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陶短房 《世界博览》2011,(21):26-27
最初只有700人参加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如今大有“占领全球”之势:10月15日,全球各地的示威者纷纷走上街头,开始了各自的“占领”。  相似文献   

2.
朱伟一 《世界博览》2011,(21):62-62
在美国的现有政治格局之下,华尔街基本稳如泰山,所以花旗老总潘迪自有心情与“占领华尔街”运动开玩笑。  相似文献   

3.
9月17日,近千名美国民众在纽约华尔街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声讨金融大亨的贪婪、政客的腐败和官商之间的权钱交易。时隔两日,就在“占领华尔街”的抗议活动仍在继续之际,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规模庞大的“经济增长与减赤计划”。分别发生在纽约和华盛顿的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其实内在联系非常密切,折射出经济走下坡路将给奥巴马总统连任带来困境。  相似文献   

4.
达巍 《世界知识》2011,(21):32-33
被称作美国左翼草根运动的“占领华尔街”风起云涌。这一运动的矛头直指华尔街金融资本,而非奥巴马领导的美国政府,对奥巴马竞选连任未必不是好消息。正因如此,奥巴马和民主党对运动某种程度上采取了鼓励态度。就在10月16日,奥巴马在国家草坪马丁·路德·金纪念地揭幕仪式上还表示“人们可以挑战华尔街的不节制”。  相似文献   

5.
发言人     
《世界博览》2011,(21):8-8
“资本主义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朝鲜国家通讯社近日对“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进行报道,予以声援。  相似文献   

6.
董玉洁 《世界知识》2011,(21):46-52
10月6日,正当纽约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向首都华盛顿扩展、并且有人声称要把事态引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时候,这些美国的抗议者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在他们根本不知道的一个城市,他们获得了出人意料的同情,他们的行动被称作“美国人民伟大的华尔街革命”。  相似文献   

7.
楚涓 《世界博览》2011,(20):20-21
记者来到曼哈顿时,“占领华尔街”示威运动已经持续了三周。10月2日,由于示威者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占据了布鲁克林大桥而引发了警民之间的冲突,被逮捕的示威者超过700人。国际与美国国内的媒体纷纷聚焦华尔街。在美国加拿大很多城市的金融区都出现了响应华尔街的抗议运动,但是曼哈顿却迅速恢复了常态。  相似文献   

8.
史安斌 《世界知识》2011,(22):56-57
“为何不可以占领新闻编辑部?” 由“占领华尔街”运动波及全美各大城市的抗议活动,被定义为“1%的富豪与99%的普通人之间的阶级斗争”。这是自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美国民意的一次总爆发,显然也可以被看做是对今年年初以来席卷中东的“阿拉伯之春”的回应,因而也被称作“美国之秋”运动。但与对埃及、突尼斯、利比亚、叙利亚的抗议活动所进行的“地毯式”报道相比,美国传统新闻媒体对发生在本国土地上的这场群众运动反应冷淡。  相似文献   

9.
从原因来看,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与腐败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才是导致运动爆发的深层根源。从内涵来看,占领华尔街运动,它不仅本质是一场群众性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而且还是美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第三种方式,更是美国后工业社会危机时新左派政治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从原因来看,华尔街金融资本的贪婪与腐败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而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才是导致运动爆发的深层根源。从内涵来看,占领华尔街运动,它不仅本质是一场群众性的公民不服从运动,而且还是美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第三种方式,更是美国后工业社会危机时新左派政治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朱伟一 《世界博览》2011,(24):57-57
如果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是一群乌合之众.如果法律是抵抗华尔街的最后一道防线,那么身为法官的雷科夫就是灵魂、统帅。  相似文献   

12.
由“占领华尔街”事件所折射的现实是,美国民众对金融机构的厌恶。金融业本身的投机性特质,在各个方面损害着各类消费者的利益。结合我国国请,应建立金融市场信息公开的长效机制;建立金融规制的法律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建立起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徐弃郁 《世界知识》2011,(22):32-33
当迅速蔓延全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吸引世界越来越多关注的时候,人们可能很少会意识到,这场代表“99%的人”的运动与美国最保守的“茶党”运动实际上是同一股潮流——“民粹主义”的左、右两面。在这个意义上,它与“阿拉伯之春”之间并不像一些评论所说的“存在本质的不同”,而是继“茶党”兴起、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抬头、“阿拉伯之春”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民粹运动,体现出美国政治一些深层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无计可施,拥兵迫降,兵不血刃;和平进驻,进退两难,陷入泥淖。记得美国在1915年乘海地内乱之际,曾以“护侨”为由,出兵占领过海地。79年之后,美国打出“驱逐独裁、恢复民主”的旗号,以联合国授权的名义,派万余名士兵“和平占领”海地。尚方宝剑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对美国来说,最具吸引力的事件莫过于"占领华尔街"运动了.这一运动从10月发起,蔓延到全美各大城市,受到垒世界的关注,被称为"华尔街之秋".然而,对于"占领华尔街"一事,美国的政界和舆论所给出的评价是不同的,共和党、保守派更多评价其为"暴徒",而民主党行事谨慎,也并没有把这事接过来,将其转化为提升本党影响力的政治资源.实际上,从"阿拉伯之春"到"欧罗巴之夏",或多或少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本国的老百姓反对本国政府,而本国老百姓和他国老百姓之间也不团结,全球化带来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复杂变动,成为透视华尔街之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大事记     
1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3国共同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墨西哥几百名武装的印第安农民占领了墨东南部恰帕斯州的4个城镇。5日墨政府军全部收复被占城镇,继续追剿自称“萨帕塔民族解放军”的农民武装,12日墨  相似文献   

17.
鸣涧 《世界知识》2011,(21):52-53
今年以来,全球目睹了此起彼伏的抗议乐成,让人有些应接不暇。年初,突尼斯、埃及、海湾地区爆发了排山倒海的抗议活动,余波尚未平息;年中,英国、以色列、德国、希腊也发生丁骚乱和抗议。近一个月来,这样的疾呼与喧嚣又有了新焦点,“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在当今的美国渐成气候,西时月余而方兴未艾,国际媒体不禁感慨,纽约也快变成示威之都了。  相似文献   

18.
两种现象"独裁者们垮台了,而民主也失败了。"几个月前,新加坡智者马凯硕在《金融时报》撰文如此描述当今世界发生的事情。一方面,在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人民起义把舒舒服服坐在高位上几十年的三个独裁者彻底推翻了,也门的萨利赫已交权,叙利亚的独裁者也将步其后尘。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欧盟在主权债务危机中挣扎,并开始威胁到整个欧洲的联合进程。在大西洋的另一边,8月,美国试图在两党强硬对抗的国会中达成一个糟糕的妥协,来推迟不可避免的危机。从纽约开始蔓延到其他城市的"占领华尔街"运动,最终使世界态势的图景完整展现出来:民主国家和独裁国家的人民都因感到政治和经济上的不公而反抗。  相似文献   

19.
许宏 《科学世界》2009,(10):96-96
在河南偃师市的二里头村,考古学家们曾发现了几处大型宫殿夯土台基。根据推测,这里是“夏墟”。在近4000年前,这里曾经出现过气势恢宏的宫殿建筑,宫殿四周有整齐宽阔的大道,周围生活着2万多名居民。  相似文献   

20.
使华盛頓伤透脑筋的,决不只是一个越南問題。新年以来,和越南站在同一条反美战綫上的拉丁美洲,人民反美反独裁斗爭持續地走向新的高涨。华尔街的喉舌惊呼,在美国的大門口,“危险正在集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