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一台多点电喷汽油机上,对M60甲醇汽油以及纯汽油进行100,h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通过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摩擦磨损性、清净性、润滑油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探讨M60甲醇汽油对普通电喷自然吸气式汽油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参数未做任何调整的情况下,燃用M60甲醇汽油,动力性有所下降,燃油消耗率上升;发动机主要部件磨损量增大,磨损量平均高25%,~30%,;发动机的清净性略有提升,主要部件的高温沉积物略有增加;发动机润滑油的运动黏度变化较大,正戊烷不溶物含量上升明显,总碱值下降稍快.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学》2017,(10):1628-1632
为探究石油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以柴油、正丁醇、乙酰丙酸乙酯、生物柴油为基原料配制混合燃料,并在一台单缸常柴L22柴油机实验平台上,进行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内燃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实验,探究在不同基原料、不同配制比例条件下,内燃机的有效输出功率P、燃油消耗率Be、PM、HC、CO、NOX随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柴油机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混合燃料可直接适用于柴油机,相对于柴油,混合燃料的输出功率略有降低,燃油消耗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掺入含氧生物质燃料,PM、CO的排放有所降低,HC、NOX排放略有上升,掺入的生物质基原料含氧量越高、掺入比例越大,变化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对直喷式增压柴油机进行了不同海拔高度下实地燃用石化柴油、生物柴油及混合燃料的动力性、经济性、烟度的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及混合燃料后,功率有所下降、烟度减小,燃油消耗率上升,但海拔高度对燃用生物柴油及混合燃料的柴油机的影响小于石化柴油。同一海拔高度下,生物柴油与石化柴油相比功率有所下降、烟度减小,随着生物柴油掺入比例的升高而降低;燃油消耗率上升,随着生物柴油掺入比例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基于我国国情和现有的使用情况,选用摩托丰汽油机和电喷机,测试乙醇汽油对这两种汽油机的排放、动力性和油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无铅汽油相比,能明显降低发动机CO和HC的排放,对NO_x排放影响变化趋势并不单一,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NO_x排放又有所降低;电喷机燃用乙醇汽油随乙醇量增大,尾气排放的三种主要污染物有明显下降;摩托车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总油耗率高于普通无铅汽油3%~5%左右。  相似文献   

5.
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混合燃料已逐步推广使用,文章主要是通过台架试验来研究HFC4GA1汽油机燃烧乙醇汽油与普通93号汽油的排放、燃油消耗率、功率及扭矩等主要性能参数变化情况,为后期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基于AVL Fire的 WP10.340E32柴油机喷雾和燃烧的仿真模型,研究供油提前角对柴油发动机燃用B20生物柴油-柴油混合燃料时扭矩、燃油消耗率和 NOx 排放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提前角的增大,发动机扭矩逐渐增大,动力性增强;燃油消耗率略有降低;NOx 排放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7.
生物基添加剂对乙醇汽油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通汽油,乙醇含量10%的乙醇汽油以及在此基础上添加0.2%,0.4%,0.6%的生物基添加剂这5种油品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生物基添加剂对乙醇汽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乙醇汽油中添加0.4%的生物基添加剂经济性最好,这时CO排放大幅度下降,NOx基本不变,但HC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8.
乙醇汽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一台JL368Q3多点电喷汽油机上,开展了乙醇汽油(不同掺混比)发动机排放特性的研究,并用GC2010气相色谱仪测量了排气中未燃醇醛的排放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运转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燃用E10、E20(乙醇的体积分数分别为10%、20%)混合燃料时,发动机的CO和NOx排放有了较好的改善,降幅可分别达到15%和5%,但在高负荷时发动机的HC排放增加;乙醇汽油发动机排气中的醇醛排放随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增加而增加,其中乙醛排放随燃料中乙醇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经过三效催化转化后,乙醇汽油发动机的醇醛在大部分工况下可以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9.
在一台双缸直喷式柴油机上,对燃烧蔗糖水溶液乳化柴油时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柴油机参数不做改变的情况下,与纯柴油相比,蔗糖水溶液乳化柴油的动力性有所下降,当量燃油消耗率和碳烟以及CO排放量在中高负荷工况下都有明显降低,NOx排放在各种工况下都显著降低;但HC的排放量增加。与乳化柴油相比,蔗糖水溶液乳化柴油的动力性升高,当量燃油消耗率和碳烟以及CO排放量在中低负荷时有所增加,大负荷时明显降低;NOx的排放量在中小负荷时明显减少,大负荷时略有增加,HC排放在各种工况下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0.
天然气作为车用代用燃料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已广泛使用,并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本文利用CA1091型载重汽车在改装前后分别在道路和台架上进行了动力性试验和燃料消耗量的对比,结果表明载重汽车改装CNG后其动力性有明显下降,但燃料费用也有明显降低,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载重汽车也有改装CNG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汽油机燃用甲醇及甲醇汽油的性能,在一台4G15S汽油机上对甲醇及不同体积比例甲醇汽油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燃用93#汽油相比,M15、M85及M100功率增加;M15有效燃料消耗率平均上升4.43%、M85平均上升46.53%、M100平均上升57.26%;M15、M85及M100的HC与CO排放随甲醇体积比例增加而降低;而甲醛排放随甲醇体积比例增加而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汽油蒸发抑制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油挥发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是火灾的隐患,因此减少汽油蒸发对工业生产有重要的意义.用氟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配制了一种汽油蒸发抑制剂,为使它能发挥抑制蒸发作用,必须使它在汽油等易挥发有机液体表面上铺展.为此对它的铺展机理及性能特点作了研究,研究表明该产品对汽油等易挥发有机液体的蒸发有较好的抑制效果,而且有良好的防火灭火性能,可以在充分利用石油资源、减少它对大气环境污染、防止易挥发有机物造成的火灾发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有无套脱臭Ⅱ型工艺,在较低的操作空速下对安庆催化裂解(DCC)汽油进行了脱臭试验。对安庆预碱洗DCC汽油的分析表明,其硫醇以C4及C5硫醇为主,另外还有C6-C8硫醇及大于C8的大分子硫醇,对脱臭汽油先进萃取浓度,再用气相色谱对其进行检测,无硫酸硫存在,由此可知,安庆DCC汽油中存在干扰硫醇硫测定的物质,使分析值偏大,这是安庆DCC汽油硫醇硫含量不合格及硫醇硫看似难以脱除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乙醇-汽油燃料汽油机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0#无铅汽油为基础油,按照体积分数5%、10%、15%和20%的甲基叔丁基醚-汽油混合燃料中的氧含量,配制出相应氧含量的乙醇-汽油混合燃料.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研究了电喷汽油机燃用不同掺混比乙醇-汽油混合燃料时的非常规排放特性,以及三效催化器对其的净化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任何参数的情况下,随着乙醇掺混比的增大,苯的排放量明显降低,尤其当乙醇体积分数为9.826%时,最大降幅接近50%;同时对甲醛排放也有改善作用,但排气中的乙醛和未燃乙醇浓度却相应增加.三效催化器对苯和甲醛的净化效率较高,其中苯的平均净化效率为87%,催化后排气中未检测出甲醛,而对乙醛和乙醇的净化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裂解汽油在ZSM-5沸石上的芳构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流动反应装置,考察了裂解汽油在HZSM-5与金属元素改性的HZSM-5上的芳构化反应,发现锌改性后提高了液体产物中芳烃的收率。为了克服裂解汽油中含硫含焦杂质的影响,提出了获取芳烃的有效工艺:蒸馏除焦-加氢预脱硫-氢气氛下芳构化反应-冷凝产物。用氨吸附的程序升温脱附法,将催化剂的酸性质与其催化芳构化作用进行关联,认为Zn改性后的HZSM-5催化剂具有较温和的酸中心,可能是其芳构化高活性与高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速摄像技术在定容弹内对直喷汽油机多孔喷油器的喷油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环境压力、喷油压力、喷油脉宽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喷雾发展的影响.此外,重点研究了环境压力和喷油压力对喷雾贯穿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境压力增大,喷雾贯穿距减小;随着喷油压力增大,喷雾贯穿距增大;随着喷雾发展,环境气体围绕喷雾向相反方向运动,...  相似文献   

17.
孙潇  邴桂斌 《科技信息》2012,(1):224-224,184
本文分析了车用汽油机常用排放控制技术.主要从机前净化技术、机内净化技术和机外处理技术对当前汽车采用的各种技术原理、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当前排放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汽油机排放物的构成、对人体的危害及其形成机理,探讨了各种减少排放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使用降烯烃催化剂GOR—Q和使用常规催化剂MLC-500时操作条件对催化汽油组成和催化汽油研究法辛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GOR—Q催化剂具有明显减少催化汽油烯烃(主要为小分子烯烃)含量的效果。操作条件对催化汽油烯烃、芳烃和异构烷烃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对于降烯烃催化剂GOR—Q,控制反应温度520℃以下、剂油比(m(催化剂):m(原料油))不小于7时有利于降低催化汽油烯烃含量,但在反应温度为500~520℃,剂油比从5增加到8时,催化汽油研究法辛烷值降低了1.1~1.7个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