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李因才 《世界知识》2011,(22):41-41
由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全球经济结构出现了巨大转变。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全球治理中心”的七/八国集团(G7/8)从世界经济舞台上迅速后撤。由G7/8创立的二十国集团(G20)却由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升级为领导人会议,并于2009年9月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第三次金融峰会上正式“自我加冕”,取代G7/8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  相似文献   

2.
罗英杰 《世界知识》2013,(23):13-13
全球冶理的观念已经深人人心,促使我重新思考相关问题的是近年来国内热议的美国倡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及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近年国内外学行对TPP背后的动机及其影响多有论述,这里也不愿做添足之举,笔者比较感兴趣的是如何透过这些观象看待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某些问题。20世纪下半期发生的东、形经济奇迹,无疑是全球治理的一个极佳注脚。战后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日本、成立不过半个世纪的东盟和经历了“文革”冲击的中国等,  相似文献   

3.
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全球经济出现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幅度的萎缩。同时,全球经济的许多问题和矛盾长期累积以及全球治理赤字日益凸显,使得全球经济运行面临的障碍和挑战不断加大,全球经济秩序也因此陷入严重危机。这些问题的持续发酵,深刻反映出当前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重构全球经济秩序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为今后两年制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并指出:“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整顿在新旧体制转换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5.
战后半个世纪,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通过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反思,在发展观念上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否定了“发展=经济增长”和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观,确立了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满足当代人需要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新发展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目标模式,已成为全球共识,我们有必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6.
曹慧 《世界知识》2024,(7):44-45
<正>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七国集团(G7)从经济协调发展到扮演“控制室”的角色,捍卫西方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制约和塑造全球框架。当今,地区冲突频发,国际社会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加重,全球治理陷入恶性循环。在此背景下,意大利接任2024年G7轮值主席国,试图在非洲、移民、能源、人工智能和乌克兰危机等议题上重点施策,但是否能取得实质性成果仍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7.
从转型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为核心,梳理了罗伯特·吉尔平在个人代表作之一《全球政治经济学:解读国际经济秩序》(2001年)一书中相关的理论,对其关于全球经济视野下的转型国家所面临的困境、机遇以及如何应对做出总结,当今中国经济之发展也许从中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18~19日,由农业部经管司和经管总站、国际劳工组织(ILO)、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CARD)、浙江省农业厅、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学会、《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农村改革30年: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  相似文献   

9.
时隔两年之后.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重回大连。 9月10日,来自全球86个国家的1300多位政要、精英齐聚一堂,以“重振增长”为主题.共同探讨目前全球经济所面临的问题。“绿色经济中蕴藏的机遇”、“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以创新满足社会需求”是此次论坛的几大议题。不难看出.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是以“把脉世界经济”著称的达沃斯论坛为世界经济复兴和可持续发展开出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0.
世界新经济长波的来临和中国21世纪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发展以50年为周期的所谓经济长波已经出现四次。根据科学、技术、经济的波动转化规律预测,90年代中期,战后第四次长波临近结束,而第五次新经济长波行将来临。从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态势、新产业革命的勃兴和经济关系的国际化论证了这次新长波来临的征兆、动因和条件。基于对跨国性区域经济集团和跨国垄断企业集团的本质分析,提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新阶段转变的论断。它们在90年代的新发展,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国际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局部调整,扩大了社会对全球生产力的容纳能力,为新经济长波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按新经济长波形成的理想模型,提出了中国21世纪发展的“长波跟踪战略”及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经济系统构成国家免疫系统的第二道防线,经济系统防御能力和健康程度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经济水平、经济增长、真实储蓄、国家信用、开放程度和资源安全等关键因子。本文对45个样本国家的经济防御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估与分析,研究表明:有3个国家属于经济防御能力“较强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和美国;有14个国家属于经济防御能力“一般国家”;有19个国家属于“较差国家”;有9个国家属于经济防御能力“脆弱国家”。中国国家经济防御能力指数(0.818)在45个国家中排第1位,远远高于第2位的印度(O.770)和第3位的美国(O.675)。强大的经济防御能力,为我国成功抗击百年不遇的全球金融危机,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发改委于2005年1月公布了北京高新技术产业“2004十大经济事件”.联想集团因签约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并收购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业务而荣登榜首,此外还包括:诺基亚中国制造公司重组后总部落户北京;国内第一条国际顶端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北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国内速度最快的液晶显示器生产线——京东方第五代液晶显示器生产项目建成投产;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软件产业收人冲过500亿元大关;中关村科技企业海内外投融资取得新突破;下一代互联网(IPv6)在京开通试验;以大唐电信为主的TD—SCMDA产业联盟成立;“非典”灭活疫苗一期临床试验完成.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2022年全球气候变化与治理领域取得的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介绍了2022年全球温度持续升高、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海冰范围缩小及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科学共识;“三重”拉尼娜重现、南亚高温洪水、欧洲及中国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全球碳减排承诺、多灾种预警系统、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等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认知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张和平 《杭州科技》1998,19(5):25-28
1.国际旅游城市定位分析: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在城市科学中属国际性城市范畴。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国际性城市研究尚有争论,但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1)国际大都市(世界城市):具有全球意义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枢纽,是国际贸易、金融、交通、通讯和科技文化中心。国际公认的城市有纽约、伦敦、巴黎、芝加哥、东京。(2)国际性城市:世界某一区域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枢纽,区域性金融、贸易、交通、通讯和科技文化中心。如香港、新加坡等,这类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可能成为国际大都市。(3)某项城市主导功…  相似文献   

15.
冯维江 《世界知识》2011,(23):13-13
2010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拖累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国债信用降级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风险结构更趋复杂,国际银行业海外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迅速上升,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凸显。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经历了“国际减灾十年(1990-2000)”大规模活动之后,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减灾委员会(或减灾领导小组),并确定在21世纪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战略”行动。  相似文献   

17.
战后五十年来,国际环境在变,海外华人社会在变,华人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传统的“三把刀”(剃刀、菜刀和剪刀)已为越来越多的银行、房地产商、财团公司所替代。正在把华人的经济逐渐推向一个全方位、多形式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充实经济主权对保障经济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此必须构筑好有效发挥经济主权作用的“网络型”体系。这一、“网络型”体系由两个平台(国内、国际)、四个支点(政府能力、理念基础、制度保证、人才高地)、一组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诸要素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经济主权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之间的关系)组成。  相似文献   

19.
《世界知识》2008,(15):11-11
曾为“滞胀”(stagflation)笼罩的上个世纪的70年代是美国经济史上不堪回首的黑暗年代,至今令人谈虎色变。2007年下半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通货膨胀席卷全球,目前世界经济环境与1970年“滞涨”爆发时有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姚帅 《世界知识》2022,(13):66-67
<正>2021年6月,欧洲议会通过了预算周期为七年(2021~2027年)、规模达795亿欧元的“邻国、发展和国际合作工具——全球欧洲”(NDICI-Global Europe,简称“全球欧洲”)计划,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欧盟发展融资工具的确立。这一工具后来成为欧盟2021年12月宣布的“全球门户”倡议(Global Gateway,配合美国拜登政府“重建美好世界”计划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