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仙人掌类植物 人们喜欢仙人掌类植物,多与它们惊人的耐旱能力有关系.它们所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在受到人们赏识的同时,也给人们以鼓舞. 仙人掌类的代表性植物有仙人掌、长寿花和凤梨等.昙花也是一种仙人掌类植物.下面我们以仙人掌为例,对该类植物加以介绍. 仙人掌除了有球状的,还有以茎的形式生长的,而且茎的形状大多很奇怪.在它们那奇形怪状的茎上,密布着尖尖的刺,这些刺是仙人掌自我保护的产物.而这些刺的排列方式、色彩和形状,都各具特色,变化多端,差异很大,它们正是鉴别仙人掌分类的重要依据.它们能开出鲜艳的花,而且这些花往往也是各具特色,从颜色到形状都有很大的差别.正因如此,有人称它们为“有生命的工艺品”.  相似文献   

2.
人类很早就从植物中看到了数学特征:花瓣对称地排列在花托边缘;整个花朵几乎完美无缺地呈现出辐射对称形状;叶子沿着植物茎杆相互叠起;有些植物的种子是圆的,有些呈刺状,有些则呈轻巧的伞状……所有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美丽的数学模式。创立坐标法的著名数学家笛卡尔,根据  相似文献   

3.
对海陆相三叠-侏罗纪之交重大地质生物事件的探究无不依赖于对地层格架和动植物化石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我国广东地区广泛发育的海陆交互相三叠-侏罗纪沉积是华南早中生代重要的含煤地层.但是长期以来,对于本区早侏罗世含海相动物化石的金鸡组一直没有植物化石的公开研究记录,制约了对该地区侏罗纪植物化石系统学和多样性的了解与认识.本文报道近年来在深圳大鹏半岛南澳地区金鸡组发现的一批重要植物化石标本,初步查明了其分类学属性、保存状况和多样性特征.该植物群以形态保存密集、羽叶和茎干连生、本内苏铁叶化石与生殖器官化石Williamsoniella同时保存等为特征,代表了一个以本内苏铁植物耳羽叶(Otozamites)为主导的早侏罗世植物群落.这批植物化石不仅代表深圳地史时期植物群的首次发现,也是广东和珠江三角洲(岭南)早侏罗世植物化石的首次报道.对这些植物化石材料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广东早中生代含煤地层的对比,加深对华南三叠-侏罗纪转换时期植物化石多样性演变的认识,为深入探究该地区古生态、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的变迁提供陆生植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是植物资源大国。虽然我们已完成两个版本的《中国植物志》(中文版和英文版),但总体上植物标本采集还不充分,资源家底尚未摸清,标本和文献资源获取困难,许多类群还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与此同时,在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存在诸多挑战。植物分类学工作可谓任重而道远。植物分类学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基础,开展植物资源的调查、保护、管理和利用等工作时都离不开分类学知识。为提高植物工作者的植物分类学基础和植物的识别鉴定  相似文献   

5.
李跃强 《自然杂志》1997,(2):104-108
水分的暂时亏缺是大多数植物经常的和周期性经历的一种现象,因而可以假定植物在进化历程中发展成为一个有效的适应机理,从而使植物能应付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植物为完成这一机理,要通过一复杂的调节控制系统,该调控系统应当类似于动物体内神经元的反射系统。已经累积的证据表明,这些适应机理不论是快速的如气孔的运动,还是缓慢的发育和形状的适应,可能都涉及到通过改变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而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6.
模仿发明方法是模仿某个事物,创造出新的事物来,被模仿的事物可以是动物,可以是植物,可以是他们的某种特点;可以是人,可以是人体的一部分;可以是某个过程;可以是某种状态等。 对于动、植物外部形状的模仿有:模仿松柏等乔木的矮锥形树冠可以抗风的特性,在海边建立的灯塔、电视塔是锥形的。飞机的两翼形状模仿鹰类展翅作稳定飞行的形状,骨架轻,强度大,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7.
红树植物的盐适应性及其进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红树植物是生长并适应于高盐的海岸潮间带环境的木本植物类群. 不同红树植物物种的耐盐水平不尽相同; 即使是同属的近缘物种也可能具有不同耐盐能力而生长于潮间带的不同位置; 部分物种具有可以在陆地和潮间带生长的不同的生态型. 这些特殊性状使红树植物成为研究植物对高盐环境适应和进化的良好生态模型. 本文简述了红树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态等方面的盐适应性特征, 并着重综述了最近几年来在基因和基因组水平上对红树植物的研究成果. 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但证实了生理生态方面的研究结论, 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红树植物一些独特的基因表达模式并暗示了这些模式对红树植物的盐适应性进化的贡献; 通过整合以上研究成果, 并对不同红树植物和非耐盐植物进行比较, 初步揭示了红树植物盐适应性的主要特征, 为进一步研究红树植物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正>俗话说"人如其食",这话在蚂蚁中应验了。下面这些令人惊叹的照片显示,蚂蚁吸入了颜色各异的糖滴后,腹部竟也奇迹般地变色了。美国53岁的穆罕默德·巴布博士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他的妻子在厨房里发现一种在喝完厨房打翻的牛奶后腹部会变白的蚂蚁。她把这个现象通过图片的形式告诉了她的科学家丈夫。这些照片大大激发了巴布的灵感,于是他决定进行一次有趣的彩色糖滴实验,以此观察蚂蚁神奇的变色能力。巴布博士将红、黄、绿、蓝4种彩色糖滴滴落在石蜡上,以保持糖滴的形状,放在他家花园里,  相似文献   

9.
盛炜彤 《科学通报》2007,52(5):612-612
《中国长白山观赏植物彩色图志》是第一部系统介绍长白山野生观赏植物的志书.全书对长自山区绝大多数的野生观赏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详细地介绍了每一种植物的中文名、学名、别名、植物形态特征、花期、果期、分布范围、海拔高度、生活环境、园林用途、栽培技术及其他方面的经济价值.全书共介绍了104科、332属、609种、42变种、6变型观赏植物,并配有具有观赏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金松属是松柏类金松科的单种属(Sciadopitys verticillata)和活化石. 虽然保存有不少叶部化石记录, 但与金松科系统关系密切的木质部化石报道却十分罕见, 尤其缺乏对木材鉴定具有重要意义的髓部和初生木质部特征的解剖学证据, 因而无法确知金松型植物木材解剖特征的演化关系. 辽西地区新发现的中侏罗世金松型松柏类化石木材, 标本具有保存完好的原始金松型次生木质部、内始式初生木质部以及异质的髓部. 这种木材解剖特征在金松科化石记录中是首次发现, 为全面了解该类植物的系统演化历史和地理分布提供了重要解剖学证据, 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北部侏罗纪燕辽植物群的多样性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植物分类学家们所面临的经费压力的增加,大规模范围的植物标本采集将不再可能.显然,这有可能导致高质量的植物分类学研究. 植物分类学在生物学方面所处的领导地位与其在财政资助方面如此贫困,确实是极不相称的.分类群的准确鉴定对于大多数生物学研究来说是最为重要的,而使分类群能够被接受的分类命名是依据“模式标本”.因而,模式标本必须精心保存,以利于分类学家鉴定之用.在过去200年中,已积累了成千上万份模  相似文献   

12.
()孙柏年  ()沈光隆 《科学通报》1998,43(21):2348-2350
在我国二叠纪植物群中,Protoblechnum及其与类似植物如Compsopteris,Glenopteris和Supaia等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争论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70年前,Halle在研究我国山西晚古生代植物化石时,曾将石盒子组中的一些一次羽状分裂的蕨叶标本归于Proto-blechnum属,并定名为Protoblechnum wongii Halle。他在讨论Protoblechnum与相关化石的区别时并未把蕨叶羽轴的分叉与否当成一个重要的属级划分条件。Zalessky在研究俄罗斯二叠纪植物化石时也发现了和中国的Protoblechnum十分类似的标本,但他不赞同使用Protoblechnum属名,而将羽轴分叉的标本归于White创建的Supaia属中,将羽轴不分叉、蕨叶为一次羽状的标本归于他创立的新属——Compsopteris内。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产自贵州省关岭县法郎组瓦窑段一豆齿龙类新属种--多板砾甲龟龙(Psephochelys polyosteoderma gen et sp nov). 标本为完整的头骨、背甲和部分四肢骨骼. 砾甲龟龙的头骨综合体现了欧洲Psephoderma和Placochelys两个属的共同特征, 而背甲和腹部的结构则完全与众不同. 砾甲龟龙的腹部由分布于两侧部分的一系列松散的长形骨板和中部的密集的腹肋组成, 这种结构是任何其他豆齿龙所不具备的. 另外, 该标本头骨中部的一些结构十分奇特, 目前还很难对其作出确定的解释. 这些结构主要涉及鼻骨与前额骨的界限以及额骨、后额骨与顶骨三者间的关系. 就目前的标本看, 砾甲龟龙的后额骨参与组成颞孔的前缘, 这是楯齿龙亚目(Placodontoidea)中Placodus的特征, 此前从未在豆齿龙亚目(Cyamodontoidea)中被记录过. 这些罕见特征的最终确立还有待于更多标本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4.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顶峰时期,一些最优秀的艺术作品只能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些艺术品的材料是自然界最微小的杂物和胶水。19世纪30年代起,人们对标本片的商业需求暴涨(比如昆虫鳞屑、脊柱和微小生物制成的标本),因为专业和业余爱好者都对研究微观世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诸多微小生物中,硅藻是特别受青睐的一类,这些由玻璃壳保护的单细胞藻类展现出无数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品种,你可以在几乎任何有水的地方找到它们。  相似文献   

15.
平面特征物的形状指数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正伟 《科学通报》1991,36(15):1185-1185
定量描述特征物的形状是形态定量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体视学,文献[1]中已有一些定量描述平面特征物的形状指数(SI),但几乎没有特别针对于凹型平面特征物的形状指数。本文提出三个这样的形状指数,从而为形态定量研究增加了一个重要新内容。为更好地  相似文献   

16.
林厚萱 《科学通报》1957,2(19):591-591
本項研究所用材料包括采自全国各地酸性土、鈣質土和盐瀆土上的植物和指示植物共108种,其中有些同种植物曾采自不同地点,共分析了402个标本。本文分析結果是按同种植物平均数值而討論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贵州关岭三叠系中一奇特的楯齿龙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淳  O. Rieppel 《科学通报》2002,47(2):156-159
记述了产自贵州省关岭县法郎组瓦窑段一豆齿龙类新属种——多板砾甲龟龙(Psephochelys Polyosteoderma gen et sp nov)。标本为完整的头骨、背甲和部分四肢骨骼。砾甲龟龙的头骨综合体现了欧洲Psephoderma和Placochelys两个属的共同特征,而背甲和腹部的结构则完全与众不同。砾甲龟龙的腹部由分布于两则部分的一系列松散的长形骨板和中部的密集的腹肋组成,这种结构是任何其他豆齿龙所不具备的。另外,该标本头骨中部的一些结构十分奇物,目前还很难对其作出确定的解释,这些结构主要涉及鼻骨与前额骨的界限以及额骨、后额骨与顶骨三者间的关系。就目前的标本看,此前从未在豆齿龙亚目(Cyamodontoidea)中被记录过。这些罕见特征的最终确立还有待于更多标本来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8.
动物世界里有不少寄生虫,植物世界也不例外.这些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某些营养器官退化了,导致它们无法像一般植物那样利用自己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因为不能"自食其力",便只好寄人篱下,充当"食客",去过寄生的生活. 沙漠中的人参 春季,走进我国西北边陲的大沙漠中,你会发现稀稀疏疏的灌木丛绿容初绽.然而,在那些并不显眼的沙丘上,长着顽强的沙漠植物,如红皮沙拐枣、罗布麻等.在它们组成的灌木丛里,你会不时地看到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近似宝塔形状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大自然探索》2005,(6):77-77
生物学家已花费很长时间研究生物体形状形成的原因,包括植物叶子的形成。虽然他们已部分破解了基因如何控制细胞生长以及细胞间的相互协调作用的规律,但对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形状的成因却知之甚少。有人曾提出,植物叶子形状不是由基因控制而是由自然力决定的。然而,生物学家最近证明,金鱼草叶子的生长与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20.
葫芦,属于双子叶植物葫芦科(Cu cu rbitaceae)一年生攀缘草本栽培植物。夏秋结果,因品种不同,结出的葫芦形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上下圆形中间细腰的轧轧葫芦,有短把大肚的瓢葫芦,有长圆瓜形的瓠瓜葫芦,俗称瓠子,这些葫芦各有各的用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