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裘伟廷 《世界科学》2000,(9):36-37,11
虚拟生命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创制出来的“生命形式”。在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未来,虚拟生命(包括虚拟人)或许会生活在虚拟世界甚至现实世界中;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创制出真正的虚拟生命。然而,关于虚拟生命的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在认知、伦理与道德、社会、法律、科学与哲学等方面的诸多困惑。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美国宇航局科学家理查德·胡佛在《宇宙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在陨石里发现了来自太空的外星微生物化石。他同时还坚称,这些微小的生命形式不是地球的污染物,而是在彗星、月球和其他星球上生活的活体有机生物的遗留物。胡佛的论文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3.
李伟 《世界科学》2004,(6):29-29,27
一群血气方刚的系谱学者的工作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们在一些微生物中发现了目前已知的血红蛋白的最早祖先原种——两种荷氧蛋白,这使得科学家们能更近距离地研究利用氧气的最早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4.
林声 《大自然探索》2011,(10):57-59
没有神秘的城堡,没有电闪雷鸣,没有驼背助手,今天的科学家在实验室的实验瓶里创造出了首个人造生命形式—一“辛西娅”,将玛丽·雪菜的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开创了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从蛋白质到原始生命吴继星编译生命是偶然出现的,还是由确定的化学步骤所引导的?生命从低等、单细胞的形式进化到高等而复杂的生物体的概念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了,至少从科学的观点来看,不过是一种似乎有理的假定而已。进一步的说,现在生物化学和遗传学进展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6.
范宗理 《自然杂志》2006,28(5):260-260
病毒当之无愧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生命形式。它寄生于细胞,攻击的主要目标是细菌。病毒控制着微生物的群体数量,并在地球化学过程如碳的循环中起主导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当病毒以海藻为食大肆繁衍时,释放出大量的二甲硫,足可影响到云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地球上很少有完全不见生命的地方。不管生存环境多么极端,几乎总会有生物进化得能适应它。就算寒冰撕裂细胞膜,高热毁掉细胞机制,极端温度对于生命来说也从未构成过障碍。一些动物哪怕被完全冻结也能活下来讲述"复生"经历,另一些动物即便几十年没水也照样活得下来……各种奇特生命形式的存在打破了我们对于地球生命极限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地球上有哪些最极端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8.
龚静 《世界科学》2000,(5):41-41
眼前是一些中国民间的剪纸作品,莲生贵子、石榴崩子、鱼戏莲、抓髻娃娃、繁茂的树,这些图案纹样充满着民间渊源流长的生命崇拜的意识,尤其是当一个个形状于相似中各呈其态的抓髻娃娃排列在一起,以及意蕴生命的树形图案依次组合时,一种鲜活的对生命的期待和神秘感在黑白虚实的剪纸上升腾而起。 对“阴阳相合化生万物”的树的崇拜,尊子嗣象征“抓髻娃娃”为生命之神,对现在的人们而言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了。曾经对生命之源抱有神秘之心,曾经对人类缘何来到世上怀有想象之翼,而今天,谜底已经揭开,人类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是从类人…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1,(3):5-5
“生命是如何出现在地球上的?”这是最大的科学奥秘之一。对许多科学家而言,如果说简单生命形式发端于原始的“氨基酸浓汤”,那么今天所见的基因多样性就太难解释了。一种振奋人心的假说是,地球生命来自于外太空—外星微生物被恒星风吹离宿主行星,“驾乘”星际尘埃一路飘泊,最终来到地球。这种理念被称为“胚种论”。  相似文献   

10.
尽管生物学领域并不缺少能够引起轰动性的研究课题,这些课题包括对生命从何开始,以及为什么生命会有终结之日,等等。然而,生物学家正在思考的是:在生物学领域内,究竟什么样的发现才能与物理学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成果相媲美……  相似文献   

11.
林志信 《世界科学》1997,(2):14-14,6
火星生命研究结果成立与否的科学依据将是一项在现代科学中史无前例的举世注目的考证作业。至今,个人、小组或政府都没有搁置过这种难处理的关于在另一行垦上存在生命的资料。而且,只有在掌握了现代科学的时代,才能有这些先进的手段来解释这种资料。著名的天文学家卡尔·萨根(CarlSagan)说过,“非凡的主张需要非凡的证据,这一格言在为国家航空航天局/斯坦福大学领导的小组开辟艰险的前进道路。他们的资料使人不能不信,但是仍然有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相当基本而简单的,不过没有答案。而且,田纳西大学(位于洛杉矾的加州大学)和…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探索》2009,(2):8-8
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一颗名为“HD 189733b”的行星大气层里发现了二氧化碳。这让一些科学家感到振奋,因为这一发现或许意味着很快将找到太阳系外可居住的行星。HD 189733b是一颗类似木星的行星,距离地球大约63光年。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一种“生物指针”,因为迄今已知的生命形式都跟二氧化碳有关。此前,  相似文献   

13.
漂来的码头     
《大自然探索》2012,(8):61-61
2012年6月初,在2011年3月特大地震海啸中脱离日本三泽市港口的一块码头在历时一年多、航程8000千米的海上漂流后,抵达美国俄勒冈州海岸,被当地媒体形容为“外星母船降临”。这块长20米的码头上面覆盖着共100吨重的亚洲蟹、海星、海藻、海胆、藤壶、海蜗牛及其他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10年中,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400多颗新行星。找到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或许指日可待。但问题是:当我们看见外星生命时,我们真的能够认出它们吗?为此,我们需要考虑外星进化历史会怎样塑造外星生命形式以适应它们自己所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刘持平 《科学》2005,57(4):50-54
生命世界到处充满着对称、简约、有序和统一的现象,这些现象是典型的生物秩序的表现形式。这一切都源于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普遍存在的物理量的守恒定律。从守恒定律出发,人们科学地认识到,生命世界存在着严格的秩序,而且生命秩序可用数学以定量的方式来描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项新研究显示,40亿年前轰炸地球的陨星很可能播种了而非灭绝了地球生命。科学家从发现于南极洲的一枚陨石提取样本,用高温高压轰击它,结果创生了迄今所认为的生命起源条件。科学家发现,在原始条件下陨石释放氨,而氨在制造所谓的“生命砖头”方面是一种基本化合物。科学家分析了这些氨中的氮原子,查明其原子同位素与地球上发现的同位素并不匹配,  相似文献   

17.
邓祖淦 《科学》2002,54(4):45-49
近年来,搜寻太阳系外生命的研究是最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之一.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涉及到人类自身的起源问题,也是现代科学与高技术密切结合并推动技术迅速发展的典型例子.由此发展出来的新技术无疑将推动经济、国防和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最近发现 ,在冰冷的太空生成的小气泡表明 ,生命或生命的种子可能起源于宇宙。科学家在一项模拟太空的恶劣环境———寒冷、无空气、大量辐射的试验中设法培养人造细胞膜。加利福尼亚大学专门从事细胞膜研究的生物学家戴维·迪默 (DavidDeamer)认为 :“这些类似于肥皂沫的细胞膜可充当原始的细胞壁。这种细胞壁为半渗透性 ,因此像水和氧气这样的东西进出非常容易。这就是生命所需要的———一个不与外侧完全隔离的内侧。”发表在美国《全国科学院学报》上的这份研究报告称 ,来自太空的有机物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 ,这些有…  相似文献   

19.
生命的神圣性与可操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峰 《大自然探索》1999,18(3):98-102
现代医学,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生命的神圣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问题变得日益尖脱,本文在这些问题上既反应对生命过度人文化,浪漫化的理解,也反对过度科学化,技术化的理解,主张必须从两个方面的 命的完整意义,寻求生命的神圣性和操作性之间的融通,使科学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提高人的生命价值的活动。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的源泉,当植物的种子得到大自然发出的萌发指令从睡眠中苏醒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喝水。之后,在植物或长或短的生命历程中,喝水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