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自适应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动态变化的分布式环境中,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软件系统应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系统运行错误及需求的变更调整自身的行为,即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提出一种面向体系结构的自适应机制,该机制采用了内置运行时体系结构作为驱动自适应的因素、选择自适应动作的依据以及实施自适应的载体;设计了适合分布式环境特点的三层结构的监控设施,提高了监控的效率和有效性;同时配备了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两种触发设施.该自适应机制不隶属于某个或某种运行系统,可为各种应用的运行系统添加自适应能力提供一个比较一般的、可重用的自适应框架.  相似文献   

2.
面向目标跟踪的WSN协同调度策略及拓扑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理论提出了分布式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目标跟踪算法,给出了基于邻节点集的协同调度策略和采用退避机制的按需距离矢量路由(AODV)拓扑控制策略,实现了分布式环境下任务节点和拓扑结构的动态自适应切换.通过研制融合了MicaZ硬件节点和超声波传感器的原型系统,实现了对移动目标的跟踪和定位,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分布式麦克风网络中的说话人跟踪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算法,以实现复杂环境下对说话人的分布式跟踪.首先,对分布式麦克风网络中的说话人跟踪问题建立状态空间模型,并利用贝叶斯滤波理论求解该问题.然后,将交互式多模型与粒子滤波相结合,提出一种双粒子滤波方法对运动模型的转换概率进行自适应估计,以更好地对多种运动模式的说话人进行跟踪.最后,应用一致性算法对分布式麦克风网络中各节点说话人位置矢量的后验分布进行最优融合,从而可能得到全局的最优估计结果.该算法不要求状态空间模型中运动模型转换概率已知,相比传统IM M PF算法对声源复杂运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云计算平台中资源高效组织和分配的关键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划分的资源调度模型,对多维属性建立联合区间索引快速定位资源,并使用区间动态调整的方法平衡查询分布以提高调度效率.通过引入资源预留协议保证调度结果的有效性,并利用被动更新协议降低资源更新操作的开销.基于分布式键-值存储构建了一个原型调度工具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8个节点能管理百万级的资源规模且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网格开发工具GT4中MDS索引服务的层次式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大规模网格动态变化的资源服务要求。为了克服MDS的缺陷,将超级节点模型引入GT4,提出一种基于超级节点-MDS的新资源信息模型。对该模型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模型假设、定义和结论等方面论述。并描述了单VO内部结构及模型系统结构。该模型将层次式索引分散化,具有分布式的索引结构,克服了MDS易单点失效、扩展性差等缺陷。仿真测试了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易于扩展、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车辆队列系统的分布式自适应控制问题.车辆的纵向动力学建模为含有不确定参数的二阶非线性模型,队列中车辆之间的信息传递拓扑关系采用有向图来刻画.首先,结合动态增益技术,提出了不依赖全局队列信息的分布式自适应控制器.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内部车辆驶离或者外部车辆汇入队列的实际情况.只要有向拓扑结构包含以领航车辆作为根节点的生成树,则不需要重新设计控制器,就能够维持新的队列结构稳定.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P2P系统节点局部视图和用户查询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超级节点网络的文件索引和数据双缓存技术.依据局部文件流行度统计,将用户感兴趣的资源索引缓存到本地超级节点,从而将单个节点视图扩展至全局;同时缓存拥有高访问率的远程热点文件,因此用户对热点文件的访问在本地即可获得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双缓存技术显著地提高了P2P系统的查询效率和数据传输速度,并可有效降低热点节点负载.  相似文献   

8.
网格环境中分层次哈希表资源发现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格环境中,资源是异质的、动态的,广泛分布于整个网络。基于树型网络结构提出了一种分层次哈希表资源发现机制。资源在此机制中被哈希成为键值,每个哈希表节点存储一系列键值,对应注册在该节点或索引在该节点上的资源。因此,此机制的资源发现过程是有目的的寻找过程。对此机制进行了模拟,系统最大节点数达到700。所得结论:资源发现过程可以保证在O(logqp)步内完成;适当调整树型结构的子节点个数有助于提高性能;该机制性能优于传统洪泛机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线网络的特殊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结构的无线网格资源发现机制,该机制结合了分布式与集中式网格资源发现的优点,引入了超级节点的概念,通过超级节点管理域内用户,将资源信息存放在超级节点中,避免了中央节点聚合目录的更新.并在此机制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无线网格信息服务架构,满足了无线网格资源发现的分散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能够提高无线网格资源发现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P2P网络结构中,提出一种基于主题划分的搜索策略(TONS),该策略基于主题将网络中的节点层次化、形成叠加网络.具体查询算法包括基于DHT的非结构化P2P网络和基于主题划分的叠加网络搜索索引结构.实验结果表明:包含相似主题的节点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够确保将搜索局限在仅与查询主题相关的节点子集中.该策略为基于分布式哈希表的P2P系统提供了一种可满足复杂查询条件、部分匹配搜索数据要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等网络的信任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Client/Server网络架构得到普遍应用的格局中,对等网络却异军突起迅速发展。针对这种新兴架构提出了与传统架构不同的一种安全信任模型。它依据网络的推荐值建立节点间的信任关系,更好地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避免恶意攻击。给出了求解信任值的数学模型和具体算法,并对信任模型的安全性能进行了理论评测。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结合内存缓存与磁盘缓存的新型缓存策略.该策略在原有内存缓存基础上增加了磁盘缓存,数据从内存中被淘汰时,从磁盘缓存空间中选择合适磁盘分片进行缓存,并建立索引管理已缓存数据,使对等网络中的节点利用彼此的闲置磁盘资源缓存更多的媒体数据,服务器的负载得到有效降低,节点在对等网络中从其他节点获取数据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实验证明,该缓存策略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对等网络中的空闲节点资源降低视频服务器的负载.  相似文献   

13.
分布式Hash表(distributed Hash table,DHT)是结构化对等网络的核心技术。实际P2P应用中,DHT网络规模已经达到上千万节点,但是其安全问题仍然很多。eclipse攻击是DHT网络中典型的安全威胁之一。本文介绍了DHT网络中eclipse攻击常见的攻击方法,总结归纳了近年来攻击检测和防御技术的研究工作进展,从适用场景、依赖条件和性能等方面对这些工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目前P2P覆盖网络应用十分广连,关于覆盖网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网络技术研究领域的热点。关于覆盖网络相应的路由算法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先后提出了集中目录式的算法和分布式查找算法。针对基于DHT的覆盖网络算法进行介绍和分析,并指出该领城的最近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16.
Introduction Peer-to-peer (P2P) file sharing systems, such as Ka- ZaA[1] , Gnutella[2] , eMule[3] , eDonkey[4] , and Bit Tor- rent (B.T.)[5] , have bee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nowadays. Such systems’ success greatly relies on each participant’s …  相似文献   

17.
以GeCl4为原料,首次合成了4个六配位水杨酸锗喹啉配合物.另外,还合成了3个取代水杨酸锗吡啶配合物.元素分析确证了它们的组成;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验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普通SIP应用由于受到后台服务器的控制,会面临单点服务器故障或遭受攻击导致网络整体瘫痪的危险,网络用户通信的自由度也受到了一定限制.基于P2P架构的SIP应用,利用P2P实现用户的注册、加入、定位、查找和路由,具有通信负载平衡、系统不易瘫痪等优点.SIP向P2P架构的发展,改善了原SIP 网络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有利于实现与传统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19.
给出了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P操作次序安排的构造性定理及推论,解决了一类类似于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由于P操作序安排不当而导致死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P2P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 P2 P的概念和特征 ,并将 P2 P和集中化系统以及传统分布式系统分别做了比较 .然后详细地描述了 P2 P的应用和研究现状以及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