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河南科学》2008,26(6):F0002
<正>食物中重金属污染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方面之一,它是近年来UNDP/FAO/WHO的全球食物污染监测计划中的重要项目,也是我国目前重点研究监测的项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美国的USGS、IGBP、欧洲的CORINE以及马里兰大学的UMD分类系统的对比来阐述FAO/UNEP土地分类系统LCCS的优势及特点.以长春市石头口门地区土地覆盖分类为例,采用LCCS分类系统,将研究区域分为耕地、自然/半自然陆地、水田或规律性淹水、工厂或居民地、裸地、人工或自然水域这6种土地覆盖类型,通过监督分类的方法制作长春市石头口门土地覆盖分类图.利用LCCS分类系统配套软件GeoVis对研究区域进行制图操作,并计算出各类别精度都小于0.1.通过实际应用发现LCCS分类系统是先验的土地分类系统,不但提高了土地分类工作效率,还减少了分类难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土地调查项目管理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土地调查项目的动态管理过程,进而分析了土地调查项目的预算管理和财政资金支出管理.  相似文献   

4.
林晓东  王承武 《河南科学》2019,37(3):496-500
为了提升土地整治项目的整体效果和效益,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绩效评价,找出提高项目资源配置合理性的方式,从决策、管理、效益3个方面选取23个指标,构建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新疆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和沙梁子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绩效进行评价研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评价结果.研究发现:达坂城区西沟乡水磨村和沙梁子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优秀,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项目的后期管护存在较大问题,限制了土地整治项目的绩效.  相似文献   

5.
以长寿区木耳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理论,计算项目在实施前后研究区的气体 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的生态服务价值,量化评价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效益,研究发现: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价值在实施土地整理后增加,生态效益评价结果良好;同时,测算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可为 生态效益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对土地整理项目的科学规划和实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土地整理测量在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上越来越重要.该文根据赤峰市喀喇沁旗重点整治工程为例研究土地整理测量在土地整理工作中作用.  相似文献   

7.
南京地铁对房产开发的影响及沿线土地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是当前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回顾当前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刚刚开通的南京地铁一号线影响下的沿线房产项目的分布及价格,进而从提高交通运营效率与土地利用效益的角度探讨了南京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策略,指出沿线土地开发需要注意点、线、面三个层次结合,考虑站点、单线、地铁网络土地开发相互协调,从而达到土地开发与经济效益双赢.  相似文献   

8.
犍为县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四川省犍为县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对该地区实施土地整理项目后的土地整理效益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研究土地整理给农民带来的效益.结果表明,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项目区耕地面积得到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得到了提高,说明土地整理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的综合效益,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农业大国,土地自古以来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开发与规划一直都尤为重要.地形图测绘也被应用在了土地的开发与规划项目中,这样可以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本文首先了解地形图测绘及测绘的重要性,然后对土地开发与规划项目进行介绍,最后再针对地形图测绘在土地开发与规划项目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温度资料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利用FAO56-PM法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时气象资料需求往往不易满足的问题,研究了温度法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FAO56-PM法ET0计算值为标准,比较分析了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简化的FAO56-PM法以及Mc cloud法在我国湿润气候区的应用效果,评价了校正后的温度法以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该气候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ET0较小时,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和简化的FAO56-PM法计算值较FAO56-PM法偏大,在ET0较大时较FAO56-PM法偏小;改进后的Thornthwaite法与FAO56-PM法最为接近,Mc cloud法与FAO56-PM法的计算结果差异最大;除Mc cloud法外,校正后的温度法检验合格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地区适用性;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结果好于校正后的Thornthwaite法和Mc cloud法,可应用于只有温度资料时湿润气候区ET0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周婷  胡庆国 《科技信息》2013,(3):165-166
土地综合整治效益研究是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国关于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研究很薄弱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效益分析指标体系,对于丰富土地整治理论,规范和指导农用地整治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不同类型土地整治项目施工阶段的碳排放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整治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区域的碳平衡.从施工碳排放和地类转化碳储量变化的角度,分析湖北省三类土地整治项目的碳效应,比较不同工程的碳排放强度,以及整治前后碳储量的差异,探讨各类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对区域生态的影响,进一步为科学施工提供建议.研究发现:在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占总碳排放量的70%以上.施工阶段3种项目的碳排放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南水北调土地整理工程、基本农田土地整理工程、低丘岗地改造工程,其碳储量平均变化幅度分别为1. 34%、3. 48%、11. 45%.综合来看,基本农田整理是对区域综合影响最小的整治项目.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漳州市土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参照FAO土地评价体系,对漳州市12865个评价单元进行评定,在GIS支持的建库技术下,分别球得各宜类和适宜等的面积,根据评价结果分析了各类适宜性土地的质量,并提出了各类土地的用地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富顺县怀德镇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研究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进行了社会效益分析、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及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为促进土地整治项目信息及时反馈,梳理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指标体系,以期为监管部门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研究方法:GIS地学分析、Fragstats景观分析等。研究结果:从土地整治项目实施、项目区土地利用及土地整治效果三个层面设计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包括10个子准则层指标、22个指标层指标。研究结论:研究设计的土地整治项目综合监测指标体系及其获取方法,对于规范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促进预期目标实现、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为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等环节高效成图、高精度制图提供新思路,客观探讨无人机内置RTK(Real Time Kinematic, RTK)航拍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区测绘成图及辅助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以江西省某县土地整治项目片区为研究区,通过作业过程中机身RTK实时接收基站的差分GPS修正数据实现定位坐标优化,选取航片上20个点平面坐标及其高程,与RTK地面实测检查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进行中误差分析完成精度验证.研究结果发现:内置RTK无人机航拍的正射影像分辨率为0.033 m,其平面坐标中误差为0.051 m,数字高程模型高程中误差为0.070 m,精度结果满足土地整治项目测量成图相关精度要求.此外,文章进一步探讨该技术及相关数字产品在土方量计算、辅助规划设计等领域的应用情况.研究表明:该技术在土地整治项目应用中精度优势明显、可视化效果好,尤其对土方计算、规划设计、核查验收等环节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开展土地整治工程模式及其效益评价研究是国家的需求,也是土地整治自身发展的需求。本文对兵团新湖农场土地整治项目其效益评价进行解析,构建了模糊层次评价模型(AHP-Fuzzy),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AHP-Fuzzy方法计算土地整治项目的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18.
1993-2004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及《陕西省统计年鉴》等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人口、土地等数据,分析了1993—2004年陕西省生态足迹变化情况.结果显示,1993—2004年陕西省出现生态赤字且有上升趋势,2004年人均生态赤字达0.410 7 hm2,表明陕西省生态发展不可持续.有限生态资源的过度利用是产生生态赤字的主要原因.因而,陕西省要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利用熵权物元可拓模型评价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状况及其影响程度.研究方法:应用熵权物元可拓模型评价进行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结果:老河口市孟楼镇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属于"较好"级.研究结论:将熵权物元可拓模型应用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切实可行,可以克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可直观地反映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土地平整工程是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土方量的计算对规划设计、投资预算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方格网法的计算原理,并以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