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与其他框架桥不同,高速公路框架桥在顶进施工中经常会产生偏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数据融合的高速公路框架桥顶进施工偏差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框架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给出顶进施工的材料参数;其次,根据边墙土层的压力分布,确定框架桥顶进施工的土压力,结合顶进力的计算,分析了框架桥顶进施工过程的受力行为;再次,利用传感器监测框架桥顶进施工过程中的数据,根据传感器节点之间的兴趣关系度,构建框架桥顶进施工数据融合模型;最后,根据框架桥顶进施工偏差的产生机理,纠偏设备的施工数据,将其与实际顶进施工数据对比,实现框架桥顶进施工偏差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本文方法的控制之后,框架桥顶进施工偏差有所降低,并将控制精度提高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胡秋 《科技资讯》2010,(30):61-63
介绍既有线改造K65+0741-3.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顶进施工,介绍了保证既有线正常运营的情况下,对框架涵顶进后背和线路加固的方案优化,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方便、快速、高效、经济的完成顶进施工,为类似小跨径框架涵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杨燕 《工程与建设》2005,19(6):458-459
介绍在下穿铁路顶进框架桥施工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合理施工、科学管理,特别是对铁路的路基、框架顶进及就位情况进行监测,施工中出现问题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以保证顶进过程中框架线型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保证铁路的路基、管线等的变形在控制范围内,达到铁路行车畅通的目的,为今后下穿铁路顶进工程的设计、施工、监控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李小波 《科技资讯》2010,(31):76-77
本文以胶济客专工程D5KK183+214 2-10×7m殷大路立交框架桥施工为例,介绍了在维持既有运营的情况下,对斜交分段式框架顶进施工方法的方案优化,确定采用中继顶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本文对中继顶进法施工中的顶进后背设计、斜交转正块设计、滑床的处理、线路加固及便梁支墩设计、顶进方向控制等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施工过程中对上述技术要点的控制,该桥整个施工时间只用了112天,分段框架前后相错量控制在15mm以内,安全、优质、快速地完成了该桥施工。值得今后既有线类似框架桥施工时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5.
高压旋喷桩施工技术在处理粉土、淤泥等土质的地基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某公铁立交顶进框架桥的施工,对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复杂地质条件下顶进框架桥施工过程中的便梁支墩和框架基底处理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顶进框架桥支墩、框架基底、挡墙施工外侧、挡墙基底等的高压旋喷桩设计,以及高压旋喷桩的施工工艺等。研究成果对类似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胶济电化工程D4K253 185.26 7 14 7m辛化路立交框架桥施工为例,介绍了在维持既有运营的情况下,对斜交分段式框架施工方法的多方案比选后,确定采用中继间顶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本文对中继间顶进法施工中的顶进后背设计、斜交转正块设计、滑床的处理、线路加固及临时墩设计、顶进方向控制等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威乳高速公路的下穿桃威铁路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桥采用顶进法施工,框架桥斜交正顶,斜交角度大,顶进时方向难控制;箱体总高达9.3m,顶进过程中箱体容易扎头前倾而下沉;针对以上难点所做的主要技术方案为:采用以3组P50-25钢轨9扣轨梁和H40型钢纵横梁的方法加固线路后进行卸载、移梁、顶进施工;采用正顶斜进整体顶进的方案确保箱体顶进中的方向控制,并通过试验研究分析计算制定出一套防止箱体前倾扎头的顶进施工方案,确保顶进施工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8.
刘汉明 《科技资讯》2010,(24):102-103
介绍5.0+5.0+5.0m钢筋砼框架桥顶进接长施工,为确保营业线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益而进行的施工方案优化;顶进施工的工作坑施工和后背墙的设计及施工,顶进施工工艺及在顶进施工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白鲲 《太原科技》2002,(2):40-42
框架式铁路立交桥项进施工是一种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介绍了顶进施工的特点和原理,以株六复线K312+700 1-6m×5m框架立交桥为例,阐述了顶进施工工艺,并指出了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相似文献   

10.
昌福线K83+819抚州北下立交顶进框架涵工程施工,在既有昌福铁路(时速200km/h客运专线)连续运营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控制、工艺优化和措施保证,确保了列车正常运行。结合此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施工前期准备,慢行施工后人工挖孔桩工艺优化、D24m+D16m便梁架空施工技术要点以及第二孔1~12m框架顶进工艺优化,实现两孔框架的连续顶进,以保证顶进过程中受力安全。最后通过沉降监测动态实施,为施工过程提供有效的线路数据,进而保证铁路行车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1.
以某铁路框构桥工程为例,对如何采用气囊对框构桥进行顶升纠偏,短期内使框构桥恢复顶进施工的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述,为国内相关工程的施工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隧道下穿临近结构时,目前仅能基于现有沉降判定结构是否安全,缺乏对未来短期内沉降发展的预测方法.通过测量某隧道右线下穿临近某水库时水库逐小时的沉降,分析得出水库短期沉降主要由隧道下穿引起的趋势项和每日温度波动导致的周期项组成,并根据以上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傅里叶时间序列的结构短期沉降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傅里叶级数和线性函数对周期项和趋势项分别进行拟合,并通过数据的新陈代谢保证一旦沉降发生突变后,该方法所得预测沉降对突变具有较好的灵敏度.采用该水库在同一隧道左线下穿时的沉降实测数据对该方法和GM(1,1)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于GM(1,1)灰色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玻璃钢夹砂管不同于传统管道的特点,通过工程实践,分析了顶管施工工艺和机械组织等方面的关键参数,并总结出一套系统的市政工程顶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4.
湘江排水口整治工程设计的顶管施工是在粉质粘土为主的地层中进行,为确保施工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须采用泥水平衡理论,严格控制管道周围的土体扰动和地表产生大变形.而实际施工到W13~W15井位之间D1800顶管全部位于砂卵石地层中,在施工过程中监测到地表最大沉降量达到457.4 mm,部分地段已经冒顶地表出现塌陷.结合地层重新勘探结果,对施工引起的地表变形机理和原因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了在顶管两侧设计止水帷幕、区段中间注浆加固并回填的处治措施,同时在W13~W15顶管区间新增一个工作井缩短顶管距离.在后续顶管施工过程中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在可控制范围内,确保了施工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天津地区采用较大直径的矩形顶管施工地铁车站出入口可借鉴的工程经验较为匮乏.考虑施工停顿、管体悬浮和减阻剂体积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耦合有限差分法和顶力-顶程控制方法的顶推力计算模型,并应用于矩形顶管顶推力的预估.针对天津地层情况,采用该模型预估地铁车站出入口顶管施工中的顶力.现场试验与监测数据证明顶力预估模型的正确性,有助于顶管工作井后背墙的设计优化及长距离大直径顶管施工中继间的布置.  相似文献   

16.
海绵城市管网顶管施工过程中时常临近既有桥梁,为分析研究顶管施工对既有桥梁的影响,在现场调查及分析勘察设计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基于理论分析及三维数值模拟,分析了顶管施工引起地表及既有桥梁附近土体的变形规律,并给出了具体的安全保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顶管施工对地面沉降的影响明显大于横向位移,非加固区设置应力及变形隔离墙后顶管施工对北新河桥桥台变形基本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和方法为类似的顶管工程施工提供了参考,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介西顶管工程概况,分析了制定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的必要性,重点对施工要求、质量标准及安全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在软土地层中顶管施工所引起的地面沉降常常会造成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移动甚至破坏- 通过对土与顶管的受力及变形的分析,在施工前预测特定顶管工程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的幅度及其形态- 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显示,顶管施工时管节周围土的运动是三维的- 建立了处理上述三维问题的简便计算方法- 基于半解析元法将顶管施工中三维土运动问题转换成一维数值计算- 在轴向离散而在环向和径向取解析函数,建立了半解析单元的位移函数- 给出了包括位移函数、刚度矩阵和荷载矩阵在内的理论分析过程- 计算结果表明,半解析元法对于计算顶管施工中的地面沉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分析与计算结果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包括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而言,顶管管节相当于隧道的衬砌- 虽然顶管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的沉降槽也近似于误差曲线,由于土的粘塑性变形,地面沉降的幅度在施工过程中是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结合新建太中银铁路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技术要求,分析了选用河滩级配沙砾为填料的可行性,并从现场施工角度阐述了施工工艺,探讨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离心机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探究了软土地区顶管电缆隧道施工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扰动影响,并提出修正Peck公式评估顶管施工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的扰动影响.首先,通过离心机物理模型试验,定性分析了顶管电缆隧道施工过程中地层损失率变化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其次,将有限元数值计算结果与离心机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有限元计算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有限元模拟结果提出用于评估顶管施工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扰动影响的修正Peck公式,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顶管电缆隧道施工对邻近浅基础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扰动影响随着地层损失率的增大而增大,地下管线刚度的增加可以有效减小邻近顶管隧道施工的影响;有限元数值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估不同地层损失率下顶管隧道的施工工况;修正Peck公式能较好地反映在软黏土区域内顶管电缆隧道开挖对周围地层产生的扰动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软黏土地区顶管电缆隧道的施工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