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毅 《自然杂志》2014,36(1):69-78
新年伊始, 万象更新。嫦娥奔月,举世瞩目。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圆满成功从某种意义上可谓是给2013年的中国科技探索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作为国际深空探测俱乐部的后来者和追赶者,中国一直坚持自主创新、有所作为。太空探索是全人类的事业, 并不是某一个国家的“专利”。中国探月,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机会,共同推动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三号, 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高 度,探月梦又一次点亮中国梦。  相似文献   

2.
廖文根 《科学之友》2009,(10):40-40
今天,什么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航天技术无疑是重要的特征之一。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中国科学家一直以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姿态,在浩瀚太空书写着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度,体现着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这是让所有中国人为之激动、兴奋、自豪的一刻。这一刻注定将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史册。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发射,顺利升空,上面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1min后,"跟踪正常"的信号陆续从各个监测点传来。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不仅是国际社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将探寻、收集更多有关月球的信息,帮助人们认识外太空,从而更好地造福全人类。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悲壮地撞向月球,结束了它的探月使命,中国探月工程进入第二阶段。作为嫦娥一号的备份星和探月二期的先导星,嫦娥二号将采取怎样的方式"软着陆"月球?嫦娥三号将携什么样的月球车登月?我国科学家对月球的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国外的探月工作有什么突破?"嫦娥"探月是举世关注的大事,它所带来的攻坚精神、创新意识,都将成为全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事实上,月球的物理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对地球也有重要影响,加之它资源丰...  相似文献   

3.
正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背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有外媒感慨,"就在我们从2018年激动人心的太空之年喘口气之际,2019年已经开始了一个快速的开端。"中国航天堪称惊艳在追寻"航天梦"的道路上,中国一直在奔跑。国外有专家评论,"嫦娥四号的成功是值得中国骄傲的,这不仅仅是一项科学使命。中国人对太空探索计划充满热情,并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千百年来,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我们的祖先不断展现出对宇宙的浪漫想象和执着探索。"天眼"探秘、"神舟"飞天、"嫦娥"奔月……一个又一个的航天梦成为现实。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代表人类首次软着陆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这一天,世界瞩目中国,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高光时刻。  相似文献   

5.
正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探索宇宙的起点。中国开始筹备月球探测工程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主要进行论证工作。直到2004年1月,探月工程正式获批立项,并命名为"嫦娥工程"。过去近20年里,中国的探月工程已经取得五战五捷的成绩,现在,嫦娥五号成功归来,标志着嫦娥探月工程的历史性突破。这次任务更是人类在时隔44年后再次获取月球土壤样本,对中国探月乃至整个人类探月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嫦娥"再度奔赴那谜一样的月宫。与前三次不同的是,"嫦娥四号"将首次实现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国防科工局今年1月宣布,我国"嫦娥四号"探月卫星已经通过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审议,将在2018年发射,去完成人类航天器月球背面的首次软着陆。虽然人类对月球探测已有半个多世纪之久,但尚未有探月卫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因此,这一消息引起了国内外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11月24日,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奔赴探月之旅。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务,也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一问:嫦娥五号去月球做什么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8.
蛟龙出海     
太空与深海,是人类长久以来一直梦想征服的秘境。在"嫦娥一号"开启中国人探月之门后,黑暗寒冷的深海洋底,也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会婵娟、探龙宫,世代相传的中国神话变成了现实。"蛟龙"号5000米级载人深潜试验成功,在海洋深处留下的不仅是中国人的踪迹,也是全人类在探寻海洋奥秘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最初的设计,嫦娥四号和嫦娥三号应该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嫦娥四号原来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三号成功后备份转正。在嫦娥三号探月的任务成功后,在科学家们的坚持下,嫦娥四号也有了新任务——去从来没有人去过的月球背面。当然,科学家们根据这一目标改进了嫦娥四号。这次,"四妹"和"三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嫦娥四号任务实际上是"两器一星",包括了着陆器、巡视器和"鹊桥"中继星,其中先期发射的中继星就是为了实现对地、对月  相似文献   

10.
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26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人在漫长的绕月之旅中迈出了第一步,也意味着中国人探月的梦想即将实现.  相似文献   

11.
郑永春 《自然杂志》2007,29(6):311-372
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长征三号甲火箭托举着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从三号甲塔架点火发射。11月5日上午11时,嫦娥一号顺利被月球“捕获”成为一颗绕月卫星。在经过三次近月制动后,嫦娥一号进入开展科学探测的工程轨道,随后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对越科学探测。这是探月三部曲的第一步,也是中国空间探测历史上的新的里程碑。本文介绍了嫦娥一号从发射到2007年11月26日的每一次重要事件。  相似文献   

12.
关键词     
<正>嫦娥二号随着嫦娥二号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揭开了序曲。嫦娥二号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  相似文献   

13.
封面说明     
<正>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2月14日21时在月球正面虹湾以东地区软着陆,如封面显示,这是我国首次在地球以外的天体成功实施软着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探测的国家."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国家航天局(下文简称"中国航天局")宣布,中国的太空探索于2019年1月3日达成了一个里程碑:历史上首次将一艘飞行器降落在月球的背面。以中国神话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命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成功着陆,只是中国进行的一系列任务中的一项,这些任务展示了中国加入甚至引领太空竞赛的雄心。2013年,中国第一次登上月球,加入了美国和苏联的行列,成为能够在月球上进行"软着陆"的国家之一,但嫦娥四号是第一个降落在月球永远背对着地球一侧的探测器。  相似文献   

15.
姚诗煌 《科学》2008,60(1):2-3
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使我们都沉浸于喜悦、激动之中.众所周知,嫦娥一号从设计、研制到试验,都是依靠中国人自己力量完成;而从当年的东方红卫星,到近年的神舟号载人飞船,再到这次实施的探月工程,我国航天事业完全是依靠自主创新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16.
真实的月球什么样?我们能看到神秘月宫的每一个角落吗?中国科学家最近为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嫦娥一号全月球三维立体图自动构建技术"项目前不久通过了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利用嫦娥一号原始影像制作的可实时浏览的全月球三维立体图,可为我国探月二期工程的月球软着陆器选址、月球机器人运动规划和仿真等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李华 《科学之友》2006,(5):44-44
不久前,我国绕月探测卫星主载荷“光学成像探测系统”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完成,并交付国家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此系统将搭乘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飞行38万km后到达月球上空,为中国人拍下自己的第一张“月球标准照”。在我国探月一期工程即“嫦娥一号”绕月工程中,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了“光学成像探测系统”的研制任务。这套系统由2台具有独立功能的光学遥感设备组成,包括1台“CCD立体相机”和1台“干涉成像光谱仪”。作为“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的主载荷,这套系统将参与我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科…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升空,成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着陆的航天器。此次发射是探月新锐中国近来一系列探索任务中的最新行动。不仅是中国,在上一轮太空竞赛落幕的半个世纪之后,人们重新点燃了对地球天然卫星的热情。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正迎来月球探索和航天科学的复兴。竞逐月球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始于20世纪中  相似文献   

19.
梦系广寒     
中国的探月工程自今年起开始实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搭载的探月仪器已于4月2日开始研制,这些探月仪器有望首次探测到月球两极是否有水或者冰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正>阿姆斯特朗是登上月球的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艾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登陆月球,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一步。除了这两名宇航员之外,迄今还没有其他地球生物"驻足"过月球。2015年,美国计划到月球上去种植蔬菜,如果这个梦想得以实现的话,那么在月球上培育成功的蔬菜便有望成为植物界的阿姆斯特朗。人类的探月梦想永无止境。我国"嫦娥三号"卫星发射成功后备受世界瞩目,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航天组织随即竞相发布新的探月计划。在这些宏伟的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