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方言演变的速度和进程不尽相同,微母字声母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呈现出不同的演变层次。江汉平原有不少方言的微母字至今仍保留中古重唇音[m],在西南官话乃至整个官话中,这是非常特殊的现象。江汉平原诸方言的归属值得商榷,它们属于北方话和南方话之间的过渡带方言。  相似文献   

2.
粤语方言字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粤语方言字的产生及造字方法,并就粤语方言字存在的问题及规范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得"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字在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中,含义和用法上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或语素)。本文通过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相应“得”字的比较,探寻它在二者间的共性和差异,从一个角度比较现代汉语与永新方言的关系。本文比较的范围以永新方言“得”字的含义和用法为准,凡是永新方言中所不具有的含义和用法,只列出,不讨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料大都来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4.
开封方言本字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小品、相声等电视文艺节目很多都使用方言表演,这使方言趋热。另外,人们喜欢用方言写作,以显示语言的地方特色。开封人也不例外。开封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汉语词语,由于这些词语普通话中没有,开封方言也只在口语中使用,很少写下来,因此,有人写下来时就想当然地写做某字。这些看似正确的字其实是别字。这种随意用字的现象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分析字形,查阅文献,还是能为这些词语找到它们的本字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文水方言内部五点成山摄舒声字读音现状,并归纳其演变规律,认为其音系结构的调整是通过非平行演变和“无中生有”的方式实现的。在地域上呈现出中间慢、四周快的特点,细音字演变的速度最快,洪音中最先变化的是山摄合口字和开口见晓组字。文水方言[-n]韵尾消失,保留[-η]尾,符合北方大多数方言阳声韵韵尾脱落的顺序。  相似文献   

6.
张双庆、万波先生认为“辫”字赣方言读阴平不送气不合理,主要理由是所列赣中西部地区方言中的全浊上声字无有一个读阴平不送气,由此断定它另有反切来源:清声母帮母。本文认为“辫”字只有一个来源:浊声母并母,并且认为两位先生的材料和推断不够真实。“辫”读阴平不送气的原因是受普通话影响,方言的语音变化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7.
鄂东南方言语音面貌非常复杂,其形成的原因,相互间的影响及其与周边方言的关系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尝试就《切韵》音系山成摄舒声字今读的韵母这一具体问题对鄂东南方言东片各点进行共时平面的比较研究,在分析各方言点山咸摄舒声字今读之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其中共性特征与各自差异。  相似文献   

8.
介绍文水方言内部五点咸山摄舒声字读音现状,并归纳其演变规律,认为其音系结构的调整是通过非平行演变和“无中生有”的方式实现的。在地域上呈现出中间慢、四周快的特点,细音字演变的速度最快,洪音中最先变化的是山摄合口字和开口见晓组字。文水方言[-n]韵尾消失,保留[-耷]尾,符合北方大多数方言阳声韵韵尾脱落的顺序。  相似文献   

9.
云南罗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为基础,根据罗平方言的用字情况,删去方言中不存在的字(词),少量补充罗平方言常用而《方言调查字表》未列的字,调查归纳罗平县城关镇的语音系统,收入同音字汇单字3100多个。  相似文献   

10.
云南罗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区。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为基础,根据罗平方言的用字情况,删去方言中不存在的字(词),少量补充罗平方言常用而《方言调查字表》未列的字,调查归纳罗平县城关镇的语音系统,收入同音字汇单字3100多个。  相似文献   

11.
覃怀方言中的合音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覃怀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方言。覃怀方言中大量舍音词的存在,为丰富语言的表现力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覃怀方言中的合音词,大致有两类:有音有字和有音无字。为了更有利于汉语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重视对合音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达州市的四川话属西南官话成渝片。在市区方言中,有许多用“哈”字来记录的实词和虚词。这个“哈”字有多种读音,可以用作动词、名词、量词、语气词等。基于此,对“哈”字在达州方言中的不同用法做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晋南方言开口三等“药”韵字不同于现代汉语普通话。现代晋南方言开口三等“药”韵字的读音是在入声韵尾消失并入“果”摄后,主要元音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宜昌方言独具特色,是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从音韵与古籍入手进行方言考古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并例举了具体考释的数十个方言本字,展示了宜昌方言同古语的传承关系。此外,对实际考释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也提出了一些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5.
郭春霞 《科技信息》2013,(18):195-198
本文按《山东省志·方言志》选取的36个方言点,将其用于音系对比的800个基础字,增加到3000个,以提高精确度,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山东方言的声调进行内部比较。认为山东方言古四声的演变是分区、分片的重要或主要依据;莱州、平度等方言点声调的变化的时间顺序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6.
山西汾西方言古知庄章组字今读一般都读为ts类声母,只有来自古合口章组的一部分字今读f声母。读f声母的章组字,其实是古知二庄与知三章两分格局的遗留,也就是说,汾西方言是古知庄章组声母合口两分型的方言,这种情况在山西方言中是极为少见的一类。  相似文献   

17.
扬雄<方言>中的"用字之奇",是指用来记录方言词语的字虽然在传世的先泰两汉文献中见到过但不是通常的用法,这些字都是扬雄根据方音而借用来记录方言词语的.具体包括借音字、联绵字和译音字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常州方言词汇丰富多彩,其中“鬼”字族的形式颇为显著。常州方言“鬼”字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构形法和造词法上。在构形法上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鬼”作为“前加成分”和“后加成分”;另外一类是重叠式的结构。而在造词法上主要表现在谐音法和修辞法两个方面。通过与普通话相关词语的比较研究,在词语形式和词语意义两方面总结出常州方言“鬼”字族异于普通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方言的翻译不同于标准语的翻译,方言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关于翻译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关于方言翻译的研究还为数很少,尤其是忻州方言的翻译,几乎是空白,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将以杨增武在《忻州方言俗语大辞典》中的方言分类为基础,从中选择一字、两字、三字的词语,以及成语,谚语和歇后语,对忻州方言英译中所用策略进行粗浅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指的铅山方言,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河口镇地区的话。初步考得铅山方言本字90个,依照方言的声母次第排列,每字后注明该字的方言读音,再解释其义,视需要提供方言用例,末列古字书、韵书的释义、音注,间引古书用例以与方言词相互证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