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春先 《甘肃科技》2011,27(23):39-40
枣子沟金矿的矿石类型包括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但以原生矿石为主(占总矿石量的95%).由于氧化矿石在历年堆浸中已消耗殆尽,主要研究原生矿石.枣子沟金矿矿石类型为Sb、As、C、S较高的难选冶金矿石,选冶工艺推荐重浮联合流程生产金精矿,再用预处理-两段焙烧-再磨-氰化浸出工艺处理金精矿,最终原矿回收率可达77.62%,取得...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新关金矿地处秦岭褶皱系秦岭冒地槽印支褶皱带、龙门山加里东褶皱带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三者的交汇部位,通过野外调查,查明了新关矿区金矿石为氧化矿石。因此确定新关金矿为金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的试验基地,对Ⅱ、Ⅲ矿体矿石进行了实验室氰化柱浸试验和野外半工业氰化池浸试验。试验结果证实:新关金矿氧化矿石采用全泥氰化炭浸加工工艺,浸出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浸出性能和熔炼回收性能,全流程总回收率达到92.03%。  相似文献   

3.
碳质金矿石预氧化焙烧堆浸提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对辽宁丹东某金矿碳质硅化低硫金矿石的焙烧预氧化处理及焙砂直接堆浸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温度、不同气氛及不同时间条件下的焙砂的氧化状态及影响金浸出率的NaCN的质量分数、喷淋强度、焙砂粒度及喷淋时间等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先在450℃,通入少量空气(含氧5%~10%)的条件下,焙烧1h(脱砷),然后,在650℃,通入充足空气的条件下,焙烧2h,矿石中的硫化物和碳物质的氧化率和灰化率分别达98%和97%;当NaCN的质量分数为0 10%~0 15%,喷淋强度为15 0L/(m2·h),焙砂粒度为0~3mm,喷淋时间为8~10天,金的浸出率为84 8%·同时,推荐了焙砂直接堆浸的原则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辽宁某金矿金属矿物含量少,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黑云母、角闪石、条纹长石、绢云母、斜长石和粘土矿物.该矿石氧化程度高,其中可回收的元素为金,金含量约0.7 g/t.试验采用柱式堆浸,在原矿粒度0~15 mm,并对其中-2 mm粒级的矿石制粒处理,氰化钠浓度0.04%,pH值10~11,浸出时间27d条件下,获得浸渣品位0.11 g/t,浸出液中含金1.44 mg/L,金浸出率83%以上的浸出指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南方某高含泥铀矿提U工艺发展过程.初期矿石经简单破碎后采用粗放型堆浸,效果不理想;经研究采用破碎分级粉矿酸性造粒堆浸,从根本上解决了该矿石渗透性差,不能直接堆浸的难题,酸性造粒有独到之处,铀浸出效果好;由于该工艺复杂、作业劳动强度大、卫生条件差,也受天气影响生产等问题,因而又研究出了粉矿和精矿搅拌浸出、粗粒堆浸的组合工艺,提高了提铀的工艺水平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低品位高含泥氧化铜矿的制粒堆浸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堆浸技术处理低含泥量的低品位氧化铜矿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且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对高含泥量的低品位氧化铜矿,由于其渗透性能差,堆浸工艺尚不成熟.本研究选取含泥量高的低品位氧化铜矿石。分别进行了搅拌浸出试验和制粒柱浸试验,研究了矿石的浸出行为、制粒条件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酸法制粒堆浸效果良好,浸出液峰值浓度较高,浸出率大于90%,酸耗较低,约为6%;矿石浸出后,颗粒保持完好,矿柱渗透性能良好;此类型的矿石采用酸法制粒浸出工艺在技术上可行.  相似文献   

7.
王富春 《甘肃科技》2009,25(24):28-30
甘肃鹰嘴山金矿田是硅质岩型金矿床,以其物质组分简单、规模大、品位高为其特点,经过多次选矿试验研究和选矿厂的生产实践,证明该矿石为易选矿石,氧化矿采用全泥氰化一炭浆工艺、过渡及原生矿采用浮选工艺,回收率均较高;通过对该矿石物质组分及矿物赋存状态研究,为该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试验基础上,对同步和分步堆浸处理铜钴氧化矿的两种工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操作的可行性、原材料消耗量、投入产出比等方面,分步堆浸比同步堆浸优越。  相似文献   

9.
制粒技术是改善含粉矿堆浸渗透性差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同时选择合适的耐酸黏结剂是铜矿制粒堆浸成功的关键.本文以氧硫混合铜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制粒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iometek-WLAG001是一种理想的耐酸黏结剂;单因素条件试验考察了黏结剂添加量、喷水量、转速、固化时间、熟化加酸量、熟化时间等因素对球团抗压强度、湿强度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考察了黏结剂添加量、固化时间、熟化加酸量、熟化时间对球团湿强度的影响,并采用Design-Expert 8.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优化与分析.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Zeta电位的测定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黏结剂与矿石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黏结剂与矿石之间存在化学吸附作用,不存在静电引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西北某铀矿山铀矿石浸出性能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西北某铀矿山工业堆浸试验所需试验参数,对该铀矿矿石进行了搅拌浸出条件试验和-5 mm、-10 mm两种不同粒级的柱浸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该铀矿石浸出性能较好,酸耗较低,适宜采用酸法浸出;2)氧化剂对酸法浸出的作用不明显,而对碱法浸出有一定的效果;3)铀矿石粒度对铀的浸出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1.
选择石灰—漂白粉溶液循环喷淋处理堆浸选金工艺废弃的含氰化物废矿 ,可达标永久堆放  相似文献   

12.
某铀矿石碱法浸出及回收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某铀矿石的室内碱法柱浸及回收工艺试验,确定了适于该矿石的浸出剂,提出了堆浸浸出工艺参数及浸出液处理工艺参数,并对影响浸出剂消耗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矿石粒度是影响浸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布液新工艺的优点.用某铀矿低品位铀矿石作模拟矿堆,做小型室内柱浸试验,以检验雾化布液均匀性、矿石浸出情况.浸出结果:采用雾化布液的液计浸出率70.67%,试验数据表明雾化布液均匀性好,某铀矿石浸出性能较好.推荐了雾化布液堆浸该矿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浸出率与浸出时间的关系曲线,推导出铀矿硫酸堆浸过程的控制模式和化学反应常数。实验结果表明浸出率在小于60%以内,与浸出时间呈直线关系,得出浸出过程控制模式为化学反应控制的结论。实验数据计算得出在该实验中化学反应浸出速率常数为1.5×10^-7s^-1,液固相化学反应速率系数为3.6×10^-8m/s。实验结果在未加氧化剂的酸堆浸铀矿石中,最多只有40%的四价铀能氧化成六价铀,要想进一步提高铀的浸出率,必须加入氧化剂,提高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围绕溶浸采矿这个主题 ,从岩、矿石的物质成分 ,矿石结构构造 ,铀的存在形式 ,岩、矿石物理力学参数 ,矿体形态、产状、规模及矿床水文地质等诸多方面阐述了大布铀矿床溶浸的天然地质条件 ,并通过一系列矿石铀浸出工艺试验 ,获得大量溶浸工艺参数 ,提出大布铀矿床以原地破碎浸出辅以堆浸为最佳采矿方案。  相似文献   

16.
改善高泥矿堆渗透性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溶浸液对矿石中有用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时,决定堆浸效果好坏的因素则取决于溶浸液在矿堆中的渗透效果,对于高泥矿堆尤其如此.由于黏土矿物含量较高,高泥矿堆渗透性差,这必然导致堆浸效果差.为了有效地浸出其中有用矿物,必须改善其渗透性.从分析高泥矿堆低渗透性的原因着手,进而对改善其渗透性的机理进行研究,得出可从6个方面的措施.最后对各类措施进行了分类总结,并结合以上6个方面作了对比,得出堆中布液可较全面地改善高泥矿堆的渗透性,如将几个措施联合运用将能更好地改善高泥矿堆的渗透性,更有效地提高其堆浸效果.图4,表1,参12.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溶浸液在松散矿石堆中渗滤浸出条件下流动速度的意义作了讨论,包括浸出动力学条件方程的讨论、矿石块表面液膜厚度与溶没液流速的关系、溶浸体及其解析方程的建立、溶浸区的划分和流速不均匀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四项有实用价值的实现均匀流速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