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文学共鸣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学接受的一个重要环节,共鸣是实现生命本质力量审美化表现的重要心理机制.这种心理机制的具体内涵表现为四个维度:即理性观念的相互分享关系;生活经历的相似性;情感心理的共通性;意志愿望的相互强化关系.在总体上,这四种因素的综合性发生就构成了文学接受中读者与作者或作品之间的共鸣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2.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社会转型的复杂性,必然会引起农民心理和行为方式的转变。本研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农民在新农村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便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最终适应新农村建设全面进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主要是发展性的危机,所以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树立以预防和发展为主的观念,构建一种有效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从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勒庞的著作《乌合之众》,揭示了在群体情境下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变成胡作非为的恶人的实相。在这一转变之中,个人具有怎样的心理,好人为何会变成恶魔,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并引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感及其心理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感的产生源于联觉与联想心理机制的共同作用。它的妥贴运用,能强化文学作品的抒情氛围,使表达的事物更加具体形象、鲜明生动,有利于记者更好地把握艺术形象,深刻体味作品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以及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进行大学心理危机的研究,加强对大学心理危机的干预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7.
张燕飞 《科技信息》2008,(36):260-260
本文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常见因素及具体表现,提出了构建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来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一颗社会毒瘤.任何腐败分子从有所作为到渐进蜕变和最后堕落犯罪,经历了从认知扭曲到内在自我迷失再到外在腐败行为的转化三个心理阶段,贯穿了既相对独立更递增强化的三大心理机制.腐败的心理防治,在于寻找腐败防控对个体心理的干预点,既要体现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又要体现心理的整体性,实现有机统一,从而有效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9.
浅析网络语言暴力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发生的以语言为媒介、对特定对象的辱骂攻击行为。在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网民数量日益增多、网络实名制尚未全面推行的今天,网络语言暴力的滋长与蔓延有其存在的特殊土壤。阴影原型的爆发、自卑感的驱使、社会无意识的释放、自我的丧失、从众心理、场效应等,共同构成了其特殊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徐法军 《科技资讯》2010,(13):199-199
高校是祖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由于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生活习惯,高校大学生要不断学会与人交往,在面临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面临人际交往的压力等等,从而高校学生犯罪的现象不断出现,这也警示高校要加强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与预防作用,加强高校危机的处理能力,加强高校危机的制度化建设,危机的教育等等。建设成为家长放心,学生有安全感,社会认可的大学。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一颗社会毒瘤。任何腐败分子从有所作为到渐进蜕变和最后堕落犯罪,经历了从认知扭曲到内在自我迷失再到外在腐败行为的转化三个心理阶段,贯穿了既相对独立更递增强化的三大心理机制。腐败的心理防治,在于寻找腐败防控对个体心理的干预点,既要体现不同阶段各有侧重点,又要体现心理的整体性,实现有机统一,从而有效防治腐败。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社会心理机制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际信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运用文献法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人际信任的内涵,探讨了大学生人际信任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并建议学校、家庭、社会应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  相似文献   

13.
管理决策是外显的行为表现,而认知偏差是人类非理性决策过程的内隐认知机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行为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从而影响管理决策的制定。从认知因素、归因因素、决策者的个性因素和决策者的有限理性等4个方面,阐述了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形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的特点,高校首先要在预防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配备专业人员,组建危机管理系统,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中小学要切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生家长要积极地配合学校教育,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支持责任。只有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大学生危机预防体系和形成有效的预防管理机制,才能更好地防止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侵犯的本质特征是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不能将侵犯等同于违法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有多种类型。从系统论角度看,侵犯的心理机制是由生存本能、条件挫折和认知建构三个环节或关节点构成的有机运行过程。要有效遏制侵犯,应建构公众正确认知架构,建立释放个体冲动能量平台,加强对侵犯恶性样例惩戒和开展反侵犯教育等等。  相似文献   

16.
行之有效的德育课堂,需要发挥心理机制的重要作用。运用心理学中的示范效应、霍桑效应以及登门槛效应,并通过建立融合机制、心理疏导的辅助机制、情感陶冶机制、激励机制以及长效机制,方能收到德育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严重影响辅导员身心健康,影响其工作效果,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一定不良影响,针对辅导员职业倦怠出现成因进行心理疏导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构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与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医校合作,高校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课题。本文认为高校在建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医校合作,提升学生工作者专业素养;2、培训学生骨干,构建危机干预的预警机制;3、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保持信息畅通和建立长效工作机制;4、加强对贫困生等危机高发人群的关注力度。  相似文献   

19.
集群行为或集体行为(collective action)在成为哲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之前就一直大量而广泛地存在.对于集群行为的社会功能、社会心理机制、解释模型、对集群行为的测量等问题探讨,有助于把握集群行为的影响变量和参与逻辑,培植转型时期的社会心理资源和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改善人际和群际关系,探索增强不同群体的社会凝聚力、社会认同感的方法以及促进社会合作的社会政策,更加妥善地处理社会冲突和集群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0.
心理疲劳是人们长时间从事脑力活动而形成的一种包括认知、情绪和行为改变的复杂心理现象.心理疲劳的发生有个体差异,它与奖赏得失的衡量、错误监控受损和信息加工扰乱等因素有关.回顾近十年相关研究,发现心理疲劳发生的神经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多巴胺、感觉运动门控、自主神经(迷走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大脑的扣带回和基底神经节等神经系统,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