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右江盆地北东侧的大厂矿田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铜坑矿床是大厂矿田内规模最大、成矿元素最复杂、成矿特征最典型的一个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多金属矿体和深部锌铜矿体组成。本文以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锡多金属矿体、锌铜矿体)中的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微量、稀土元素及H-O同位素分析,意图进一步探讨区内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来源,并深化矿床成因认识。结果显示,铜坑矿床不同类型矿体中的闪锌矿均以富集Cu、Pb、Fe、Sb、In等元素,贫Ge为特征;闪锌矿的稀土配分模式多为轻稀土富集的“V型”右倾曲线,以LREE/HREE值较高、Eu和Ce负异常为特征;闪锌矿H-O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以岩浆为主,伴随有大气降水的混入。上述特征表明,铜坑矿床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矿床成因属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形成。  相似文献   

2.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是川-滇-黔铅锌矿集区和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铅锌矿床主要产于水城-紫云-南丹深大断裂带中及其附近。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方法对该区铅锌矿床中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开展了相关微量元素研究。代表性铅锌矿床(五指山、亮岩、猫榨厂、五里坪和板板桥)中硫化物单矿物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表明,该类矿床中闪锌矿相对富集Ge、Cd、Ga等微量元素,黄铁矿相对富集Mn和As,方铅矿相对富集Sb。这些微量元素的主要赋存形式为类质同象。总体上,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川滇地区的铅锌矿床(如云南会泽、四川天宝山等)和典型密西西比河谷(MVT)型矿床(如牛角塘等)非常相似,而与喷流沉积型、夕卡岩型及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差异明显,结合这些矿床产出地质特征,认为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应属于MVT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乌依铅矿床矿石矿物以方铅矿为主,含闪锌矿和黄铁矿,偶见黝铜矿,以脉状和网脉状构造为主,以重晶石化和碳酸盐化为主的围岩蚀变。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表明,镉锗元素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闪锌矿中Zn与Cd成正相关,而Zn与Fe呈负消长关系;Cu元素富集在方铅矿中(0.001×10~(-2)~0.083×10~(-2)),而黝铜矿中富集Ag高达1.1%。单矿物方铅矿化学分析表明Pb元素平均含量为84.56%,S元素平均含量为14.24%,Ag含量达到53.3~76.3 g/t,但Ge、Cd含量较低。闪锌矿Zn/Cd500及方铅矿500Zn/Cd50,暗示乌依铅矿床形成于低温环境,与包裹体测温结果基本一致。综合硫、铅同位素,该矿床为典型的密西西比河型铅锌矿床,为该地区寻找相似矿床和元素综合利用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位于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上的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世界重要的铟产地,其铟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而闪锌矿往往与黄铜矿及磁黄铁矿共生。以闪锌矿为对象,在野外、室内矿物学观察基础上,通过高精度电子探针和微量元素分析为手段,研究闪锌矿微量元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形成原因。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铜坑矿床中的闪锌矿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闪锌矿独特的四面体结构以及较高的Fe含量有利于微量元素的进入,微量元素的相关性不仅反映了元素含量的此消彼长,更反映了成矿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通过对微量元素相关性及闪锌矿"骨骼"现象的研究,推测闪锌矿丰富的微量元素及"骨骼"现象并非闪锌矿同期产物,而是与岩浆有关的晚期富Cu、Sn、In流体叠加交代早阶段含Cd闪锌矿的结果。一方面,大量的微量元素进入到闪锌矿晶格中;另一方面,岩浆带来的大量Cu元素捕获原有闪锌矿,原有闪锌矿在黄铜矿中重结晶形成雪花状和星状等"骨骼"现象。  相似文献   

5.
分散元素超常富集的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观点认为,Cd,Ga,In,Tl,Ge,Se,Te,Re等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只能以伴生元素的方式存在于其他元素的矿床内.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多例分散元素独立矿床的相继发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理念.在对国内外分散元素矿床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扬子地块西部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及其所控制的壳幔置换、流体活动、元素分馏等动力学过程,控制了区域内分散金属成矿作用的基本样式和矿床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未来对分散元素超常富集机理及资源与环境效应研究,应着重于三方面,即:分散元素矿集区的成矿大陆动力学背景、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的共性和差异性及与其他矿化元素共生-分异的化学动力学机制、表生循环过程中分散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对生态和环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图像(HRTEM)、光致发光谱(PL)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等研究了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VPE)技术制备的Ge基Ga In P异质外延层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表明,Ga In P带边发光峰能量位置随温度变化的倒"S"型变化来源于局域态和本征态发光之间的竞争;同时,实验中观察到了由[Ge(Ga,In)-V(Ga,In)]络合物所引起的1.4 e V左右的宽发光峰.不同偏角衬底的Ga In P外延层的变温PL谱和AFM分析表明,9°偏角的Ge衬底上生长的Ga In P外延层的有序度比6°偏角时减小,表面形貌更为平整.此外,Ge衬底和Ga In P之间插入超薄Al As层会增加Ga In P材料的有序度.当Al As界面层厚度由0.5 nm增加到5 nm时,观察到了由于应力增加所导致的Ga In P材料有序度的增加,从而导致载流子弛豫时间增加且呈双指数规律衰减.在Ge/Al As/Ga In P结构中,100 K下的PL谱中出现了与P空位相关的1.57 e V左右宽发光峰,并且该发光峰强度随Al As界面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7.
某些铜硫铁矿床中除主元素Fe、Cu、S外,还有V、Ti、Co、Ni、Au、Ag、Pt、Ga、Ge等二十余种伴生元素。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益伴生组分的综合利用,成了日益重要的课题。 本文通过岩矿鉴定、光谱分析等测试及数理统计方法,对矿床中伴生元素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董光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2):8004-8008,8011
通过对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剖析,应用偏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探讨了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的指示元素组合。综合分析该矿床的元素组合,认为该区铅锌富集成矿与As、Co、Nb、Tl、Pb、Bi、Ga、Sb、Sn、Ti、V、Mo、Ge、Zn、Ba和Cd元素关系密切。说明了研究区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环境,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及复杂性,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  相似文献   

9.
麻栗坪大型铅锌矿床(~6.0 Mt@13.4%Pb+Zn)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组硅质白云岩中,是滇东北铅锌成矿带的代表性矿床之一.石英是麻栗坪矿床主要的脉石矿物,其形成贯穿整个成矿期.详细的矿物学研究表明,麻栗坪矿床发育3期石英.Ⅰ期石英呈细粒半自形,与细粒黄铁矿、闪锌矿共生,Ⅱ期石英呈中-粗粒半自形,与粗粒闪锌矿、方铅矿共生,Ⅲ期石英较纯.总体上,Ⅰ期至Ⅲ期石英的阴极发光(Cathodoluminescene,CL)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与Al、Ge、Li、Na、K含量呈协同变化趋势,暗示微量元素对CL强度的控制作用.元素含量相关性研究显示,微量元素主要以单原子替代(Ge4+→Si4+)和补偿替代(Al3++Li+/Na+/K+→Si4+)方式进入石英晶格.麻栗坪矿床石英中Ti含量极低,而Al含量变化范围较大,与岩浆热液矿床显著不同,显示其具有低温热液矿床的特点.Ⅰ期至Ⅲ期石英中Al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总体趋势,反映Al溶解度先增大后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利用豆乳及丹宁酸作为络合富集沉淀剂,应用化学光谱法测定废水中Pb,Bi,Ga,In等痕量元素,获得了较满意的测定结果。曾作了有关化学和光谱条件试验。该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昭通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文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8):5282-5286,5349
昭通铅锌矿床是滇东北富锗铅锌矿集区的一个大型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成矿构造背景、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特征、构造控矿特征、矿床成因以及成矿预测等方面,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然而,在矿床成因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闪锌矿是铅锌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运用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可以作为判别矿床成因的一种标志。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开展闪锌矿矿相学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利用锅锌矿床中方铅矿、闪锌矿单矿物中微量元素Ag、Si、Cd、Mn的含量,应用数学地质的方法将参加统计的铅锌矿床划分为四种类型.同时描述了各类型矿床单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及其与成因类型之间的关系.由工作结果看到.单矿物中微量元素的统计特征可为矿床成因类型的划分提供比较客观的依据,方铅矿中的微量元素比闪锌矿判别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3.
杨玉琼  徐松  李波 《河南科学》2014,(2):245-248
滇西老厂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昌宁—孟连裂谷盆地内,是其代表性矿床之一,关于该矿床矿石的稀土和微量元素研究比较薄弱.综合分析矿床中铅锌矿(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组合特征进行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铅锌矿石中除Cu、Pb、Zn出现较一致的趋势值外,其余元素均有较大的变化范围.铅锌矿石具有含锡富铟的特征,老厂矿床Zn/Cd比值与热液矿床比值相近,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可能受到了热液成矿作用的影响.矿床铅锌矿石成矿物质属混合来源,而酸性岩占了主导作用,其次是基性岩与碳酸盐岩;成矿环境处于高温-低温环境,成矿具多阶段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论述:(1)方铅矿具有高含量的Ag、Bi、Se和高的Se/S比值;闪铲矿富含Cd、In、 Fe,贫Ga和Zn/Cd比值低的特点,黄铁矿中Co/Ni比值大于1:这些特点都与国内外热液、矽卡 岩型铅锌矿相似.(2)花岗斑岩中成矿元素丰度高,而且元素组合情况与矿石中元素组合极相似, 反映它们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5.
对塔卡提铅锌矿形成的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成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塔卡提铅锌矿床位于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构造带的远景区,区域上受西昆仑构造带和康西瓦构造带共同控制.矿体产出部位严格受白云岩-砂岩接触层位及构造破碎带控制,矿体呈层状或脉状;围岩主要为蚀变白云岩、碎屑砂岩;主要矿石矿物为方铅矿和闪锌矿;矿床类型与密西西比河谷型矿床类似.由于矿床处于西昆仑塔木-卡兰古铅锌铜成矿构造带的远景区,铅锌矿床潜在资源量较大,同时区域上相同类型铅锌矿床较多,具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16.
湖南西部花垣铅锌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产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藻礁灰岩中的大型MVT矿床。矿床的矿石矿物中普遍有流体包裹体存在,其中有子矿物发现。采用SEM和EDX对它们进行研究后,在4种主矿物中发现有7种子矿物:闪锌矿、石膏、方解石、重晶石、石盐、黄铁矿和沥青。硫酸盐类矿物在包体中的发现,证明成矿流体中,SO2-4的含量较高,而且可能是与金属离子共同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