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我们     
一天,一个美国人来找我,是位历史学家。他立志研究中国史发生在3年前他第一次走上长安街的那一刻。那次,他在北京待了3个月,在他看来,北京3个月的变化要比美国30年的变化还要大。他觉得,历史根植于变化,中国史最有价值。 历史研究需要切入点,这个美国人选择了中关村,所以,他来找我,这个美国人3年前开始学习汉语,现在他的汉语已经好到了可以说俏皮话。他住北大,整天泡在中关村。 这个美国人的选择让我汗颜。从那天起,我开始考虑中关村之于中国的价值,后来我想清楚了:第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诞生于此;第二、中国高新技术从这里走向市场。知识与经济两个轮子驱动中  相似文献   

2.
Anthony Chow是个不识几个汉字、却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美国人。作为美国新蛋网的副总裁,他虽是纯正的电子商务洋巨头出身,却一手执掌了公司的中国业务开拓。对他来说,这段经历不啻于一段草根创业史。  相似文献   

3.
《世界博览》2011,(13):10-11
旅美学者南桥在美国观看了影片《功夫熊猫》,他觉得在这部电影中,很多场景看上去很中国,骨子里却很美国,导演是在做“美国为体、中国为用”的事。例如,在亲子关系上,中国人更看重血缘关系,美国人看重后天培养的亲情,比如有没有花时间在一起(阿宝和爸爸一起下厨)。  相似文献   

4.
十年之前,这个名NHStevenWheathers的美国人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在中国的电视台做主持人,在红遍中国的电视剧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那时候,他只是像一个普通的美国游客一样,来过中国,走了一条惯常的旅游线路一一北京、上海、西安。不过,数日的中国行却给他种下了深深的中国情结,从此,他一边经营着自己的广告公司,一边“策划”着重回中国。  相似文献   

5.
《世界博览》2009,(18):6-6
美国《新闻周刊》2009年8月15日文章说,回溯到2007年,中国和美国犹如一个经济体:中国人负责存钱,美国人负责花钱;中国人做出口,美国人进口;中国人放贷,美国人借贷。从1998年到2007年,两个经济体涨势迅猛,它们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约40%。  相似文献   

6.
一、中西对比。探寻合作学习的意义 有人曾这样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群虫;一个美国人是条虫,三个美国人是群龙。意思是说咱中国人较重视个人努力,而忽略了团队合作,而美国人恰恰是更善于合作。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12,(2):10-10
正中国不能采用美国的模式,中国人无法拥有自己的房屋和院子。在未来十五年中,将有3.2亿中国人离开农村和小县城,开始在城市中生活。这相当于每个美国人都在收拾行李和变更地址。美国人汤姆·米勒是《中国经济季刊》的总编辑,他认为污染正在使中国的城市窒息,高速增长已经使城市失去了特色,上千万新城市居民做着低工资的工作,并且享受不到社会服务。他认为中国的城市是粗加工的  相似文献   

8.
叶欣 《世界博览》2009,(7):34-37
范·琼斯,一个中国人还很陌生的名字,在美国人的眼中,他却被认为是绿色环保运动中的马丁·路德·金。这位非裔美国人的心中又怀抱着怎样一个绿色之梦呢?  相似文献   

9.
亦文 《青年科学》2010,(1):35-35
一个98岁的老人离去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索空间。 钱学森当年的归国,是一段惊险的传奇。美国当时的海军次长金布尔称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事实上,钱学森的能量远胜于5个师,他的贡献是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博览》2012,(18):11-11
年轻的美国移民乔纳森今年年初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需要你,就业机会太多了。”他原来在美国一家公关公司工作,到中国后,在清华大学找到了一份教英语的高薪工作。这个故事让很多美国人坚定了信念:我们的船正在漏水下沉,而中国正在迎风起航。于是,父母让孩子去学习中文.像乔纳森一样的年轻毕业生纷纷到中国去发掘财富。  相似文献   

11.
选择     
《科技智囊》2008,(3):I0046-I0046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  相似文献   

12.
张启迪 《世界知识》2023,(14):61-63
<正>中国的经济规模,或者更具体些讲国内生产总值(GDP)何时能实现对美国的赶超,近年一直是个热点话题。2010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0年前”超过美国。美国政界不少人也认为中国经济总量超越美国是早晚的事,如果现有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大体不变,预计将在10至20年内超越美国。新冠疫情暴发后,由于美国经济遭受严重冲击,而中国经济表现良好,中美经济总量差距一度迅速缩小。根据美国官方的数据,中国占美国GDP的比重从2019年的66.8%上升至2021年的76.4%,  相似文献   

13.
李强 《世界博览》2012,(1):26-27
让中国消费者彻夜排队购买的耐克球鞋,在美国却是大路货。美国时间12月23日凌晨3点,NCAA(美国大学篮球联赛)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女球员曲洪瑶来到商场门口,看到已经有几十个人排成一队等候在那里。两天以前的北京,20出头的小雨就来到王府井大街开始排队。排在他前面的还有5个人,24小时内,队伍增加到100多人。许多游客好奇地打量着这支由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和农民工混合组成的队伍,  相似文献   

14.
一1919年4月30日,著名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应胡适等人的邀请,结束在日本的讲学后,乘船抵达上海,来中国讲学。同行的还有他的夫人阿丽丝(Alice C·Dewey)和他的小女儿罗茜(Lucy Dewey)。初时,他打算在中国只呆几个月,后因胡适、蔡元培等人的要求,也因为中国的五四运功引起了他们的极大的兴趣,以致两次延  相似文献   

15.
海明威:人物性格与文化透视姜岳斌海明威是个地道的美国人,他作品中的两类主要人物,即“迷惘的一代”与“硬汉”,也在多方面、多层次上体现了美国人的性格特征及其嬗变。“迷惘的一代”是一群在战争中饱受伤害的美国青年,他们在价值观念上已开始了对传统的反叛,但在...  相似文献   

16.
关云 《世界博览》2013,(14):87-87
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曝光美国的监控与窃听项目"棱镜"之后,全世界一片哗然。美国国内纷纷反对政府侵犯个人隐私,对此奥巴马解释这些监控没有针对美国公民或在美国的人。他的意思是这项目只是监控和侵入世界其他国家的信息传输系统。欧盟为此要美国作出解释。很多中国人更为这一次美国在全世界面前丢脸而扬眉吐气:因为此前几个月美国正大肆渲染中国黑客入侵美国网络,窃取各种信息。斯诺登一爆料,彻底曝光了美国的伪善。一时间美国再也没脸指责中国了,中国此前承受的压力顿时消弭于无形。这可谓天上掉下来的好事。但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斯诺登爆出的美国对中国实行的各种网络入侵行动时,只是很低调地说要和美国沟通,没有趁机对美国大加讨伐。而一些军人评论家却说,因为斯诺登的爆料,美国相当于损失了一个重装师。  相似文献   

17.
陶涛 《世界博览》2009,(17):56-59
50年前的夏天,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为了解决日益紧张的柏林危机,决定邀请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前往美国的戴维营进行首脑会晤。其实,艾森豪威尔心中也没底,这里可是他誓死效忠的国土,请赫鲁晓夫这个美国人的大对手来,合适吗?  相似文献   

18.
多国丽 《世界博览》2014,(18):24-28
正这些老照片是献给曾为抗战负累重重的中国人民,并向为捍卫正义与和平远赴重洋的美国老兵,为保家卫国英勇奋战的中国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在被战火蹂躏得满目疮痍的腾冲街头,一个年长的中国男子停下脚步,向路过的一名美军士兵借火点烟,两人的头几乎碰到了一起;来自美国北达科他州的摄影师上等兵亚瑟·海吉在吃干粮,而他身旁的小孩李田右在笑着教他使用筷子;云南人李乐贝年仅12岁,但他已经是中国军队第14师42团入伍一年的士兵。此刻,他正在向两名美军  相似文献   

19.
去美国买房!     
在中国各大城市房价一再飙升之际,美国各大城市的房价却一跌再跌。中国人收入远低于美国人,但房价却“敢与天公试比高”。既然在中国买不起房,何不到美国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20.
看中国     
李强  张健康 《世界博览》2011,(16):10-12
1【养老】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中国式养老养老院如雨后春笋,年轻一代想要更多的独处空间。在中国这个受"孝道"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地方,养老院正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各地。在美国大学任教的冯占联回忆1997年移居美国时,中国人还因循旧传统,养老院寥寥无几。从2006年开始,冯占联就常常回中国考察社会养老问题。他不久前在《美国老年医学会期刊》上发表报告称:赡养老人的重担将由更少的人来承担,中国家庭所面临的某些挑战远高于美国。他对中国7个城市进行调查,发现养老院的数量不断增加,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