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51-51
木材、竹材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在目前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采用高新技术,充分挖掘木材、竹子的利用潜力是解决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竹材和木材虽然均属于天然生物质材料,但是在组织结构、表面化学组分以及物理力学性能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竹材与速生丰产人工林木材相比,具有密度大、力学性能高、表面组织结构致密、装饰性能好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产竹大国,将空心竹材加工成可以替代木材的复合材料,可以缓解我国木材供需矛盾,有效节省林木资源,有助于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完成本项目可以加速我国非木质人造板工业的产业化,提高新型材料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全世界尚无利用竹材制造OSB工业化成功先例,而削片技术是制约竹材OSB工业化生产的瓶颈环节。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4-54
随着电子产品的应用日益广泛,由此产生的电磁辐射和电磁干扰也越来越严重。电磁屏蔽是阻止电磁波危害的有效手段,现有的屏蔽材料多来自不可再生的资源。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对环境友好且对人体健康有良性调节作用。但木材及木质复合材料本身不具有导电性或导电性很差,所以不具有屏蔽电磁波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3,(5):70-70
木塑复合材料(简称木塑,Wood—PlasticComposites,WPC)是以木材加工剩余物、秸秆等木质纤维材料作为填充或增强材料,以废旧塑料等热塑性聚合物为基体,经熔融复合而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WPC兼具木材和塑料的双重优点,既有类似木材的二次加工特性,又能像热塑性塑料一样方便地回收再利用,是综合性能突出而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环境材料。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3-53
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木材供需矛盾突出;但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产生约7亿吨农作物秸秆(其中约60%~70%是稻草和麦秸),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资源化利用。有鉴于此,2002年,南京林业大学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联合,开展以木材(竹材)和农业剩余物为原料、研制开发新型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每年产生的植物光合作用产物可达2000亿吨,其中超过1500亿吨是以木质纤维素为主要成分的植物生物质(Plantbiomass),是唯一可预测的能为人类提供物质和燃料的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木质纤维素分解难,成为限制含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利用及环境治理上的瓶颈环节,因此加快分解木质纤维素无论对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利用,还是环境治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该项目对不同形态单元的竹材进行高效综合利用,重点在玻璃纤维增强、湿材胶合、微薄刨切、竹材碾压疏解、复合成型、高效环保型胶粘剂、生物质热解利用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研发和示范。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1)玻璃纤维增强技术集成方面:研发偶联剂配方,进行玻璃纤维与竹材层数配比的组坯结构设计,开展玻璃纤维增强竹基集装箱底板中试和生产性实验,优化生产工艺技术,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和集成的热压成型技术,建立玻璃纤维增强竹基集装箱底板生产线1条,年生产能力达1.6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25-25
本课题由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主持,联合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国际竹藤网络中心和安徽合肥(国家)林业局中心共同开展。本课题以多种竹藤材料为研究对象,围绕竹藤资源材性问题,系统研究竹藤材特有的细胞壁次生生长和木质化过程,重点研究竹藤材性与干燥、防护和胶合等加工利用性能的关系,健全竹藤材改性、防护技术体系,为竹藤工业化利用建立数据和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9.
农林剩余物制造绿色建材新产品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13-14
该课题以农作物秸秆、竹材和林业加工剩余物为主要原材料,研发秸秆全生物量利用制造绿色板材及相关高附加值产品的成套生产工艺技术,创制了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潮湿状态下使用的结构用秸秆刨花板;无游离甲醛释放葵花秸秆刨花板;无游离甲醛释放的麦秸、稻草纤维板;废弃木材以及加工剩余物制造环保型板材;豆基蛋白为基体的耐水性生物质胶粘剂、绿色轻型木塑复合材料等生物基产品。  相似文献   

10.
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可再生资源,由木质素、半纤维素及纤维素三者紧密结合产生的抗降解屏障作用是纤维素能源利用的主要障碍。通过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来降低杨树木质素含量或改变木质素成分,是提高杨木纤维素转化效率并降低转化成本的有效途径。通过选定木质素合成基因作为调控目标,运用RNAi抑制技术调控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转化获得转基因植株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同时建立并开发更合理的木质素提取方法,得到纯度得率更高的木质素,结合多维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转基因杨树组分的成分结构变化进行深入地解析,追踪基因工程对杨木材性的改良效果,进一步为木质纤维素高效利用以及生物质能源型杨树的遗传育种研究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1,(10):F0003-F0003
众所周知,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贮藏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据报道,每年地球上由光合作用生成的植物体总量达2.2×10^11吨,其中30%~40%是纤维素,内含巨大的能量,相当于6.1~8.0×10^11吨石油,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4-25
该课题旨在减少我国竹木材保护行业对化学防护剂的过度依赖,为我国竹木保护产业环保水平的提高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课题以竹材主要霉腐真菌和蛀虫为防治对象,采用活性追踪方法,从植物及其加工废弃物中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天然抗菌、防虫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竹资源居世界首位,现有竹林面积近720万公顷,年产竹材2000万吨。竹材加工业是我国的特色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大力开展竹材精加工、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对促进农民增收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对我国的林业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岸天然资源是21世纪研究开发的重点,虾蟹壳、海藻生物等为壳聚糖、海藻糖的提取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天然资塬。这些天然丰产资源年生物产量上百亿吨,属可再生资源,对其深入研究开发高新医药与功能保健品,符合未来绿色化学与绿色生化技术产品全球发展策略的要求。低分子量壳聚寡糖及衍生物具有防癌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肌体免疫功能、促进双歧因子增殖等多种生物、生理功效,广泛用于医药及保健品.同时也是极好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20):29-30
该课题针对我国非金属矿物复合材料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和相关应用行业缺乏合适的替代材料等突出与紧迫问题,采用无机材料表面改性与复合技术制备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包括非金属矿物基复合白色颜料和高性能复合导电材料两类。课题系统研究功能性复合矿物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中非金属矿物属性、  相似文献   

16.
纳米复合磁性材料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和前沿课题,是功能材料发展之方向,在电子、电工、国防、信息等领域有迫切需求,应用范围几乎覆盖所有高科技产业和国防工业,弄清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的一些关键基础问题对发展我国高科技产业具有重大科学和应用意义。但是磁性材料在服役环境下的腐蚀是导致磁性衰减和消磁的最重要因素。本项目通过研究纳米复合磁性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腐蚀规律,以及高温使役条件下的防护涂层及其制备技术,为其提高它们的耐蚀性能、提高磁性材料部件的工作可信度,延长相关器件的使用寿命奠定基础。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资助下,我们对NdFeB基磁体的常温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以及SmCo基磁体的高温氧化与防护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工作,现就后者的研究成果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7,(10):63-63
无甲醛胶合板是由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独立开发的一种新型人造板产品。它是以热塑性高分子薄膜和木材单板为基本原料,以胶合板生产工艺为基础,采用特定的工艺制造出的一种无甲醛的新型复合胶合板材。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00134681.4)和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编号:20060R432001)。  相似文献   

18.
论芒福德的技术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芒福德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技术哲学家,是人文主义技术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首先从技术人类学角度将技术史分为使用水和木材的始技术、煤和铁的古技术以及电和合金的新技术三个阶段,然后将历史上的技术分为两类:多元技术和单一技术。他认为人与技术协调发展的多元技术逐渐被以“巨型机器”为代表的单一技术所取代,产生了“机器的神话”,人被沦为机器的奴隶。芒福德提倡一种“民主的技术”,以改变单一技术的文明,从而恢复人在技术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人和技术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14,(1):27-29
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是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已成为各国航天航空、国防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材料。其中高性能轻质复合材料通常是用高性能纤维与高性能基体按性能设计要求,通过一定的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类新型工程材料。目前,先进复合材料即以碳纤维为增强体的树脂型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相比传统的木材腐朽菌和蓝变菌鉴定方法,分子鉴定技术客观准确,本文分别论述了木材腐朽菌和变色菌分子鉴定技术的原理及其研究意义和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