下纯框架结构顶层位移X、Y方向分别减小了31.3%和33.9%;结构顶层加速度X、Y方向分别增大了39.7%和45.2%.由于楼板的约束效应,结构的整体刚度增加,自振周期减小.考虑比不考虑楼板作用同样的耗能结构耗能能力减小了,在分析耗能结构时不能忽略楼板作用.分析结果为钢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空间非对称结构框架的特点,通过数值模拟方式分析了非对称结构采用摩擦摆隔震系统对结构在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对非对称框架结构设置三组不同阻尼值的摩擦摆隔震层,进行多方面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摩擦摆隔震可显著减小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经过合理设置隔震层阻尼值,可以对隔震层和上部结构位移进行调整,有效控制隔震层的水平位移和扭转振动,控制平-扭耦联作用,同时使底层柱受力单一.  相似文献   

7.
粘弹性阻尼器钢框架减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过程,推导了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粘弹性阻尼器的设计方法;检验了此方法的精确度及使用范围;分析了随粘弹性阻尼器附加刚度的增加,附加阻尼比的变化规律;给出了粘弹性阻尼器储存刚度与层刚度的合理比值范围.根据粘弹性阻尼器的力学特性,对一设置粘弹性阻尼器的钢框架进行ANSYS模拟,并对纯框架结构和安装粘弹性阻尼器的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设置粘弹性阻尼器后,结构的地震响应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某偏心钢框架和在原框架基础上设置防屈曲支撑的3种方案进行了模态分析和时程分析,比较了它们的周期比、位移比及层间位移等.结果表明:合理地设置防屈曲支撑可以有效的控制偏心结构的扭转效应,并减小结构的侧向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在大震下,能够降低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耗散大部分地震能量,保护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9.
双钢管约束屈曲支撑由外套管和内核管组成.在外套管的约束作用下支撑在受拉和受压时性能基本相同,弱震作用下就可能提早屈服耗能,保护主体结构不受破坏,强震作用大量吸收能量,提高结构安全度.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双钢管约束屈曲支撑的有限元模型,对该支撑进行详细地计算与分析,全面掌握构件的强度和耗能特性,为约束屈曲支撑在结构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罕遇地震作用下单波与双波对多层钢框架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唐山市某钢框架结构的学生公寓为原型,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计算模型,对其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单向地震波下的柱底最大剪力是双波下的1.1倍;单向地震波下的底层柱最大轴力是双波下的1.1倍;双向地震波下柱底的最大弯矩值是单向地震波下的1.4倍;双向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是单向地震波作用下的1.8倍;多层钢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单向波和双向波的地震响应相差很大。与现有规范相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双波对结构进行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11.
具有侧向支撑的屈曲约束支撑整体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屈曲约束支撑是由外包构件、内核构件及填充在两者之间的砂浆所组成,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但也存在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由于砂浆开裂而产生的刚度退化和承载力劣化等缺点,因此提出了一种新型屈曲约束支撑,即在内核构件和外包构件之间不再灌注砂浆,而是设置钢板侧向支撑,并建立基于欧拉屈曲理论的力学模型,采用解析法和ANSYS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临界荷载、外包构件的刚度及侧向支撑的数量得到了解析公式,对在具体结构中的使用得到了相应的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软件ETABS,将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作为主动设计方法,利用其对某地区多层不规则中学建筑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找到结构薄弱部位,然后采用加大梁柱截面及加支撑两种方式进行结构方案的调整。将调整后的两种结构型式与原纯框架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层间最大位移较原结构分别减小了57.8%和73.6%;结构周期分别减少了10%和23.5%。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可以作为一种主动设计手段,指导设计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结构方案调整和性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氧化方法生产改性玉米淀粉粘合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经过预糊化、氧化、加碱糊化等手段进行化学改性,并加入稳定剂等可以制备出固含量高、贮存稳定性好,具有一定初粘力和透明性的改性玉米淀粉粘合剂.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氧化方法的选择是最关键的一步,目前经常使用的氧化方法有氧化剂氧化(如H2O2、KMnO4、NaClO作氧化剂)和电化学氧化.使用不同的氧化方法对改性玉米淀粉粘合剂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提高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交型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不大于0.866,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最重原因之一,因此对突破这一限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两种提高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有效方法,即过调制法和谐波注入法.文中阐述了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特点,并通过仿真和物理样机实验验证了这两种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使电压传输比提高到1.0左右,但其输出电压中的谐波含量都相应增大.比较了两种方法所产生谐波的特点及其抑制对策和适用范围,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用8031单片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智能称重指示器,它具有称重、显示、计价、打印、贮存和统计等功能.配9针打印机可将测量结果和汉字名称一次打印在六联单票据上,司秤人员不能人为干预测量结果,从而杜绝了人为作弊现象.该指示器尤其适合于粮食、蔬菜、金属、煤炭等交易的地中衡.  相似文献   

16.
约束屈曲支撑对K6型球面网壳减震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某60 m跨度的空间K6型网壳结构进行动力分析,讨论其在地震作用下对结构的减振效果.分别对5种约束屈曲支撑布置型式进行动力分析,比较不同布置形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较合理的支撑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17.
根据R M Tong把模糊模型看作是模糊条件命题的集合这一基本思想,通过精确量的模糊化,确定了合金元素加入量与材料性能指标组合的模糊系统的结构,建立了该系统的模糊模型,为研究合金加入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普遍意义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