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朊蛋白(prion prtein,PrP)在口腔正常黏膜、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参数意义。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N0 OSCC(55例)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0例)中Pr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灶大小、生长方式、隐匿性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Pr P在正常黏膜、cN0 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67%(5/30)、92.73%(51/55),PrP在正常组织及cN0 OSCC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分型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在中-高分化分型中的阳性表达率(P0.05)。PrP在cN0 OSCC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灶大小、生长方式、隐匿性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PrP在cN0 OSCC中高表达并与其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为cN0 OSCC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帮助以及术式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癌及癌前病变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与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上皮单纯增生11例及上皮异常增生10例,而正常口腔黏膜10例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与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47.9%(23/48),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7.9%(23/48),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正常黏膜、上皮单纯增生、上皮异常增生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LH-1与PTEN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r=0.548,P=0.018).结论:MLH-1与PTE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过程中均起作用,MLH-1与PTEN可能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EB病毒BHRF1蛋白在口腔鳞癌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标本共70例,其中正常口腔黏膜10例、口腔鳞癌6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所有标本中BHRF1蛋白表达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中BHR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3.33%(32/60),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5).其中,口腔鳞癌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9.26%(16/27),中低分化组为48.48%(16/33),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815).结论:BHRF1参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魏宏琳  宋宇峰  冯红超 《贵州科学》2007,25(Z1):390-394
目的:研究口腔鳞癌(OSCC)和口腔正常黏膜中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 TF)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了解OSCC中T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为OSCC的研究及其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了42例OSCC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TF的表达情况和CD34抗体标记的MVD值.结果:(1)在OSCC组织中TF的阳性表达为64.29%,显著高于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10.00%;P<0.01);(2)TF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3)TF的表达与MVD值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11,P<0.001).结论:TF在OSCC中参与了肿瘤的血管生成,对OS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促进作用,但其是否可作为反映OSCC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口腔粘膜扁平苔藓及口腔鳞癌患者口腔粘膜上皮ki67,Cytokeratin19的表达,探讨OLP发病的可能机理及是否为癌前病变.方法 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20例口腔粘膜扁平苔藓患者口腔粘膜组织及30例OSCC口腔粘膜组织中ki67,Cytokeratin19的表达并行细胞计数.其中对Cytokeratin19的表达行半定量统计分析.结果 (1)OLP与正常组中ki67中阳性表达率有显著差异,P<0.05;(2)Cytokeratin19行半定量分析发现OLP组与OSCC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1)ki67,Cytokeratin19的异常表达可能是OLP,OSCC的发病原因.(2)Cytokertin19、ki67的高表达均提示OLP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3)Cytokertin19、ki67可作为口腔鳞癌检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2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Foxp3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oxp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高、中分化组为63.64%,低分化组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与肿瘤TNM分期相关,Foxp3蛋白表达在Ⅲ~+Ⅳ期阳性率为88.24%,在Ⅰ~+Ⅱ期表达的阳性率为60%(P0.05).Foxp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大量浸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不能进行有效抗肿瘤免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探讨hMLHI、hMSH2、p53和PCNA在OSCC中的表达关系及可能存在的临床意义。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6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巾hMLH1、hMSH2、μ53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4种基因产物在OSCC中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口腔黏膜,其中,中一低分化癌中的阳性率均高于高分化癌;hMSH2、p53和PCNA的阳性率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高于无转移者。hMLHI与p53/PCNA表达,hMSH2与p53/PCNA,p53与PCNA表达均呈正相关性。hM—LH1、hMSH2、p53和PCNA的异常表达及其相互之间的调节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检测4种蛋白有助于判断OSCC的恶性程度和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口腔鳞癌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癌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IF在42例口腔鳞癌和10例口腔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并通过SPSS14.0统计软件包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MIF主要表达于口腔鳞癌细胞中,其阳性表达率(73.81%)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肿瘤组织中MIF的表达在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Ⅰ-Ⅱ期与Ⅲ-Ⅳ期的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IF在口腔鳞癌细胞中呈高表达,且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展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免疫因子在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发生与进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行输尿管镜检查的18例患者正常膀胱组织为对照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浆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2,IL-10,Siglec-15的表达水平;进行盆腔疼痛和尿频、尿急症状(PUF)评分,分析免疫因子表达与PUF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2例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中36例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浆细胞和肥大细胞,其中肥大细胞出现脱颗粒状态26例;对照组膀胱黏膜组织中透射电子显微镜下未见浆细胞和肥大细胞.观察组患者膀胱黏膜组织中IL-2,IL-10呈弱阳性、强阳性表达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IL-2,IL-10呈阴性表达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黏膜组织中Siglec-15表达情况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2,IL-10强阳性患者的PUF评分明显高于弱阳性和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Siglec-15阴性患者的PUF评分明显低于阳性和强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患者膀胱黏膜组织中存在浆细胞浸润、肥大细胞出现脱颗粒; IL-2,IL-10表达水平与症状程度呈正相关,Siglec-15表达水平与症状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从组织学层面上探究细胞毒性T细胞(CD8),调节性T细胞(Foxp3)和树突状细胞的表面标记(CD1 a)在口腔潜在恶性病变(OPMDs)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评估CD8、Foxp3和CD1 a在人口腔黏膜上皮异常增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技术检测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病理数据库里OPMDs患者的62例口腔黏膜组织标本[17例上皮增生、21例口腔扁平苔藓(OLP)、15例上皮轻度异常增生(D1)、9例上皮中度异常增生(D2)]中CD8、Foxp3和CD1 a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CD8、CD1 a与Foxp3表达量同组织病理分型、各临床因素间的关系.结果:从D1发展到D2的上皮组织内,CD8和CD1 a的阳性表达率均增加,在上皮下组织内,病变从D1发展到D2时,CD8、Foxp3和CD1 a的阳性表达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临床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8+与年龄、性别、部位、吸烟饮酒史均无相关性,Foxp3+与性别相关,定位于上皮内的CD1 a+与病变部位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评估OPMDs恶性转化潜能中,CD1 a、Foxp3与CD8这3项指标具备一定的临床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