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请看一段三年级体育课堂实录: 还未入夏,可是天气却有些热情得过了头。上课的铃声在提醒教师走进那满是阳光的操场。操场上却还有着一群比天气更为热情的学生在等待着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儿歌,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学生们一下子被教师的话吸引住了。眼神里个个都充满了新奇的神情。面对出示在小黑板上的儿歌,七嘴八舌的念开了。  相似文献   

2.
<正>初识"孟小宝"是在升初一后的第一堂语文课上。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在座位上坐好,目光齐刷刷地盯着教室门口,想象着语文老师的模样。不一会儿,一位戴着黑框眼镜、梳着齐刘海、个头不高、略显瘦的人走进教室,站上了讲台。"什么?她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有些失望。"大家好,首先,我们相互认识一下。"老师说完,微笑着巡视我们,足足看了半分钟。等大家眼睛都疑惑地瞪大以后,她突然转身面向黑板,用粉笔叮叮咚咚"砸"出三个大字——孟振群。  相似文献   

3.
课堂插曲     
马莉 《奇闻怪事》2005,(3):39-39
一次课上我讲《记一辆纺车》,发现一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他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在书的封皮中画着什么。我一边讲课一边向他走去,他周围的同学都伸过头去看他写什么,有一个学生调皮地笑着说:“老师,他在写‘我爱你’。”全班学生听了都哄堂大笑,那个学生又惊又羞又怕,低着头不敢说话。  相似文献   

4.
明亮的教室里,十几个小学生头戴耳机,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讲台。一位女教师头藏耳机和话筒站立在讲台上,她一边打着手势,一边用清晰的声音为学生们做发音示范,座位上的学生接到指令。随之打开书本,同时发出错落有序的单音。这是北京市第四聋哑学校的老师和聋哑学生正在用集体式听力语言训练器进行听和发音训练。在教室一侧有一位  相似文献   

5.
汪宁 《奇闻怪事》2008,(1):90-91
经常有些教师,特别是很多青年教师,抱怨课堂上有学生不认真听讲或根本不听讲;也常有学生反映某老师讲的课听不懂或不愿听某老师的课等等。通常情况下,得到信息反馈的绝大多数家长和班主任老师总是很有耐心地甚至是不厌其烦地做这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6.
师专英语听课说如何教?近年来我们都是沿袭不少院校流行的下述方法:选用一段录音材料(通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先让学生听几遍,接着围绕所听的内容提问,由学生单独回答。提问差不多后,由老师解释一些难词难句,最后学生再听几遍,叫一个或几个学生概述一下材料的内容,至此,一节课的时间就剩不多了。课后,学生不必复习课内的内容。考试时选一段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录音材料,听三遍后做多种选择题(muItipie choice)或者写大意(general idea)。老师并不要求学生每句话都听懂,并鼓励学生连猜带估。同时老师还禁止学生拥有与录音材料配套的书籍为参考,反对学生预习,理由是:先看或边听边看文字材料,不利于提高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7.
现行使用的黑板,写字必须用粉笔,写完以后必须用手去擦,既费劲又化时,而且粉笔灰飞扬,不利于老师与学生的健康,如果下面设想的黑板能实现,则给师生都带来了便利。此黑板的形状、大小可如同原样,但结构可分两层,面层可用白的质地较硬的塑料  相似文献   

8.
上课不久,李老师便气冲冲地跑来找我。“你去看看吧,这样的学生没法教了!”我急忙站起来说:“李老师,发生了什么事?”李老师欲言又止,最后气愤地说:“你还是自己看看吧,班是没法上了。”说完就气冲冲地走了。李老师,是我校的老教师,以对学生要求严格而著称,所以经常与学生有些摩擦。可是,从来没见他气成这样……我感到问题严重了。我急忙向教室跑去,在路上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冷静。推开门,黑板上赫然画着一幅画:一个惟妙惟肖的猪头,旁书“猪头小队长”五个大字。难怪李老师会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大概是刚才李老师发火的缘故,教室里一片寂静,有…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实例1:老师拍一下桌子,再使劲拍一下。问学生:手对桌子施加力的同时,手会有什么感觉? 生:手疼。 师:手作为施力物体,在施力的同时,受不受力? 生:受力。  相似文献   

10.
最近有幸参加了一次评优课活动,听了一位中年教师上的语文课,尽管教师上的很认真,让你很难找出明显的失误,但总觉得课堂效果不佳,缺少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后来细细一比对,才明白他的课堂缺少的就是激情。因为缺少了激情,所以课堂教学显得有些平淡;因为缺少了激情,所以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些被动。每一位老师都想让自己的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能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这就需要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在学生心中掀起阵阵涟漪,用自己的激情来唤起学生的真情。  相似文献   

11.
苹果的香味     
<正>老师拿着一个苹果,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它的味道。"第一排的一名学生举手,然后站起来回答:"我闻到了,苹果很香!"老师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名学生面前走过,边走边说:"大家再仔细闻一闻,闻到苹果香味的人请举手。"这时,全班有半数学生举起了手。老师回到讲台上,再次问大家有没有闻到苹果的香味,让闻到的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12.
讲课通常离不开板书。讲课是一门艺术,板书也是一门艺术。“板书”就是在书写工具(黑板、幻灯片等)上书写文字、图画,表格等。 板书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板书应与讲解密切配合,边讲解边板书。这样,一些重要的教学内容便能通  相似文献   

13.
张莉艳 《奇闻怪事》2005,(12):29-29
案例一:晨会课上,班主任老师走进教室,看到两个学生的名字被记在了黑板上,不用说,又是在早读课上捣蛋的学生。为了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位老师决定严厉地惩罚一下这两位学生。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幸参加了一次评优课活动,听了一位中年教师上的语文课,尽管教师上的很认真,让你很难找出明显的失误,但总觉得课堂效果不佳,缺少一种激动人心的力量,后来细细一比对,才明白他的课堂缺少的就是激情.因为缺少了激情,所以课堂教学显得有些平淡;因为缺少了激情,所以学生的学习也就有些被动.每一位老师都想让自己的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能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这就需要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在学生心中掀起阵阵涟漪,用自己的激情来唤起学生的真情.  相似文献   

15.
[案例描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或许多的公开课上,经常会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们的手会高高地举起,嘴里还在不停地喊着“我——我——我——”当一个学生被老师叫到之后,老师的注意力(包括听课教师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回答问题的学生身上。看似非常热闹的课堂现象,却隐含着另外一种让人担心的问题。通过我的观察,我注意到就在某些学生被老师喊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的学生并没有听这位同学的回答,  相似文献   

16.
吴泽涛 《奇闻怪事》2005,(10):36-36
一天,我听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这位数学教师请三位学生上黑板演示计算。结果,其中有两位学生都演算对了,而且算理也说得好。老师便在全班同学面前好好地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就在这时,我无意中发现,那位做错的学生将头深深地低了下去。从侧面,我看见她的脸上显出一幅惘然的神色,此时,我的心提了起来,我不知道上课的老师有没有注意这位做错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学生作业抄袭现象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作业的质量,是反映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数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中,经常见到老师批评学生抄袭作业的现象,翻开学生的作业本仔细观察,发现做错的模式一模一样。殊不知,有些学生的作业虽然做的正确,书写工整认真,但也不是学生本人的作品,而是“膺品”。老师常埋怨学生课堂学习不认真,做作业不用功,对此,不少老师非常气愤,往往对学生严加斥之。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此类问题的关键不在学生,而在老师。如何制止这一不良行为呢?实践证明,只有根据不同的情况,教师有针对性地改变自身的教育教…  相似文献   

18.
六年级学生在校上课的最后一天。几个班干部给我送来了一份礼物,其中有个塑料封里装着的再见了,老师!》最为醒目。我打开来,他们可真用心啊,用好几页日记本纸手工装订起来,针脚是那么匀,一根根线条斜斜的拉开,不仔细看,还不容易发现那是手工装订的。我不禁一阵激动。翻开孩子们的信,一个个故事用不同的笔迹写了出来,这次的书写比任何一次作业都认真得多。  相似文献   

19.
爱心与耐心     
贺水平 《奇闻怪事》2006,(12):27-27
一次下乡听一位年青女教师的低年级英语课。当让学生单个认读生词时,教室后排的四五位同学出现困难。这位教师既没有象一些教师那样批评他们,也没有象一些教师那样告诫他们课后主动找老师或同学求教,而是带着微笑认真地示范,直到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很好地读出来为止。  相似文献   

20.
编辑老师: 我们是生长在农村的学生。不知为什么,在我们同学当中,脸上长“青春痘”的人特别多,即“污染”了“门面”,又痒痛难忍,实在叫人烦心。听老师和家长说,这种“水疙瘩”不能挤,不能抠,也不用到医院去看,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好了。同学中有的人偷着用手挤压,有的人用化妆品进行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