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周开亚等人先后对我国无蹼壁虎和多疣壁虎进行了形态描述,Nakamura 等对无蹼壁虎或多疣壁虎的核型亦有报导,本文是笔者在研究陕西省壁虎类形态及核型特征的基础上,讨论无蹼壁虎和多疣壁虎的种群内不同地方种群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所饲养的壁虎为实验素材,鉴别出两种壁虎:无蹼壁虎和多疣壁虎。对这两种壁虎的部分生物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本研究对南通地区常见壁虎进行分种,确定了南通地区常见的壁虎为多疣壁虎和无蹼壁虎,而无蹼壁虎的数量相对较多。壁虎的体重、体尺存在着一定的增长规律,表现为体重随着体尺的增长而增大。无蹼壁虎与多疣壁虎的脏器重量之间差异并不显著。壁虎的血液红细胞的形状与人红细胞的形状类似,白细胞比人白细胞要小;血液中白细胞含量较高,血红蛋白数量跟人的正常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
无蹼壁虎     
在我国的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和浙江等地分布着一种小型爬行动物——无蹼壁虎,它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因其分布较广、数量较多,所以常常不被人们重视。无蹼壁虎喜欢生活在没有污染或污染程度较轻的环境中。辽宁省北镇市城区很小,其西、北和东  相似文献   

4.
多疣壁虎静止代谢率的热依赖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非繁殖期多疣壁虎在5个实验温度中的静止代谢率及其热依赖性。动物体重量与耗氧量呈高度的正相关,因而是影响耗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多疣壁虎静止代谢率随环境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显示出外温动物的代谢率随温度变化的一般规律。体重设置为4.0g的静止动物在15℃、20℃、25℃、30℃和35℃中的静止代谢率矫正平均值分别为622.2、715.2、747.7、873.2和966.5mlO2/h,20℃和25℃中动物的耗氧量无显著差异,其余温度间动物的耗氧量均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中多疣壁虎的性别与耗氧量无关.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无蹼壁虎、赤链蛇、中华鳖的卵泡进行P53定位。结果发现:无蹼壁虎卵泡内少数颗粒细胞胞浆有阳性表达,而赤链蛇卵泡颗粒细胞胞浆均呈P53免疫反应强阳性,中华鳖的早期卵泡细胞呈P53阳性。由此推测P53蛋白在无蹼壁虎、赤链蛇卵泡中表达可能与颗粒细胞凋亡有关,在中华鳖卵泡高表达对早期卵泡的生长分化和原始卵泡的启动可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空间差异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褪黑激素对视网膜功能的调节机制,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表达与分布.发现褪黑激素受体Mel1a免疫阳性结果主要位于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内节和内网状层的细胞突起.在外网状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部分细胞的胞体或突起Mel1a免疫染色呈阳性.统计表明,视网膜中央区光感受器层阳性内节线密度(3.3532±0.6941/mm)较周边区(颞或鼻侧)(21.0186±1.5023/mm)明显小(P<0.001);光感受器细胞阳性内节面积占内节总面积的百分率中央区(15.8579±2.2908%)较周边区(43.8575±5.3839%)明显低(P<0.001).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分布特点,提示褪黑激素可能通过Mel1a的介导对无蹼壁虎视网膜生理功能的调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蛤蚧是壁虎科动物大壁虎(Gekko gecko)的通俗名称,亦名多格、蚧蛇、仙蟾等,体长约30厘米,是壁虎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及南亚、东南亚.去除内脏的干燥全体,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补肺益肾、助阳、止咳定喘之功效,可用于虚劳、喘咳、肺萎、咯血、消渴、阳萎、淋沥、闭经等症.近年来,蛤蚧畅销于国内外市场,价格也颇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褪黑激素对视网膜功能的调节机制,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表达与分布.发现褪黑激素受体Mel1a免疫阳性结果主要位于光感受器细胞层的内节和内网状层的细胞突起.在外网状层、内核层和神经节细胞层,部分细胞的胞体或突起Mel1a免疫染色呈阳性.统计表明,视网膜中央区光感受器层阳性内节线密度(3.3532±0.6941/mm)较周边区(颞或鼻侧)(21.0186±1.5023/mm)明显小(P<0.001);光感受器细胞阳性内节面积占内节总面积的百分率中央区(15.8579±2.2908%)较周边区(43.8575±5.3839%)明显低(P<0.001).褪黑激素受体Mel1a在无蹼壁虎视网膜的分布特点,提示褪黑激素可能通过Mel1a的介导对无蹼壁虎视网膜生理功能的调节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温度对多疣壁虎摄食量和同化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温度对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平均日摄食量有显著的影响。当温度低于13℃时,动物不再进食,无粪尿排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平均日摄食量和温度成正相关,繁殖期和秋冬季动物平均日摄食量(Y(J/g.day))和温度(T(℃))之间关系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179.79+59.38T和Y=-396.94+31.10T。除30℃温度外,同一温度平均日摄食量的季节性差异不显著。繁殖期和秋冬季,多疣壁虎均在23℃温度的同化效率最高,与30℃温度之间有显著的差异,23℃温度与其他温度,以及其他温度之间同化效率的差异不显著。秋冬季多疣壁虎各温度中的同化效率显著地高于繁殖期相应温度中的同化效率。不同季节粪尿能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蜥蜴亚目5种动物视网膜结构的观察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蜥蜴亚目视网膜结构与生活习性的关系,用光镜观察了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铜蜥(Lygosoma indicum)、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和耳疣壁虎(Gekko auriverrucosus)视网膜的结构,测量各层厚度、3个核层的胞核层数及胞核直径。经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昼行性的北草蜥、丽斑麻蜥和铜蜥的视网膜结构相似,而夜行性或晨昏性活动的两种壁虎视网膜结构相似,显示了蜥蜴亚目视网膜结构和机能与各自的生活习性的一致性。其中,北草蜥视盘的基部有栉膜伸入玻璃体。  相似文献   

11.
壁虎属三种壁虎几种组织中LDH同工酶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壁虎属三种壁虎肝、肾、骨骼肌、心肌、精巢和卵巢的LDH同工酶。结果表明LDH同工酶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和种的特异性。LDH同工酶可以作为鉴定三种壁虎的一项生化指标。铅山壁虎的LDH迁移率外,区带之间的间距小,与多疣壁虎有明显的差别,可将其从多疣壁虎中独立出来。  相似文献   

12.
无蹼壁虎是一种季节性繁殖的爬行动物,出蛰后的雌体卵巢迅速增大,产卵期一般从5月中旬至8月,对产卵场所有一定的选择性,产粘性卵.在一个繁殖季节中,雌体产卵一窝,但部分雌体可能产第二窝卵。旧碉堡内的壁虎卵孵化期为45~65d。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无蹼壁虎(Gekko swinhonis)EMC3基因(命名为GsEMC3)的序列特征,了解GsEMC3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探讨GsEMC3蛋白与其他物种EMC3蛋白的进化关系,采用SMART 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GsEMC3的全长cDNA序列,通过信息学分析阐明了GsEMC3基因的序列特征以及GsEMC3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发育和选择压力分析研究了GsEMC3的进化特征. GsEMC3基因的cDNA全长为1 023 bp,包含1个786 bp的开放阅读框,基因编码1个含261个氨基酸的多肽. GsEMC3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074×103,理论等电点为5.5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无蹼壁虎GsEMC3为疏水性非分泌型蛋白,有2个跨膜区,可能是一个动态定位的蛋白,无信号肽,直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其分子量与已知的其他物种的EMC3蛋白相近. GsEMC3蛋白含有1个DUF106结构域,二级结构包含12个α-螺旋、1个β-折叠、13个无规则卷曲.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无蹼壁虎GsEMC3蛋白序列与美国短吻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  相似文献   

14.
壁虎,在我国沿海和南方各省是司空见惯的动物,它们以擅长攀墙走壁而闻名。壁虎为壁虎科动物的总称,是包括壁虎、蜥虎、半叶趾虎、蝎虎、沙虎、漠虎、裸趾虎等660多种动物的大家庭,约占全世界3750种蜥蜴的17.5%。它们的体形虽较小,可是却有一个颇大的头,并有一对适于昼伏夜出和在暗处观物的大眼睛。然而上、下眼皮却不能  相似文献   

15.
褐马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鸟类,仅分布于吕梁山和河北省小五台山一带。由于数量稀少,被列为世界濒危野生保护动物,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褐马鸡属鸟纲,鸡形目,雉科,马鸡属。在马鸡属中包括褐马鸡、蓝马鸡 (分布于青、甘、宁、川)和藏马鸡(多为白色,分布  相似文献   

16.
冬眠后,无蹼壁虎的总含水率及各部分的含水率均比冬眠前有所降低,躯体含水率下降显著;大蟾蜍的总含水率及各部分的含水率均比冬眠前有所上升,其中脂肪体及内脏的含水率上升显著.二者在含水率的变化上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于二者生存环境、物种及各自的冬眠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角蛋白包括α角蛋白和β角蛋白两种类型.迄今α角蛋白被发现存在于所有的脊椎动物中,而β角蛋白仅存在于鸟类和爬行类表皮及其附属物中.本研究通过同源搜索比对鉴定了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的1个β角蛋白基因:G.japonicus claw keratin-like(LOC107121854),暂命名为ge-gprp-13,和1个α角蛋白基因:G.japonicus keratinocyte associated protein 2(KRTCAP2),暂命名为ge-krtcap2.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分析了多疣壁虎ge-gprp-13和ge-krtcap2基因在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mRNA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疣壁虎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α角蛋白基因(ge-krtcap2)和β角蛋白基因(ge-gprp-13)的表达模式不同:在趾部发育的初期,α角蛋白基因先表达,而β角蛋白基因主要在趾部发育的后期进行表达,并且在趾部形成的整个过程中,β角蛋白基因的表达量远远高于α角蛋白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8.
多疣壁虎和纵斑蜥虎骨骼系统的解剖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剖、观察并比较了多疣壁虎和纵斑蜥虎的骨骼系统。结果表明,它们具有许多共同特征:眼窝不完整,没有上颞窝,牙齿为同型、侧生齿,椎体双凹型,荐椎两枚,雄性具肛后骨。但纵斑蜥虎头颅骨块愈合程度更高,前颌骨鼻突较短,犁骨较薄弱,腭骨、翼骨相对较宽大等特征表现出比多疣壁虎来得进化。  相似文献   

19.
壁虎属(Gekko)世界报道有47种,中国是壁虎属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已记载16种.中国壁虎属物种多分布在秦岭以南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北方种类较少,少数物种可分布至温带,其中11种为中国特有种,荔波壁虎、太白壁虎、文县壁虎、海南壁虎、兰屿壁虎则为分布范围狭窄的地区特有种.目前基于部分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分子标记对中国壁虎属的分子系统学研究已解决许多分类问题,但仍存在较大分歧,种下关系及分类问题尚有待解决.因此,广泛收集中国壁虎属样本,尤其是广布种各地理种群样本,运用多基因联合分析,可有效解决中国壁虎属目前存在的分类和系统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西大壁虎资源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1992年3月至1994年底对广西的大壁虎资源进行调查,大壁虎产区在20℃等温线以南的48个县,228个乡的石灰岩山地,20℃等温线以北的地区无分布,70年代以前栖息场所较低,平均离地面1.58m,近年来逐渐升高,大壁虎资源丰富,最高年产量可达40.8万对,南宁地区产量占全区总产量的41%以上80年代后期资源惨遭破坏,资源的变化可分为:鼎盛期,相对稳定期和资源衰退期,对大壁虎资源的保护应采取: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