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数据究竟有多大?云存储是什么样的存储器?在新互联网时代,这些词汇让我们应接不暇。"大数据"作为时下最火热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行业的词汇在互联网时代显得越来越重要。随之而来的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围绕大数据商业价值的利用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得到广泛应用,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到便利,一些老年人就面临着"数字鸿沟"问题:老人无法网上预约挂号;因无法出示"健康码"进站遭拒;消费遭遇拒收现金;行动不便的耄耋老人被抬到银行做"人脸识别"……智能时代,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得更从容?  相似文献   

3.
<正>在2015年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正是看到了互联网从工具向平台转变的趋势。李克强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是各行各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个平台,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15,(3):14-15
<正>科技是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银行卡被盗刷等相关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我们的购物、看病、支付、身份、信用卡等信息都成了个别"有心商家"贩卖的对象,价格还很低廉。那么,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正>六月,初夏的季节,炎热的气息包围着城市的每个角落,是否有一片清幽的所在掩于墨绿如染的新荷之下?是否有一处心灵的花园送淡淡馨香人你我鼻息?本期《科学之友》将会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六月。智慧城市智能生活智慧城市,其实就是"互联网+智慧"在城市进程中的具体演绎,是集大数据、云技术、物联网为一体的都市新概念,如今它已在多个城市逐步落地实行,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3-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办。大会以"发展数字经济,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世界互联网再次进入"乌镇时间"。12月初的乌镇,星光熠熠,全球1 500位嘉宾参会,400余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展示最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不仅有互联网掌门人参会,还有政界高层的加持。那么,本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果展现?有哪些"黑科技"产品发布?互联网掌门人云集  相似文献   

7.
今天,上网已成习惯;昨日,"触网"实属先锋.互联网来到我们身边不过二十来年,弹指一挥间,已是换了人间.那么,今天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们,当年又是如何与互联网结缘,最终"e"网情深的呢?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已进入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时代,并在传统商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产生了许多新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勘探地震专业领域,"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的潜力尚没有充分发挥.本文介绍了"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方法论和基本特征,分析了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互联网+等关键技术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地震采集、处理、解释的技术特点和发展需求,探讨了"云计算与大数据"对地震技术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建设地震专业软件生态系统和基于物联网改变地震采集现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正>听一下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或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之类科技公司CEO的说法,元宇宙是互联网的未来。或者它是一款电子游戏,抑或可能是视讯软件Zoom的一个更为糟糕、极为不舒服的版本?答案很难说清楚。在某种程度上,讨论"元宇宙意味着什么"有点像在20世纪70年代探讨"互联网意味着什么"。一种传播的新形态的构建块正在被一块块砌起来,但没人真正知道现实是何等面貌。于是,尽管在20世纪70年代时,"互联网"正在降临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并非当时关于互联网面貌的每个想法都正确。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3月29日,为期3天的云栖大会深圳峰会圆满落幕。此次峰会延续了以往的"飞天"主题(飞天,阿里云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通用计算操作系统),围绕人工智能,探讨了阿里云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实践。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会上表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数据在线化,数据已成为一种可以参与决策的资源,可用于解决交通、医疗等诸多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今天,上网已成习惯;昨日,"触网"实属先锋。互联网来到我们身边不过二十来年,弹指一挥间,已是换了人间。那么,今天叱咤风云的互联网大佬们,当年又是如何与互联网结缘,最终"e"网情深的呢?马云:互联网之路从中国黄页开始1988年,24岁的马云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教书,并于1992年成立了海博翻译社。如今的海博翻译社已是闻名杭州的翻译社。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中国一直有倡导进入"无现金"社会的声音,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无现金"社会,最关键的就是移动支付的普及。但"无现金"和"无货币"是一回事吗?移动支付为什么会在中国率先崛起?移动支付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和前景意义?货币与现金早在远古氏族社会,人们生活在单一公有制的经济中,以氏族为单位统一生产、分配和消费产品。随着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分工,生产和消费的主体从氏族转化为个体或家庭,私有制经济就这样诞生  相似文献   

13.
<正>空调、沙发、音乐、咖啡、免费Wifi……看着眼前如同机场贵宾室般的景象,记者很难想象自己正身处于一个加油站的便利店里。这就是中国石油河北销售公司(下简称"河北销售")倾力打造的智慧加油站。该公司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借助大数据、云计算、车联网、物联网、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技术手段,对传统加油站软硬件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14.
2014年被业界称为互联网金融年,各类型互联网金融项目为国内市场带来不少新鲜活力。2013年末,著名主持人乐嘉的新书《本色》在众筹网上众筹成功的信息占据了互联网金融的头条。"你投了那英还是乐嘉?"众筹的出现,这句话完全可以出自一个屌丝之口。从点名时间的《大鱼?海棠》到众筹网的"快乐男声"主题电影,众筹经济以粉丝效应为翅膀,用最快速度走向主流市场。然而,"众人划桨开大船"的众筹模式,能真正解决众多创业者缺资金、缺市场之"愁"吗?能解决众多投资人缺乏投资渠道之"愁"吗?本期茶座,专家为您抽丝剥茧,一解众筹之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数字经济正成为驱动我国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且从方方面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成为经济转型新的驱动力量。数字经济强势崛起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是什么促使数字经济诞生,并以不可阻挡之势蓬勃发展?信息技术催生变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数字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当前全球正处于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  相似文献   

16.
公民无偿献血是我国履行公民伟大义务之举,是精神文明的体现。但是仍有不少身体强健的青壮年有心献血却又犹豫不前。他们为什么观望与徘徊?归根结底是担心献血会损害健康。说到此一定程度上应归罪于中国传统观念以及电影、电视的负面影响.例如,高大的武士一旦看到自己受伤并流血之后便立即会瘫软在地,毫无战斗力;解放军战士一旦中弹流血之后,不仅自己恐慌起来,连近前的战友、医生与护士等都会清一色虚张声势,什么"啊!血!"之类的特写镜头;久病之后的主人公略出一口痰吐在手帕上,一看却原来是血;或受伤后与杀人后皆以汩汩的流血或满画面的一片血红等  相似文献   

17.
正读者朋友,新年好!我是小e。很高兴又与各位相聚在甘老师的"硅谷新视野"栏目。各位"知粉"朋友,可曾记得去年甘老师写的文章是什么吗?是"新时代组曲"。该组曲的第一章奏的就是移动互联网。为什么?因为互联网就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因此,在新年伊始,甘老师要奏的依然是围绕这个主旋律。从这期开始,甘老师要与我们一起欣赏一组《互联网金融圆舞曲》。它更加贴近2018年的脉息,请细细品味吧!  相似文献   

18.
微观妙论     
正知识付费背景下的"新出版"——如今好的"年度付费订阅专栏",能创造1?000万元~2?000万元的订阅费收入,相当于一本销量20万册的畅销书定价的总额。专栏的红火,让人忍不住去想:畅销书能否转化成付费订阅专栏?反过来,付费订阅专栏的内容能否转化成畅销书?这是互联网上传媒、出版、教育交叉之处正融合形成的一个新物种。这类主要以音频为载体的互联网知  相似文献   

19.
正相信大家的目光都还聚焦在2015年年末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踏上网络强国征途的中国赢得世界瞩目。大数据时代和云科技的发展,让互联网除了便捷,还变得更加"体贴"了。它能记住我们搜索的内容,然后"精准"地提供我们所需要的内容。这就是说,大数据时代,互联网近乎了解你的所思所想。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移动互联,那就是‘暴露’。移动  相似文献   

20.
继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之后,大数据已成为当今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热点.大数据在带来"大"价值的同时,也存在"大"安全问题.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对计算设施、存储、网络、信息资源等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传统的信息安全手段和管理机制已经跟不上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形势发展.本文在研究大数据安全新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大数据发展面临的信息基础设施自主可控程度低、安全防护技术和手段不足等问题;阐述了自主可控对大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和意义,明确了解决大数据安全的根本之道在于实现我国主要信息产品、设备和技术的自主设计制造,并总结了我国在大数据安全领域自主可控产品的发展现状.大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本文最后从加强大数据战略规划和安全体系建设、构建中国特色自主可控的发展路线、强化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等3个方面,探讨提出了解决我国大数据安全的策略和办法,以确保我国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逐步朝着体系化、规范化和技术自主可控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