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癸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氯代和中和反应得到脂肪酸改性产品CH3(CH2)7CHClCOONa,与常规脂肪酸类比较捕收剂W10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W10和氯代癸酸钠都有常温浮选效果,两者P2O5回收率均在80%左右,但氯代癸酸钠作为捕收剂时,精矿品位达到30.00%,达到浮选指标,其浮选性能优于W10。  相似文献   

2.
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稀缺难浮煤浮选回收率偏低的情况,研制一种AO浮选捕收剂。通过浮选实验和润湿热实验,比较AO捕收剂、煤油、柴油对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浮选速度及三种药剂与难浮煤泥作用的润湿热。结果显示: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的最佳操作指标为,捕收剂与起泡剂质量配比3∶1、捕收剂与起泡剂总用量1.28 kg/t、矿浆浓度75 g/L;在精煤灰分大致相同的情况下,AO捕收剂的浮选精煤产率比煤油、柴油分别提高了11.33%和14.94%,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了6.18%和8.09%;AO捕收剂的浮选速度最快,与煤样作用的润湿热最大。验证性浮选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AO捕收剂是一种理想的难浮煤用浮选药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磷矿浮选过程中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泡沫特性。依据实际磷矿浮选结果求出表面活性剂溶液最佳泡沫特性区间。采用处最佳泡沫特性区间的表面活性剂作捕收剂时,其浮选效果显著,回收率高达92.4%。采用复合捕收剂取代传统药剂脂肪酸,可以改善磷矿浮选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开发常温下的新型磷矿捕收剂,通过对普通脂肪酸进行改性,并进行浮选试验以及产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11#油捕收剂具有较好的耐低温性能,在15℃的开路试验中,得到精矿品位P2O534.95%,回收率71.04%的良好效果,不加温对磷矿石的浮选效果与加温浮选效果相近。此试验表明增大脂肪酸的不饱和性,有利于其低温浮选中捕收性能的提高,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反浮选法分离细粒径硅钙质磷矿中的石英,获得的P2O5品位和回收率都比正浮选法高,其中P2O5回收率提高了大约40%.在烷基胺盐、醚胺盐和季铵盐三种阳离子捕收剂中,以烷基胺盐捕收剂的反浮选效果最佳,P2O5品位和石英去除率可分别提高到30%和60%以上.酸性介质比碱性介质更有利于提高硅钙质磷矿的品位,在碳酸盐脉石存在的情况下,酸性越强的环境越有利于反浮选分离石英.磷酸比硫酸能更好地调节体系的酸性和抑制磷酸盐矿物,且用量较少.优化的捕收剂用量为0.5~1kg·t-1.三种阳离子捕收剂都在矿石表面发生物理吸附,以烷基胺盐的吸附强度最大,所以其具有较好的浮选性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推出的无捕收剂浮选法是一种新的浮选工艺,它与传统方法有本质上的区别。本文就无捕收剂浮选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以自旋示踪脂肪酸及其酯类为浮选药剂的模拟化合物的电子顺磁共振法,可确定油酸钠和微生物脂肪酸捕收剂(Blakeslea trispora菌类脂化合物)在非硫化矿上的吸附形式。文中指出,不同的物理一化学作用对自旋示踪药剂在萤石、重晶石矿物上的吸附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脂肪胺浮选捕收剂的光化学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体中脂肪胺阳离子浮选捕收剂(癸烷基丙基醚胺、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十二胺和十八胺)的降解方法与效果进行了研究. 生物降解性(BOD/CODCr比值)实验研究表明,这四种脂肪胺浮选捕收剂均难以生物降解. UV/H2O2/air氧化法是一种降解脂肪胺浮选捕收剂的有效方法,其降解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易,无二次污染. 降解率大小顺序为:癸烷基丙基醚胺>十二胺>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十八胺,与COD去除率大小顺序一致. 在pH为4.5、起始质量浓度为10 mg·L-1、1%的H2O2作为光催化剂、紫外光照15 min的条件下,癸烷基丙基醚胺的降解率为99.99%,COD去除率为78.06%. 测定了十二烷基丙基醚胺和十八胺两种典型脂肪胺浮选捕收剂模拟废水降解前后的红外吸收谱图,初步探讨了UV/H2O2/air光化学氧化法处理脂肪胺浮选捕收剂模拟废水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
辉钼矿浮选体系中的界面热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辉钼矿浮选体系中矿物与水、捕收剂与水、矿物与气泡、矿物与捕收剂之间等一系列界面相互作用自由能的计算,对各界面之间的范德华力、疏水引力、水化斥力等界面热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各矿物表面与水之间均存在范德华引力和疏水引力,其中辉钼矿与水之间的疏水引力低于脉石矿物与水之间的疏水引力;捕收剂与水分子之间的疏水引力是导致捕收剂在水溶液中分散的主要作用力;辉钼矿与气泡之间的强疏水引力是辉钼矿具备天然可浮性的根本原因;水介质中辉钼矿与捕收剂之间的范德华力为引力,但范德华力不是辉钼矿与捕收剂之间的主要作用力,起捕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由Lewis acid-base(AB)相互作用造成的疏水引力。浮选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辉钼矿的浮选,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强度并不是影响其浮选指标的决定性因素,而捕收剂在水相中的分散能力以及捕收剂对矿物浮选的选择性对矿物浮选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以煤油作为辉钼矿的主要捕收剂,以气溶胶形式进行加药,进行了煤油用量实验、浮选时间实验、pH值和磨矿细度影响实验,研究采用气溶胶浮选技术提高某铜钼矿钼回收率.气溶胶浮选技术可使铜钼混合浮选阶段钼回收率提高3%,且浮选时间缩短20%左右;在相同的回收率下,气溶胶浮选法使用的煤油用量可节省40%;气溶胶浮选的最佳磨矿细度为0.074mm占65%,浮选矿浆最佳pH值为9.与传统浮选工艺相比,气溶胶浮选技术具有浮选效率高、药剂用量少等特点,在低品位难选矿石浮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