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黑龙江省一次能源为研究对象,选取其1995~2014年一次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构建了改进的BP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重构马尔科夫模型,预测黑龙江省2015~2020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模拟预测结果误差小,预测准确度良好。2015~2020年黑龙江省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在9200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份额均有所降低,清洁能源占比呈增长趋势;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仍高达65.39%,清洁能源占比仍处于弱势。建议:降低一次能源的消费总量,尤其是煤炭和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合理调整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消费理念,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相似文献   

2.
一、广东能源消费现状 ◆能源资源储量:远低于全国均值。广东省能源资源贫乏,煤炭、石油、水能及油页岩等一次能源资源储量约25.7亿吨标准煤,人均资源占有量仅33吨,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20。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现状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其总体经济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六强之列,但是我国由于经济基础低、人口多,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量已高达16.78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2.1%,仅次于美  相似文献   

4.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化石能源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已探明的原油、天然气储量仅占世界储量的2.4%和1.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消费持续增长,消费的增长速度快于产量的增长速度,对国际石油的依存度也不断走高。2004年起,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耗国。2006年全年生产石油1.84亿吨,同比增长1.7%;消费石油3.47亿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前叶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推进实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从内外两方面必然将中国经济推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增长期。与此相对应,社会经济对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国内一些专家和研究单位预测,2008年我国能源总需求为22.9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需求量为17.9亿吨;2020年的能源总需求和煤炭需求量分别是30.1亿吨标准煤和21.5亿吨原煤。而根据我国已探明证实的能源储量构成和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状况可以断定,在可预见的将来,煤炭仍是我国最有保障和最主要的能源。  相似文献   

6.
 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长期处于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一直占70%以上。2010年国内煤炭消费29.65亿吨,占国内一次能源消费量的66%。按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可以开采使用100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我国能源工业走过41年的光辉历程,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突破10亿吨标准煤大关,成为世界上能源大国之一。1989年,全国原煤产量达10.54亿吨,为历史上少有;发电量5848亿千瓦时,比  相似文献   

8.
全球风能理事会近日公布:到2008年年底,全球的总装机容量已超过了12.08千万千瓦,相当于减排1.58亿吨二氧化碳。仅2008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就达到了2700万千瓦,增长最快的主要是美国和中国。其中,美国的新装机容量达到835万千瓦,这一增长使其总装机容量达到2.52千万千瓦,超过德国,跃居为全球风电装机量最大的国家。而中国的总装机容量已突破了1.2千万千瓦。  相似文献   

9.
基于改进灰色模型的能源消费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在一次累加生成序列呈指数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利用预估-校正技术对灰色模型的背景值进行了改进.数值实验表明,改进模型有效地改善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并拓展了模型的适用范围.最后,结合等维递补技术,利用提出的改进模型,对到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需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到2010年和2015年,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将高达31.9和36.3亿吨标准煤,这将为中国能源供应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第二能源消耗大国,建筑空调制冷与采暖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5%,并以年均5%以上的速度增长。据我国建设部测算,目前.我国每平方米建筑采暖能耗约为发达国家的3倍,如不采取措施.到2020年,仅建筑能耗就将达到11亿吨标准煤(相当于2000年全国一次能源总产量).空调高峰负荷则将达到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的满负荷供电量。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们消费的一次能源中有3/4是煤炭,“煤老大”的地位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动摇。我国石油生产已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到2010年,进口石油将达1亿吨,这意味着,那时国内消费的每3吨石油中,就有1吨来自国外。  相似文献   

12.
肖宏伟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11):902-906
2017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约44.9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9%,增速较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能源行业呈现“消费全面回升、供给质量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供需总体平衡”等特点。展望2018年,受宏观经济小幅放缓、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能源消费总量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能源供需结构清洁低碳化趋势明显等因素影响,预计2018年能源消费增速小幅回落,全年能源消费约45.8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增速较2017年回落0.8个百分点,总体呈现“一减两稳一增”态势,即煤炭再次转为负增长、石油和电力稳定增长、天然气快速增长,能源供需宽松格局仍将延续。2018年亟须以解决新时代能源行业新矛盾为核心,从“坚持能源规划指导、提高能源供给质量、补齐能源民生短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四个方面重点着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13.
据最新资料,全世界煤炭的可开采储量为6,600亿吨标准煤(每公斤发热最为7,000千卡的煤叫标准煤)。如按1978年全世界年产量35亿吨计算,可以开采190年左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为879亿吨,如按1979年全世界年产量31亿吨计算,可以开采28年。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72万亿立方米,如按1979年全世界的开采量1万6千亿立方米计算,可以开采45年。按目前全世界一年消费的能源数量,用这几种能源的可采储量和可开发量计算,还可使用近100年。  相似文献   

14.
<正>王大中几个"排位"给人以警醒:中国已成为第二能源生产与消费国、第一煤炭生产与消费国、第二石油消费国及石油进口国、第二电力生产国。我国能源的人均年消费量是1.72吨标准煤,为世界平均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矿区"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1世纪前叶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推进实施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从内外两方面必然将中国经济推入一个崭新的快速增长期。与此相对应,社会经济对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呈大幅度增长趋势。国内一些专家和研究单位预测,2008年我国能源总需求为22.9亿吨标准煤,其中原煤需求量为17.9亿吨;2020年的能源总需求和煤炭需求量分别是30.1亿吨标准煤和21.5亿吨原煤。而根据我国已探明证实的能源储量构成和国内能源消费结构状况可以断定,在可预见的将来,煤炭仍是我国最有保障和最主要的能源。一、“绿色矿区”概…  相似文献   

16.
研究利用生活方式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相关能源消耗、行业产值等数据,初步测算了湖南省城乡居民生活直接与间接能源消费。结果表明:2005—2009年,湖南省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从3 743.82万吨标准煤上升到8 907.41万吨标准煤;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从2005年的1 582.52万吨标准煤上升至2009年的2 270.19万吨标准煤。2005—2009年,湖南省各科目的能源消耗强度具有显著差异,单位能源消耗强度较大的主要有居住、教育文化娱乐及衣着。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湖南省城乡居民生活节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 200万吨标准煤,还有约4.4亿吨可作为能源利用。而河南省是生物质能源原料大省,在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潜力十分巨大。作为专业的科研机构,在转制以后,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有限公司爆发了强大力量,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屡屡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正>综合效益防洪自2003~2016年底,三峡水库共实施拦洪运用41次,累计拦蓄洪量1219亿立方米。2010和2012年,分别经受了70000和71200立方米/秒洪峰的考验。2016年,通过消减上游洪峰,大大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发电截至2017年3月1日12时28分,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这一成就将永载我国水电发展史册。1万亿千瓦时意味着节约标准煤3.19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亿多吨。  相似文献   

19.
节能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含非EMCA会员单位)突破80亿元大关,达到82.55亿,比上年同期增长74.5%;综合节能投资(含EPC投资)达到6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9%.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EMCA)发挥指导协调作用帮助会员企业(即北京、辽宁、山东的3家节能服务示范公司)和新兴的节能服务公司共计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1426个,投资42.6亿元,形成年节能能力28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81万吨,同时拉动节能市场投资84.05亿元.  相似文献   

20.
1988年,我国煤炭供应由前三年的暂时缓和急剧转为全面紧张。一些重要电厂因缺煤而停机,议价煤价格成倍上涨。有的省截留过境煤,有的煤炭调出省阻止本省煤自由出境。这是解放以来的第三次煤炭供应严重紧张的局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损失。据估计,这种局面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期。由于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产量和消费量中的比重均占70%以上,这实际上是我国解放以来的第三次能源危机。三次能源危机的特点我国第一次能源危机发生在1960~1964年,特点是:1.煤炭产量在急剧增长之后大幅度下降。1958~1960年全国煤炭产量由1957年的1.3亿吨猛增到1960年的3.97亿吨,之后急剧下降,1961年为2.77亿吨,1964年降到最低点,仅2.14亿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