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施肥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研究玉米生长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呼吸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生长期间,各施肥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变化范围(CO2-C)是43.86 mg.m-2.h-1~359.32 mg.m-2.h-1,在7月12日达到最大值。NPKO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以及累积呼吸量明显大于其它施肥处理。CK处理Q10最大,表明施肥降低了土壤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施肥处理(除PK处理)的Q10都呈现15 cm地温最高,地表温度最低。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氮肥会减少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农肥和化肥对黑土氮素转化功能菌和土壤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以玉米田黑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土壤氮素转化功能菌及其活性在不同施入量农肥和化肥处理下的变化。结果表明:农肥高量处理使土壤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升高,分别是对照的2.22倍和4.09倍,而化肥高量处理使反硝化细菌数量明显增加,是对照的8.49倍;农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有促进作用,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脲酶,土壤微生物量氮与过氧化氢酶和土壤氨化细菌之间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氨化细菌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农田土壤碳储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有机质在培肥土壤、营养作物、调节土壤性质以及改良耕性等方面具有巨大作用,因此,有关土壤中碳素的循环转化和平衡机制研究已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实践证明,要充分发挥这些作用,就必须使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相协调,以期达到既能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使土壤基本肥力有所保证,又能以适当的分解速度向作物提供必需的养分.同时,土壤中碳的循环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提高土壤碳储量成为发挥土壤有机质的巨大作用和保护环境的根本保证.参19.  相似文献   

4.
对比研究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中黑土自然恢复(NR)及垦殖中不施肥(NoF)、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性变化明显,所有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峰值均出现在早春,自然恢复较垦殖处理提高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对土壤酶活性研究发现,除垦殖处理的转化酶活性季节性变化较小外,其他处理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显著。NR处理促进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不大。垦殖处理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土壤酶活性高,但单施化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与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有关土壤有机质的研究已有160多年的历史.人们对土壤有机质的最初认识是:它是作物营养的唯一来源,对作物的产量至关重要,这种观点到上世纪70年代被英国洛桑实验站的长期定位试验结果所改变.该站的研究证明:很多栽培作物的产量并不依赖于土壤有机质水平的高低.随着对全球变化的关注,近期有关土壤有机质作为重要碳库的研究也得到重视.毋庸置疑,土壤有机质对作物生长所具有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是客观存在的,但其作用会因为不同地域、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及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有所不同.土壤有机质仍是土壤学和作物栽培学领域普遍关注的研究热点.参63.  相似文献   

6.
连作花生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动态与减产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土壤稀释法,对不同连作年限的花生田土壤微生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花生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及花生根际土壤中的真菌数量明显增加,细菌数量显减少;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R/S值随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CO2浓度升高对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草甸化小叶章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控制CO2浓度,模拟CO2浓度升高对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CO2浓度升高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受土壤氮素水平制约。不施氮和常氮处理,CO2浓度升高对其影响不显著;高氯处理,土壤中可利用的氮相对充足,微生物活性不受氮素限制,土壤微生物量碳显著增加。置于CO2浓度升高环境中的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有增高的趋势,但没有达到统计上显著水平(P〉0.05)。施氮均促进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增加。图2,参13。  相似文献   

8.
土壤有机质分组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SOM)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在陆地碳循环研究中有着重要作用.SOM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密不可分,其组成、性质和转化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SOM的组成、结构、存在方式的复杂性,对SOM的研究一直与其分组技术相联系.根据SOM分组技术所采用的原理和方法不同,主要分为化学分级、物理分级和生物学分级.最后指出土壤活性有机碳的物理分级将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参39.  相似文献   

9.
以辰光和郭家不同开垦年限耕层黑土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变化及有机碳组分变化在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级复合体的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粉粒及细砂级复合体的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延长相应减少。随着复合体粒径的增大,各级土壤复合体中的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黏粒级复合体含量与黏粒级复合体中有机碳及组分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而粉砂和细砂级复合体含量与有机碳及组分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图2,表1,参15。  相似文献   

10.
保护地黄瓜连作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研究了设施栽培条件下黄瓜连作对土壤真菌区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18年与连作3年比较,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变少,但病原菌有累积现象;转化酶活性显著降低,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略有升高。表3,参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