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6):1-1,4
去年12月到今年6月间,古巴近海和陆地考古接连有惊人的大发现。这些发现引起了一个让全世界都关注的课题:地球上可能存在过第八大洲——大西洲吗?古巴近海甚至大西洋底真的隐藏着一个极其发达的超文明吗?去年12月10日的美国《华盛顿邮报》和今年9月5日的《海底考古杂志》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国际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四项措施投石问路。 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时,几乎没有人怀疑,美国实行的封锁政策会很快将这一年轻政权扼杀在摇篮中。可40年快过去了,古巴革命政权依然挺立。务实的美国人开始反思:封锁隔绝政策真的有效吗?是不是该换一种方式了?正是迫于内外压力,克林顿政府近期对古巴政策作出了一定调整。  相似文献   

3.
2019年12月21日,古巴召开了第九届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第四次常规会议,古巴现任旅游部长马努埃尔·马雷罗·克鲁斯在此次会议上被任命为古巴总理。古巴上一任总理是已故的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他从1959年至1976年担任古巴总理。时隔43年,古巴为何再次任命总理?新总理将履行哪些职责?新领导班子将会带领古巴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4.
笔者目睹了格瓦拉尸骨运回古巴并为其举行国葬的那一幕,场面撼动人心,惊天地,泣鬼神。有一则美国电视广告的台词说:“有人提到过麦当劳吗?”在古巴,不仅没有人提到麦当劳,就连知道比尔·盖茨的人也不多。但古巴人常常提到埃内斯托·切·格瓦拉,并亲切地称这位大英雄为“切”。他的画像、语录牌、雕像在古巴岛上随处可见,其形象覆盖了哈瓦那革命广场一侧一座14层大楼朝向广场中心的整面墙。  相似文献   

5.
开怀大猜     
<正>1白茫茫的天地里,群鸟在叽叽喳喳地围观什么?原来是一群又白又胖的北极熊,在分食死去的鲸鱼!这种群体狩猎的能手,一旦在近海发现体形较大的猎物,便派一只北极熊去"打草惊蛇",将它向某个方向驱赶,其他小伙伴们则设下埋伏,猎物一游过来便杀它个措手不及,最后一起分享美味。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6.
记者实地寻访古巴的商业萌芽古巴不提改革,也不走中国和越南的"老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劳动也可以生活的国家"将走向何处?新年伊始,古巴《综合性税法》正式生效,为该国长达50多年的"无税时代"画上了句号。这被视为古巴开启社会主义"更新"大幕以来的一个里程碑——古巴官方从不提"改革"的字眼,似乎刻意同中国及越南的经济改革划清界限。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路易  相似文献   

7.
徐东煜 《科技潮》2000,(1):46-47
我曾听到有的古巴人风趣地说,哥伦布是第一个到古巴旅游的人,也有人说,他是因为走错了路才发现古巴的,反正无论怎么说都是哥伦布最先来到古巴岛的,是旅游者,也是占领者。“最美丽的地方”探险队员从海中捞起一根甘蔗或  相似文献   

8.
美国要不要对它过去20多年的拳击对手卡斯特罗的古巴伸出友谊之手?这个问题是在里根政府于今年春天对古巴采取了下列措施后提出来的: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古巴的贸易禁运;它宣布将停止两国间的班机往来,加紧控制访问古巴的人数.不久前,美国一个外交问题专家代表团访问了古巴.他们回国后指出:卡斯特罗对"战斗"已经厌倦了.他们说:卡斯特罗的官员们担  相似文献   

9.
叶欣 《世界博览》2008,(17):14-17
许多人担心开发海上石油资源会造成环境污染,威胁旅游业,但海上石油钻探平台难道不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吗?许多人担心开发海上石油资源会造成环境污染,威肋、旅游业,但海上石油钻探平台难道不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旅游目的地吗?钻井平台的通俗文化解读在动身前往近海的石油钻井平台享受24小时的假期前,我对钻井平台在通俗文化中的角色做了个小调查。电影中经常出现钻井平台的身影,但是它们的出现往往用来渲染恐怖不安的气氛,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在海中的起降让人联想到富有神秘色彩而又早已湮没  相似文献   

10.
在西恩富戈斯问题上的拙劣花招美国“时代”周刊编者按:基辛格写道:“在外交政策上耍拙劣花招往往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九七○年夏天,俄国人企图在古巴耍一次大的欺骗花招。一九七○年八月四日,苏联驻华盛顿的代办带着莫斯科的质询去拜望基辛格:一九六二年关于古巴的肯尼迪—赫鲁晓夫协议——紧接在导弹危机之后达成的协议——是否仍然有效?提出这个问题的时机使基辛格大惑不解。他和尼克松核实了一下,回答说,规定在古巴土地上不准安放任何进攻性武器或进攻性发射系统的协议仍然有效。大约在三个星期之后,基辛格才发现俄国人为什么突然如此感兴趣。在古巴的南海岸,有一个名叫西恩富戈斯的海港。只有一条航道通往这个港口,而这条航道是通向一个由许多星罗棋布的小岛组成的海湾。在这些  相似文献   

11.
俞天颖 《世界知识》2010,(11):26-28
<正>在复杂的石油辩证法中,"深海地平线"意外事故带给奥巴马总统的是祸吗?2009年11月,英国石油公司(BP)墨西哥湾石油开发项目副总裁戴维·雷尼来到美国参议院,为公司近海石油开采项目的安全性摇旗呐喊:"过去50年  相似文献   

12.
说客各显神通手段五花八门游说的方式很多,影响也不同。根据其方式,可分为骚扰型、调侃型、说服型、群众运动型、感化型和恐吓型。骚扰型。骚扰的目的是让议员难堪,从而达到施加影响的目的。古巴男孩埃连随母亲和继父偷渡美国时,船只在美国近海失事,埃连滞留迈阿密。一些主张将埃连送回古巴与其生父团聚的议员便受到旅美古巴人的骚扰。一名男子穿上古巴卡斯特罗主席常穿的绿色军装,戴上假胡须,在金斯敦众议员办公室门前晃来晃去。每当有人路过,他就主动上前握手,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结果,有的客人被吓走,有的则莫名其妙,金斯敦为此十分难堪…  相似文献   

13.
苏联在古巴驻有一个战斗旅以及围绕这个问题在苏美之闯发生的争吵,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国际事件。这一事件是怎样引起的?它的来龙去脉如何? 苏联在古巴驻有军事人员,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一直到最近,美国的情报机构才证实,苏联在古巴的驻军是一个二千人到三千人组成的战斗旅,配有坦克、大炮,并进行有组织的作战训练。八月三十日,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主席丘奇首先将这一情况向公众透露,紧接着,国务院发言人霍丁·卡特于三十一日在记者招待会上正式宣布了这一严重事态。消息传出,舆论哗然,美  相似文献   

14.
正2016年11月25日,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溘然长逝。菲德尔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不但是领导古巴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革命者,更是拉美左翼运动的标杆性人物和闻名世界的反美斗士。他的突然离去,不可避免的使人担心"卡斯特罗之后"的古巴能否稳住政权?美古关系缓和是否会走向倒退?  相似文献   

15.
童心童眼     
正本期话题春天来了编辑阿姨的话:小河解冻了吗?小柳条发芽了没有?小燕子飞回来了吗?小青蛙醒了没有?小草儿冒尖了吗?小花苞探出头来了没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伙伴们,快,我们一起去寻找春天的踪迹!春天在哪里早晨,灰蒙蒙的大雾像一个巨大的纱罩(zhào),把大地上的一切都遮住了。午饭过后,我和妈妈去公园玩。我发现路两旁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月19日是值得载入古巴史册的一天。86岁的劳尔·卡斯特罗卸任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职务,57岁的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Miguel DíazCanel)在古巴全国人民政权代表大会上几乎全票当选,成为新一任古巴国家元首兼政府首脑。这是古巴近60年来首次由一位没有"卡斯特罗"姓氏的人来领导。那么,古巴国家权力的成功交接是否意味着卡斯特罗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17.
痴人说梦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我们解放古巴”,这是美国统治集团日夜焦虑的一个问题。在他们看来,卡斯特罗总理领导的古巴是它们所不能容忍的。但是竖在它们心头的一个大问号是:“怎样干”? 出主意的人倒也不少。现任纽约大学副校长、一个名叫佛兰克·尔·哈莱的退伍少将,在《美国军人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了“一个解放古巴的计划”。转载这篇文章的美国《读者文摘》竭力推崇说,这是一个“专家拟订的颠复卡斯特罗的战略”。这位“专家”的“战赂”的妙处,据称是提出一个“崭新的概  相似文献   

18.
Q:我发现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常常会一个人打了个哈欠,其他人也会随着打起哈欠来,难道打哈欠会传染吗?  相似文献   

19.
古巴是雪茄烟的故乡,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吸雪茄烟的是古巴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1492年哥伦布发现古巴后,就曾在一则日记里记载着当地人吸雪茄烟的情景:派往内陆考察的两名船员回来报告,沿途受到印第安人的亲切接待,发现当地人不论男女老少,手里都拿着  相似文献   

20.
飓风突然袭来每年10月,对古巴来说,都是飓风威胁的季节。革命胜利以后,加勒比海的飓风还没有入侵过古巴岛。但是今年却来了一次猛烈的袭击。9月底古巴国家气象台发现了飓风的踪迹。当时古巴的气侯就开始有变化,哈瓦那气温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